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动笔了。这次是因为世博。
4月初赴意大利前,某建筑杂志的编辑联络到我,邀约参加“著名设计师一句话评世博”的活动,让我在杂志上说说对世博的看法或感受。题目新鲜当令,编辑诚恳难辞,就答应了人家。谁想,欧洲一行辗转腾挪将近一月,回国后还没来及细看,截稿日便在眼前。
于是急急忙网上做起功课,查看世博开园来的相关资讯。看到有报道说“英国馆回应观众失望情绪”时,联想到当下中国设计界的现状,不禁悲从中来,难以言表,真恨不得哭上一场。为设计师哭,为观众哭!
除了给老百姓开眼界,宣传参展国的政府、城市和国家,我很认同“看世博就是看问题,就是引起思考、参与讨论”这样一种观点。世博会应该还有一个核心,就是提出问题——每个国家甚至从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以及怎么样来应对的问题。对卷入世博的各种专业人士,特别是城市研究者、建筑师、设计师等专家来说,这一点,更具有价值和意义。
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英国馆可以说是最贴合上海世博主题的展馆之一。在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英国就开始经历大规模的城市化过程,也曾经一下子建设了很多城市。怎样进行更好的城市规划?怎样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英国馆呈现了他们对城市,乃至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这一世界性问题的思考、理解以及解决之道的尝试。
英国认为科技未来发展的方向是进一步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对种子进行研究。所以在英国馆里,参观者可以看到6万颗种子组成的“种子圣殿”,看到可以吃垃圾、出石油的未来植物,看到这种理念被当作给中国人“打开的礼物”,像“蒲公英”那样飘到世界各地……借助科技创新构建一座“自然之城”,英国馆引导人们更深 入地认识自然界的力量,鼓励参观者重新审视自然的作用,反思我们是否能够利用自然的力量,切实解决城市在社会、经济及环保等方面面临的诸多挑战。
无论是对主题的把握,还是创意本身,以及设计语言的运用,英国人这次都应得高分。实际上,自1851年首届世博会水晶宫问世以来,150年间,英国人每每带给了世人惊讶、赞叹和期待。这里面既有老牌工业国家先进成果的冲击,也有保守与创意并举的英国设计的震撼。
然而,骄傲的英国人不会想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行将结束时,他们在中国上海世博的设计,在很多中国人的眼里不被看懂,甚至被解读成“故弄玄虚”、“净忽悠”、“预算太少”、“舍不得把高科技的东西拿出来”、“没看头”……
对世博,我们的期望不能太高,不能期待问题在这里都有所答案。能看到问题被提出来,能引起讨论,已经很不错。作为设计师,我们关注设计本身,也关注观众对设计的反应。对英国馆来说,这两者犹如镜像,照射出中国当下设计界的境况。从中我们也再次体验到一种感受。那种感受叫做刺痛,像牛虻。
哪里是成熟的中国当代设计?哪里是成熟的中国设计消费群体?
对于中国馆的设计,其实很多人意见很大,但又说不出问题所在。今天,我们在全世界呼吁和平、和谐,世博中国馆本应是这一呼吁的载体,应传达出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理念。可是,其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用传统符号、传统标志表达出来的一个声音“我是中国”。除此之外呢,当代中国在哪?抛开历史的荣耀,抛开宣传中的辉煌过往,怎样在享受城市化带给人们便捷的同时,解决进程中的矛盾,让城市的未来变得更美好?
我们没有看到一个原创的、前瞻的、中国的核心思考和理念。没有看到,也看不到。
设计形式为设计主题服务。没有饱满理念的支撑,胶着于符号和形式,这样的设计,里面除了包裹我们的顽固,自以为是,长官意识,以及狭隘的民族主义,除了感觉到空洞,虚假和乏味,我们还能感觉到什么?正如太多中国当下的所谓大片。
中国馆丧失了一次向世界表达中国人思想的机会。
“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上海世博会上‘简单’、‘绿色’的英国馆被中国观众冷落说明了什么?是观众错了还是哈姆雷特错了?这个现象耐人寻味,特别值得我们设计师反思。假如,我们不仅仅把世博视为一场科技文明的狂欢,更视为一台捕捉时代先声的巨型雷达,我们这些习惯了假想西方‘先进性’的国人可能要惘然了-英国馆传递出来的声音与我们老祖宗们的念叨何其相似啊。什么是先进?什么是世界的未来?该好好想想了。”
我没有说“伟大作品需要有伟大的观众”这样的话,而是词不达意地给编辑匆匆写了以上这样一段感受。这显然超出了他一句话的标准,结果还是挂一漏万。今天再写,就权当是补丁,也当是不疼不痒的牢骚吧。
根Gen评论于2010-06-13 10:48
民主,自由,思想,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