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设计来源于灵感,不如说设计来源于生活的散漫顿悟……
深夜,会神经质的焕发冥想。忆起瑞士,去年悲伤的设计之旅,“悲伤”一词迸发出来是在心潮澎湃的夜里,清晨醒来,不免觉得有几分夸张与造作,但心中的伤隐还是俱在。巴塞尔的凌晨,与夜不同,微蓝的天空与依然朦胧的街灯,让城市显得更加安宁和充满秩序。旅店对面的办公楼,6点钟已开始灯火通明,办公楼一个个裸体的玻璃盒子,被若干白墙分隔开来,这里的人们,在晨光初现的时分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建筑体是个神奇的东西,由墙把人们分离,其中,人是舞台中的演员,演绎着平凡一天的开端,而自己在另一个视觉,观众席上,窥视加好奇。
建筑的概念很模糊,人是主角,建筑的概念很清晰,让不同视觉的人们有了戏内外的感受,而这种状态,又会在生活中交替、轮回,天光随着时间慢慢放亮,城市的面貌变得真实而肯定,除开好奇与文化差异的识别,我们可以又一次静下来理性面对构成城市的若干元素——建筑物。你刻意去挖掘,却又越发的平静,注意,这种平静与平淡不同,代表一种真实与会心。它并不与东方建筑手法相似,也并不急于刻意表达,只是坚定的传达信仰与文化差异的,往往是极为纯粹的宗教建筑,而两种看似对比强烈的元素,却又能和谐的构成一座城市体,让当代与历史剥离,让当代与历史共生。
这时,思绪会停下来,自己所熟悉的城市掠影会慢慢浮上心头,仍就夹杂着一丝伤隐。天光继续放亮,城市的色彩映入眼帘。晴天,这里的天空是钻兰的,雨天,这里的天空是紫灰的,地球的天空一样,而地面的小体块儿,在阴与晴之间,绽放着低声的色调,调合出心房闪烁迷离的暗示,这种灰带着情绪,细细调和,叠加而表达的,同样深邃迷人,“调合”
,也许代表了信仰,追求与对生活环境的珍爱和艺术家的矫情。
巴塞尔有各种欧洲特有的灰,紫灰、绿灰、褚灰、兰灰……云云种种,是当地人们对生活与生存状态特有的解读,其中,巴塞尔对黑与白的崇拜,与东方的热闹浓艳形成剧烈反差,生活信仰的差异,文化轨迹的解读,人际关系的简单与浑浊对比均在城市构成和色彩中予以渲泄……,人的生命不能以年轮和历史来作为度量标准,人活着,怎样的活着,城市也是一种答案……
瑞士的建筑,是不能具象和单独来看待的,与其说是自然,不如说是真实。你需要安静下来,去触摸,不仅仅是视觉的,应该是触觉的,抚摸后的心灵传感,真实的,就在你身边……,它能让你闭上眼睛去冥想,流水静沙的,悄然的,轻敲乐器和自然声响混合的低音,让人想要停下来,让人想望再活很多年。
每一次来欧洲的感觉都不一样,从设计工作者的角度,一次次安静下来看世界,如果你不带功利的去感悟周围事物,心境总是严肃而愉悦。
很多年,中国的室内设计师们混杂在建筑师与平面设计师之间,这种特殊的工作状态,反倒给自己画了个圈圈。它对平面的不屑,也许低估了优良图形的力量,而又没有建筑的永恒与地标性特征,虽然渴望成为凝固的艺术,却不幸常常在短短几年内魂飞烟灭。而室内设计,犹如时代的风标,流行,时尚但略微欠缺永恒……当它将艺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从天上拉回地面,此刻令室内设计有了安放的位置,其珍贵之处在于,同生活一样的真实……
设计将在生命的历程中修行,在伤隐中缕缕顿悟。在当今这个没有固定标准的社会,执着与敬畏成为一种永恒。别给自己画划圈圈,别给生活划圈圈,生命如此珍贵,生命又如此短暂……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