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冯 羽的博客

个人档案

冯 羽

大羽营造
创办人及首席设计师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139 篇
评论:8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标签:

如果视空间为创作的材料,那么空间中的所有物、所有人及其移动的轨迹,空间与空间甚至空间与时间的关系,就都成为了思考的对象和需要把控的内容。此时,这位艺术家不仅需要有“身在此山外”的理性,我认为同时更要有“身在此山中”的感性。当理性与感性叠合、交融于一体时,那个空间也就“活“了。我一直试图找到这样的一位空间艺术家并肩工作,但始终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评论 (0) | 阅读 (384) | 类别:
标签:

冯羽是一个很有情怀和思想深度的艺术家,通过我这几年来了解他的作品,认为冯羽的作品是,本土的当代的,诗意的,和探索未来的。纵观冯羽近两年的作品,很感动于在当下的这个时代里,作为空间设计的这一实用美术形式他能如此执着的坚持自己的设计真的不容易。他的作品里能清晰的感觉到,他是一种当代的艺术性思维去做实用的空间设计,不是一般的当下所流行的泛泛的设计思维,无论从作品所散发出的意境还是情感,都很直接的阐述了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评论 (0) | 阅读 (377) | 类别:
标签:

   从传统工艺的材料应用角度看,冯羽的作品是一种很大的创新。当下,往往一说起空间设计,就让人感觉套路太多,从设计理念、效果图到现实空间差距总是很大,主要问题是太模式化、太空洞。比如现在城市里公共环境的材质往往是水泥的,大部分材质材料是重复重叠的,内部空间也大多是人造的,多采用复合材料。冯羽打破了这些套路,他用心去追求材质材料,独辟蹊径,返璞归真,擅用木材、竹子等传统材料,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评论 (0) | 阅读 (177) | 类别:
标签:

   敢在人群中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却不东张西望;他总是希望每次都能说出一句完整确定的话语,固执狂妄、也是静默沈思地与这拥塞的设计界保持距离;他总是像艺术家一般的激进和深沈,面向内在、面向远方,刻意远离西方的猎奇审美、面对东方和时间有关的事物;他总是来来回回地用文字和意像来来完成设计的意念,来回在艺术和设计之间、摆荡在当代和历史之间;他总是专注的寻找形式中的最不可视的诗意。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评论 (0) | 阅读 (1475) | 类别:
标签:

文化学者王鲁湘谈冯羽空间艺术——《空中屋漏痕》        冯羽的作品,不需要太多解说,就能看出其作品是狂放的。在《屋漏痕》这个作品中,他用了书法里的一个概念——“屋漏痕”,这三个字每个都有其独特的含义。       “屋”指结构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评论 (0) | 阅读 (375) | 类别:
标签:

乡愁四韵   当下很多设计师都冲到了中国的乡村里,坐着中国农村的保护工作。中国的村落里,也是正在一幢幢的立起有着每个人自己说法的乡土建筑。好的,终归是好的,至少不是前几十年的贴瓷砖运动了。 确实,每个设计师在自己的职业范畴里,面对中国乡村的兴衰和村落的形状时,应该拿出自己的职业良知去做去思索,中国乡土建筑的未来。这是责任也是义务,证明我们的社会在觉醒,在感知多角度中国的未来。作为一名空间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评论 (0) | 阅读 (94) | 类别:
标签:

    当下的设计圈子,谈的比较多的是“匠人之心”。其实,“匠人之心”这个词并不想多言,因为我觉得有些沉重,但大家却开始说了,那我也便附和一下,全算作附庸风雅吧。     突然间我们都觉得做好一个作品需要有一颗“匠人之心”。我的观点是,成就一个好的作品需要两颗“匠人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评论 (0) | 阅读 (172) | 类别:
标签:

很荣幸地生活在一个叫做“设计之都”的城市,我想应是很多人会羡慕的,为何?因为“设计之都”。也没研究过中国到底有多少“设计之都”,应是不多的,一个世界的组织颁发的称号,哪会多? 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家,工作室,公司。那么我所见得多的,也便是这条路线上的风景,这风景里有我所关注的,也有很多我所不关注。比如:路边林子里跳得起劲儿的&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评论 (0) | 阅读 (90) |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