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善志的博客

个人档案

善志

善志餐饮品牌设计机构
其他

最近访客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302 篇
评论:0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无锡最有历史的老面馆你去过吗?

(2018-10-16 14:54)
本文出自善志餐饮市场调研http://www.sense-idea.com/diaoyan/,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在黑漆漆的夜晚,人影稀少的路上,突然看见前面有一家店还烧着火,门口一根电线杆上,有一只灯箱,中间亮着红红的光,周边是一只猫在追一只老鼠,当然,那只猫是永远也不会追上那只老鼠的。
 
这家在黑夜里给人温暖的小店,是一家面馆,炉子就放在门口,飘着暖暖的火、诱人的食物香味。那个年代的无锡人,都会记得这家面馆,称它为“猫捉老鼠”,但许多人会把正式的店名忘记了,只记得它隔壁有一家卖汤团的叫做“又一邨”,大约因为非常容易联想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名句吧!
 
 
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无锡这种原来的小城市,因为经济发展的迅猛,面貌变化太大了,中山路早已经不是原来的中山路,老城区一直号称百巷之城,却根本没处去寻觅那些沉淀着历史文化的小巷了了。“猫捉老鼠”这样的面馆,也就渐渐地湮没在历史的记忆深处了。
 
不久前,在南京举行了2017江苏老字号论坛峰会,一批具有50年以上历史的企业被授予江苏老字号的荣誉。无锡有18家首批进入江苏老字号,其中10家是新进,8家是原来的中华老字号,理所当然进入江苏老字号之列。
 
因为这些老字号引起的联想,许多无锡人开始回想那些已经消失的美味。一位“江南一怪”发布了一篇无锡银丝面店和响油鳝糊的文章,也诱发了我的联想。于是,忍不住回望了一下那些曾经非常好吃的、深受无锡热捧的老面馆。
 
老无锡最出名的面馆,一定是拱北楼。自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它搬到崇安寺重新开张,一直是一座五开间的二层小楼,坐北朝南,高高在上,蹲在崇安寺的正南面,把崇安寺的风光全部遮掩在身后了。
 
拱北楼
 
很长一个时间段,我一直以为拱北楼的这个地理位置和样子是它得名的缘由,后来认识拱北楼一个老板的外孙,才知道这店本来是开在北塘河沿的,所谓拱北是拱在无锡的北边。在抗战期间,北塘被日军放火烧毁,拱北楼也在战火中灰飞烟灭。
 
拱北楼没被烧毁时的面貌
 
搬到崇安寺后的拱北楼一直生意红火,是无锡面馆的绝对大哥大。拱北楼一层东面是厨房,厨房外面是店堂,主要是吃面和小笼包的。二层也吃面,但主要是点菜的客人。有个小伙伴的舅舅当时是拱北楼的捞面师傅,常带我们去吃面,只点二两,加一份辣菜,端出来的面卷得紧紧的,越挑越多,吃的饱饱的回家。“断生”,“立直”,“重青”,“加点辣”,就是那个时候学会的。
 
拱北楼一层经常可以看到就着小笼包喝酒的人,一般是中年人,点一两小笼,1角6分钱,要一瓶小酒(二两半的),也只角把钱,吃着小笼,喝着小酒,有时会加一份冷菜,几分钱到几角钱,豆腐干丝,油爆虾,花生米、或者爆鱼,喝完了,一碗阳春面上来,吃的稀里哗啦,一脸的满足。
 
 
崇安寺改造之后,拱北楼曾经搬去胜利门口,好像从来没有好过。后来搬回崇安寺,从店堂装修来看,是有过一些雄心壮志的,可是始终没有兴旺起来。年轻人不爱来,老年人偶尔来,经常是空空荡荡的。去过几次,点菜,点面,点小笼包,味道还可以,服务一般般。虽然崇安寺现在不很热闹,公花园只是老年人的聚会之所,但对面的王兴记还是年轻人挺多。我想,这拱北楼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无法吸引到年轻人喜欢。
 
崇安寺步行街
 
老拱北楼的菜是典型的无锡特色。现在的拱北楼,还有另一处的卜岩面馆,都保留着老拱北楼的一些风貌,比如响油鳝糊,红烧划水,四喜面筋,等等。但卜岩面馆的生意明显比拱北楼好。卜岩原来就是拱北楼的师傅,文革之后开了这家面馆,一开生意就很不错。
 
四喜面筋
 
那么,拱北楼和卜岩面馆的生意情况,原因何在?我想起了卜岩面馆里他自写的一个条幅:一盆豆腐!一盆豆腐,什么滋味,吃了就知道,但吃过豆腐也就不成型了,搅糊涂了。于是,只能“呵呵”了。
 
从老拱北楼东面转进去,是有一家北方饺子馆的,紧靠着第一副食品商店,生意也一直不错。无锡挺喜欢吃饺子,所以后来常州的大娘饺子开进无锡,一下子生意就挺好的,连开了好几家连锁。看来都是北方饺子馆早先培养的吃货。可惜,无锡后来没有开出什么像样的饺子馆。
 
经过崇安寺的蔬菜、鱼肉摊点,往公园路拐角处,有两家面馆,稍南面一家是“金阿胖”,老板姓金,以卖圆盅出名,蒸圆盅的炉子就放在大门口,上面加一叠大蒸笼。打开蒸笼就是圆盅排骨、圆盅蹄髈、圆盅鸡,圆盅猪肚之类,品种不太多,二三角钱左右一份,再化七八分钱叫一碗面,就是一顿很不错的享受了。每次经过这家店,闻到那蒸圆盅的香味,就会满嘴生津,极想坐下来吃一份。
 
但是,“金阿胖”的隔壁开着另一家极具竞争力的面馆,“新万兴”。“新万兴”是具备比较完整菜品结构的那种面馆,而它的特色并不是“拱北楼”和“金阿胖”那样通常的宽面细面和红汤为主,而是“鸡汤银丝面”,那面极细,很白,清冽的鸡汤上面浮着金亮的鸡油,再撒上一些蒜叶细末,人看着就胃口大开了。而且,这么高大上的“鸡汤银丝面”也只比人家的阳春面贵了一二分钱。
 
银汤鸡丝面
 
记得满师那天,从16元的学徒薪水拿到了30元的工资,请了几位亲朋去新万兴,点了三四个炒菜,一人一碗“鸡汤银丝面”,大约花了三四元钱,已经吃得满嘴流油,满口余香了。曾经有个朋友问我,那个没点响油鳝糊吧?其实,那时响油鳝糊不贵,8角钱一份。菜场里活的黄鳝只卖二三角钱一斤。
 
响油鳝糊
 
千万别以为这里很便宜哦!那时一个月伙食费八九元钱,平均每天合到3角钱,吃一个圆盅加一碗面,就等于花了一天的伙食费,称得上一次较高的消费享受了。
 
现在知道,“鸡汤银丝面”是常州人的著名美食。从前无锡县属于常州府,是无锡传给常州的呢,还是常州传给无锡的?这可能也是很难考证出来的。
 
转到公园路上,在大方糕团店对面,有一家“伊斯兰面馆”,里面的牛肉面是最好吃的。独特的风味,加之当时无锡牛肉面馆很少,这儿经常吃客满满,需要排队等座。
 
 
比较值得怀想的,还有一家素面馆,开在三阳南北货和世泰盛布店对面的东大街口,是一幢二层小楼,楼上有住家,楼下就买素面和素菜,名叫“文记”,从小觉得这名字很有文化,后来想可能这老板姓文吧。
 
大舅家当时住在东大街口,离这家“文记”只隔三四个门,所以有机会经常去吃“文记”。不过,我始终没觉得素面好吃,现在依然如此感觉,虽然那面汤里放了芝麻和麻油很香很香,却终是没有荤油和高汤做的面汤入味。或许,是因为那个时代鱼肉凭票供应,少年人更贪恋荤腥味。
 
“文记”比较好吃的是素菜,那种老烧面筋,素烧三鲜,绝对有滋有味。花二三角钱买一份回家,是市民通常的做法。因为那时面筋素鸡百叶一律凭票供应,而饭店里是不需要凭票的,只要肯花钱。后来,我特别会烧老烧面筋和素烧三鲜之类,大约是与此有关吧。
 
 
至于南门外的矮脚楼面馆,西门外的新洪兴面馆,影响力就不如崇安寺的这几家大了。但是记得,新洪兴好像也是供应小笼包的。那时,无锡小笼除了馄饨店里有,再就是面馆有了。现在面馆除了拱北楼都不再有无锡小笼了。
 
矮脚楼
 
计划经济时代,无锡城里的面馆不太多。因为早先都陆续被公私合营了,这些面馆的开办和经营都由政府委派部门管理,原来的老板成了员工,或者干脆退休回家了,面馆的经理是部门委任的官员,是有科级副科级或者股级副股级的身份的,也有不入流的级别的。后来改革开放,私人可以经营了,小餐饮纷纷出现,这些老牌面馆也在竞争逐渐淡出,甚至不见了。如今无锡新媒体上不断传播推荐的那些碗好吃的面条,都是改革年代陆续出现的民营面馆了。
 
最后回到那家“猫捉老鼠”。这家面馆是兼做夜宵的,与上面说到各家都不一样,它们都只做白天。为什么?
 
无锡自清末民初以来,工商业发达,尤其是制造加工企业发达,企业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许多无锡人进入企业工作,早出晚归,第二天一早必须准时上班,因此,几乎没有夜生活市场。这种城市文化风格一直延续至今,无锡城里晚上在外面闲逛并吃夜宵的真不多。
 
凑巧,“猫捉老鼠”附近有一家和平电影院,一家吟春书场,对面有一个锡剧团,再往巷子深一点有一个歌舞团,稍远一点是人民大会堂,几乎是一个娱乐中心。而再走过和平电影院,就是离火车站不远了。所以,“猫捉老鼠”的夜宵生意非常好,那些看完了戏和电影的人,会坐进面馆吃点什么。而那些剧团的演职员们,在演出结束之后,也当然会吃碗热面,喝点小酒。
 
吟春书场
 
坐在“猫捉老鼠”店里吃面的人,一抬头,就可能看见刚才还在舞台上卖力表演的谁谁正在排队等面,或者正斯斯文文地喝着小酒,这情景有没有很像如今的粉丝碰到偶像的场面?而且是在很生活化的场景里,一点都不造作,也不粉饰。你看,当年这家面馆生意不好也不可能啊!
 
据说,进入老字号行列需要存在的时间是50年。很可惜,有些老字号还存活着,有些老字号已经不知去向了。历史总是这样,进程着,发展着,消失着,新生着……比如,这家“猫捉老鼠”,那对永远追逐却永远捉不住的老鼠和猫,在某个时刻消失了,但会不会在某个时刻,在无锡重新亮出它的广告灯箱呢?

更多相关精彩内容请关注善志餐饮品牌调研http://www.sense-idea.com/diaoyan/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175) | 类别 餐饮品牌策划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