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习惯用概念去思考问题,观察和描述物品。概念这个东西,并非真实,但却是存在的。
有一次参加一个高峰论坛,席间有位长者勉励大家,要走向世界。这些话听着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仔细想来,有点不合逻辑。我们要走向世界。我们在哪里?中国在哪里?在世界之外吗?不在国际上吗?“走向世界”“面向世界”这些话,像顺口溜一样被大家说着念着,我们不都是这样想的吗?
周围很多人说某样东西好,描述时喜欢说“洋气”, 我们的客户也常常说希望设计“洋气”一些,大概就是指这样东西好,时尚。像西方发达国家的东西。那么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怎么说呢,希望一样东西好,也说“洋气”,还是说“东方”?这个我们用熟用惯的词汇,模糊了我们自己的评判标准,压低了我们自己的境界。有朝一日,中国发达了,有些东西超过了西方国家,那时候该怎么说,用什么词呢?这些词,只能说是我们的一种习惯用词,是我们受到外来文化冲击,舶来品进入中国后一个措手不及的反应,“洋火”、“洋钉”、“洋油”,诸如此类。
最近我做一些上海的项目,经常听到一些说法,说上海是“海派”,“国际大都市”。这句话本身没有错,然而国际大都市,纽约、巴黎、伦敦,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吗?就大都市而言,也许上海不过是个小弟弟。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上,上海确实走了“国际化”的路线,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都在进步,正与“国际接轨”。但就本质而言,上海是中国一个江南的城市。我们讲海派,讲的是一种文化现象,即二、三十年代中国门户开放后,西方文化的渗入,中西文化的相互融通,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情。但是现在这个词被曲解了,成了西化的代名词,而其中中国的元素,基本上都被忽视了。没有了中国元素的上海,还是上海吗?
在我看来,上海新天地是成功的。成功之处不在于它的内容,而在于它保留下来了上海特有的文化形式,为上海找回了一些自我。上海要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就必须展现她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都市,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同时又包容世界的多元文化。如果这些都失去了,上海被完全国际化了,上海也就消失了。
所谓国际化,是指包容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最一般生活方式的东西,是一种折衷化了的东西。国际化不是照搬西方,也不是本土化,更不是国际标准化,而是在本土化基础上建筑起来的,满足国际间最一般需求的方式。一些地方的酒店,要所谓的国际化,就是以国外哪个酒店怎样怎样照搬照抄,却不知道没有了本土化哪还有国际化呢?!
在设计上,国际化是指在功能性事物上尽可能地实现国际间无障碍使用或沟通,同时需要展示自己的特色和文化。
我们必须把一些概念梳理清楚,它能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本质。
这里讲都是一些文化的个性与共性问题,我要强调的是文化多元化、个性化,才有我们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如果有一天,全世界只吃麦当劳,喝可口可乐,这个世界会有多无味!
蔡胜评论于2010-07-23 20:39
好思想!好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