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冯 羽的博客

个人档案

冯 羽

大羽营造
创办人及首席设计师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139 篇
评论:8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Domus 八月刊访谈:设计面对面

(2012-09-10 11:46)

承袭传统·创新设计

 

Domus China: 您如何定义自己的身份? 室内设计师、设计师、匠人、艺术传播者抑或其他?

冯羽:现在的身份是不太好界定,如果必须有一个称呼的话,那就暂且叫做“研究空间艺术的匠人”吧。

Domus China: 现如今,“设计”已经成为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频繁出现的词汇,仿佛就在一瞬间,每个人都在谈论着“设计”,并且“设计”也能与任何事情联系起来,“设计周”、“设计展”、“设计之都”等类似字眼无时无刻不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让人觉得“设计”仿佛被“绑架”一般,变成了一小撮人鼓吹的噱头而已。身处这样的时代,不知您个人是如何理解“设计”一词的?您认为设计是什么?为什么而设计?

冯羽:事实的中国里,“设计”这个事儿,确实被所谓的圈子、媒体、企业等,甚至整个社会给娱乐化、神秘化了,从而扭曲了这个事的本真,所以很多的设计越来越不食人间烟火,也不知怎么去食人间烟火,我觉得有点像童话里皇帝穿的那件衣服。设计真的有那么神秘吗?不管是规划、建筑、景观等,设计本身其实并不神秘,也不高深,设计是本能,是诚意的本能,是一个人面对一个场所所爆发出来的本能情愫。但细想想,我们的现实里,又有多少这种诚意的本能呢?我觉得现在的设计,是一个寻找的过程和方式,为了寻找我们的本来面目,抑或称其为原点,因为只有回到原来,才会找到我们真正的未来,本来的情怀,本来的厚度,本来的精神等,那么现代设计这个事儿,也便有了真正的实际意义。

Domus China: 设计的传统与创新看似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它却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人们对这一话题的理解都是不同的。作为新生代设计群体的代表,您是如何理解这一问题的呢?在您的作品中又是如何体现的?

冯羽:传统与创新,永远是一个共生的状态,不回望传统,何谈创新?这个世界从古至今各行各业都是这么过来的。只有研究好我们自己的传统,才会有我们本土创新的可能,否则都是空谈,皇帝新衣,不堪幼儿一语。因为根基不在,地气不接,能长多高呢?我觉得这是任何国家本土文化艺术发展的根本。每个时代每个人回望传统,所产生的创新都有不同。“重返大地”是我之作品最好的词汇解释,传统的工法结构体系、传统的人文精神、哲学精神都是我最想在作品里表达的东西。具体的做法,通俗的解释便是吃进去,用我的方式消化、消化完排泄出来而已,没什么。

Domus China: 从您的作品中,我看到了您对于中国传统技艺和文化的尊重和执着,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刚刚获得普利兹克奖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虽然他的作品备受赞许,但也有不少人觉得他对传统元素的应用只是夺人眼球的噱头而已,形式感掩盖了实用功能,不知您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质疑呢?您又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您是如何在形式与功能中取得平衡的呢?

冯羽:我觉得,任何人、任何一件发自其情愫本能的作品,前提是可以叫“作品”的,伪的我们不谈,其实都是无法评价的,也没有必要去评价。“我思故我在”,没有第二个人会知道其本真想法,除非你是神。所以评论家们的工作,去评论一些伪的东西还可以,真的东西任何第二个人都没有资格。对形式和功能,每个人的理解也不同,就像杜尚创作之形式是“呼吸”,什么都没有;安迪·沃霍尔是在不停地画广告画、做广告产品,但功能都是给人看的艺术品,那你怎么去评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说话方式,只要把想说的话说清楚了,都可以。任何一件事情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伴随着笑骂评说,但时间不会说谎,时间能改变一切,也能证明一切,一切的恒久性。创造,就是反常规,反人之惯有的各种习惯,各行各业均如是。

艺术家的控制能力,非常关键,就像每一个人在说清一件事,是该言简意赅?还是长篇大论?每做一个作品,形式和功能的平衡过程,便是设计的过程。所以创造这个空间的艺术家本身,要有很强的控制能力,控制情绪、手法、材料、工匠、甲方等一系列因素。尽量控制好自己的心态归于平静,进入本真,这是解决功能形式的根本。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181) | 类别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