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偶然地,我开始了一种徒步“旅行”。从住处,穿过街巷,走到淮海中路上的办公室,步行个3、5公里的样子。 如果不是那几天车子在修,不是心血来潮想走走,我可能不会想到步行去上班,也不会发现天天来回驶过的路线,除了车水马龙还会有什么不同的风景。 走过上海华丽深处的街巷,排档、食摊儿上琳琅满目热气腾腾,炸着油条,煮着面,滚着混沌,漂着豆花;地摊上,花花绿绿的旧书、杂志、各式日用旧货铺陈在地,满当中带出一股时间酝酿出的醇厚气息;耳边时不时飘过地道或不那么地道的上海方言; 穿梭其中的人们,慵懒、松弛,毫不掩饰心满意足的闲适……这么一路走过,突然间像是回到了二三十年前的模样——熟悉,亲切,又夹杂些新鲜。 不就是一幅寻常市井生活图景吗?很日常啊,日常到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几乎没谁会把它当个景往脑袋里放。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就是在类似这样的场景里世世代代生活过来的吗? 然而,最日常、最普遍的生活或许也正是构建文化最基本的“材质”。就是这些中国人最熟悉的市井生活,这些我们曾经最司空见惯的平民生活,今天却日益成为“落后”的生活符号,正被一些更“高尚”、更“精英”、更“文明”的生活形态边缘着、取代着。 就说街头的排档吧。几毛钱的一碗豆腐花,块把钱的一碗面,对小本生意人是个营生,对老百姓,夜里三三两两的边吃边聊是实惠也是喜欢。但现在,从古至今存在着的排档都装上了轮子,随时准备躲避灾难一样地躲避城管的驱逐。想固定下来吧,没合适的地方,贵的地方又搬不进。那些新规划、新设计的区域和建筑,有多少是为几毛钱的豆腐花和阳春面准备的、设计的?连接着生计和城市记忆的排档们,为什么就不能大大方方从从容容的存在着,而只能像浮萍一样飘荡在城市,任意东西不知明天?这更多的是规划、设计上的技术不可为还是观念上的冷漠与固执? 远不止排档。这些年,马路越修越宽、楼宇越盖越高、规划越来越整齐,城市越来越像香港像纽约……在新的物质外壳,新的城市容器包裹下、规定下,原先种种市井的、平民的生活形态和情感、趣味常常被置于城市规划、设计的考量之外,退缩在城市的背面和角落,慢慢远离我们,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尽管这些形态、情感、趣味今天依然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和需要,尽管它们其实可以被兼顾、被优化,而不是以简单的方式被一笔抹去。 人没有了记忆会不知道自己是谁,城市没有了记忆,会迷失方向,无所认同。那些我们曾经熟悉、今天又正在消逝着的市井化、平民化的生活形态同样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是被无从顾及、保护的部分,也是我们今天城市规划、设计所缺乏的部分。 今天,如果想去看看我们过去的生活形态是什么样子,想去追忆点什么的话,似乎最好的办法是去一些被保护下来的老街、古镇走上一走,比如周庄、同里。而这得花上天把的时间,花上几十、上百元不等的过街费。要知道,就在二三十年前我们天天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啊;而“新天地”,上海人曾经最熟悉的石库门,外壳是保留下了,原来的灵魂却已经被抽取,安装上了一个高消费的灵魂。无论是保护成旅游景点还是改造成高消费场所,这些古街、古建,抽离了生活形态、抽干了人文气息,犹如洗净的标本。这就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吗? 我们时常谈论城市保护,谈论文化传承。但保护什么、传承什么?世人给出了无数答案。除了帝王将相、名人胜迹,那些身边寻常百姓沿袭至今的平民生活形态是不是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城市历史的一部分呢?说保护,说传承,还是先关注我们身边大多数人的生活记忆吧。当然,这个记忆不仅仅是大饼油条,也不仅仅是地摊……
根Gen评论于2010-06-11 16:38
保护下来的已经变味,世代生活的环境已不存在,高尚文明取代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