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五月,公司的同事帮客户做一份楼书,老岳看了后很不高兴,认为没有达到设计目的,于是就给大家开会,梳理这件事,以下是会议纪要的整理。
如下:
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在做什么。关于保利样板间LOFT宣传册,实际上甲方是让我们帮他们做一个销售道具。因为他们并不做样板间,但是如果有客户来售楼看房子的时候,会给他们一个册子或一本楼书,客户通过看这样一个宣传册,知道LOFT的好处,然后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从而达到销售的目的。
其次,我们要明白我们在做某件事情时,是为了什么。当客户去买房子的时候,他关心的是什么?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价格、区位或环境、户型
区位我们不在讲了,地产的第一要素,第二要素,第三要素,一直到第一百都是区位。所以我们从一百零一开始讲,呵呵(一下的论述都假设区位相同)
投资型的人群买房子关注的是低买高卖,首先关注的是价格,再考虑环境,最后才是户型。
个人居住买房子关注的是家庭人员的多少与安排,首先关注的是户型,其次是环境,最后是价格。
改善型的买房,首先关注的是户型或环境。
我们做LOFT楼书的目的是让人们便捷的了解我们LOFT的优点:
高大而开敞的空间,上下双层的复式结构;
流动性,内部空间开阔无障碍;
透明性,高大的玻璃窗减少私密程度;
开放性,各功能区域全方位布局;
艺术性,通常是业主自行决定所有风格和格局。
LOFT最大的好处是买一赠一。比如,买30㎡的房子,隔完以后可以当60㎡用。实际上买LOFT户型,如果不隔层用,从经济利益上讲是没有优势的。那么甲方让我们出两个方案,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隔两层的方案上。我们之所以把LOFT隔成两层,是因为空间不够用,而承载的功能多。所以,做隔层以后,我们要尽量把空间功能细化,通过功能空间的增多,使人感觉空间增大,从心理学上说,这属于移情效应的应用。
另外是语境的问题,全国前沿的设计公司、广告代理公司基本上不做三线和四线城市的生意,因为他们跟客户语境不同。而来买LOFT的都是私营业主,他们的流动资金非常有限,买LOFT不能占用他们的流动资金。然而,像这类人群我们画什么样的效果图才可以使他们很直观的看懂呢?他们当中百分之八十都是有一定经济基础和能力,但是文化水平相对处于中等水平的人群,年龄在三十五岁到四十岁左右,而他们需要看到的感觉是非常气派,这些跟艺术没有任何关系,纯粹是逻辑推理出来的。如果效果图渲染艺术气息和气派有冲突的话,我们只能选气派感。给他们画平面图从专业角度上讲,他们基本是看不懂的,多分几个色块,多用文字表明,因为读图是需要能力的。如下图,第一个是笑脸,我们都认识,第二个是交通标示,第三个是核辐射的符号,交通标示和核辐射的符号不通过学习,我们是不会认识的。可是人人都认识第一个笑脸的标志,那大家想想我们的楼书中的图是给拥有专业知识有读图能力的人看呢,还是给非专业的只认识笑脸标志的人看?我们在想想我们的施工图是笑脸的符号还是交通标示或核辐射的符号呢?又该如何画?
所以我们的楼书平面图要做成彩色的,甚至家具要做得很具象,就像拍的俯视照片一样。这样就是非常具象具体的东西,非专业客户接受起来也没有抗性。
我们有效果图、平面彩图以后,我们的空间隔成二层以后会变得相对比只有一层的时候复杂了,然而我们应该怎么把它们联系起来呢?这就需要通过平面图和效果图的联系产生购买的欲望和冲动。我们画两层落在一起的鸟瞰图,把图面组织的非常让人容易识别,好不好看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容易识别。没有任何专业能力的一一眼就能看明白产品的优势并能对这个优势带来的利益产生想象。
最后我们再写一些导语性的软文,于是这才是一个楼书真正应该有的样子,这也是一个设计真正应该有的样子。他解决的应用中的实际困难,变成帮助人实现效率的工具,而不是现在自我的意淫。
我不太希望是这样的平面图,普通客户看起来会有难度,销售会费口舌解释。
这样就会好很多,比较直观和具体。但是还不是最完美的状态。
这是一些效果图,我不希望是那种非常酷的,很小众的东西,希望绝大多数的客群都能接受,并且看起来花钱不多,有点现代,还比较气派,更多的时候不是以我们设计者的审美和偏好去决定这个图片生成的方向和喜好,我们是去管理和影响,一定要是以客户的情趣和偏好为基础的,这种偏好是站在统计学基础上的不是个例基础上的,是以一群人的共同偏好为基础。保证绝大多数的人会迅速接纳!为销售铺路!
(以下出插图为李建欣先森绘制)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