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条件允许,只要可能,人总不免追求极致。极致的美景佳肴、财富权力,极致的物质享受、精神升华,极致的入世或出世。人们向往极致,极致吸引世人目光。
顶尖餐厅,餐饮空间中的极致。问题是,怎样才算顶尖?是遵循“顶尖=奢华”这样一种标准和逻辑吗?如果是,那奢华代表了什么,是否仅仅指代物质,仅仅是昂贵、绚烂、纸醉金迷、铺张浪费的物化代名词?如果不是,那么除了所谓奢华,顶尖的另外标准又是什么?不知道这样的问题应该留给语言学家、文化学者,还是应该由空间设计师自己来作答。
我们的设计师似乎不曾、不愿回答这个问题,或者还来不及回答。中国室内设计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快速列车一路疾行,走到今天,餐厅的设计,哪怕是一家小面馆,都在尽可能地向奢华、向假想的奢华靠拢,只要有条件。而这不仅仅是餐厅设计的“气象”。向往奢华、追求奢华,似乎已经成为今日中国商业设计的集体无意识。
我在设计一家休闲定位酒店的时候,大厨请我品尝拿手菜肴,哪怕最简单的当地菜也被加上了原来国宴才会用上的花饰。感觉是什么?奢华。一种覆盖了菜肴本身的奢华。就像菜肴的这种追求,众多餐厅的设计如出一辙。看看那么多浓墨重彩、富丽堂皇的餐厅、酒店、会所就知道当前所谓“奢华”是多么有市场。
菜肴做过多表面文章吸引的是那些不真正懂菜肴的人,餐厅设计做过多表面文章,吸引的是谁?或许,暴富起来的人们张扬财富,是发展中国家通往文明、成熟道路上的必经之路。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物化的“奢华”成为简单、可视的“顶级”标准,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标准的简单、险隘和盲从,使我们在追求极致的过程中滑向恶俗……
把顶尖定义仅仅局限于物化的奢华,其实是人们(包括设计师,也包括消费者)想象力匮乏、心灵干枯的表征,是人们的自我设限。空间设计有很多风格,任何一种风格做到极致都会成为顶尖;设计也必须包容众多风格,风格的多元才能形成多彩、健康的设计生态。花哨、奢华的“顶尖”,把设计变简单了,使设计师有了模仿、取巧以及惰性的温床。这对不起菜肴,对不起慕名而来、渴望体验真正高端享受的消费者,也对不起设计师的创造力和天分。
就像“伟大的作品,需有伟大的读者”,我们的餐厅设计,乃至所有的空间设计走向成熟,有赖于市场、业主、消费者的成熟。尽管如此,这不应该成为设计师为市场折腰的理由。如果今天有人说,我就要色彩斑斓的奔驰,要造型奇特的宝马,设计师们是不是就要对奔驰宝马施行改天换地的整容术了呢?设计要迎合,也要引导。
老调还需重弹,设计师需洞察人心世事,也要超越寻常。设计师用尺度、材质、色彩、灯光、空间,用真实的生活和情感来营造情境,打动人心。用设计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美好。这不更是一种奢华,一种顶尖吗?
顶尖的设计能够打动人,打动人的方式有多种,不仅仅是物的堆砌和“奢华”。除了营造“生活在别处”的浪漫,除了一触即发的绚烂热烈、个性彰显,还有爱、宽容、温暖、感恩和波澜不惊。舒展、自在、平静同样充满力量,让人感同深受,获得顶级的体验和享受。回到餐厅设计,顶尖餐厅,应该是那些能够让人共鸣,能够在很多岁月以后能够时常想起的餐厅。让人能够回味、让人回忆算不算也是顶尖餐厅的一条标准?理想主义者的设计师同样需要现实的坚持。
顶尖设计不仅是奢华的设计,奢华也不仅是物化的概念。拙于文字的表达,不知道短短篇幅里是否已经表达清楚。好在“一图胜千言”,这本书中的设计传递出丰富的信息,经由图片,可以弥补语言的游离与不足。或许,通过这些案例,能够帮助我们启发智慧的能源,去重新发现设计的真意,再次打量我们的设计。
黎武评论于2010-06-05 20:06
设计要引导,及有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