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宋微建的博客

个人档案

宋微建

上海微建建筑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首席设计师

博客公告

上海微建(Vjian)建筑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董事长/首席设计师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 副理事长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第十二专业委员会 会长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客座教授

全国杰出中青年室内建筑师

全国有成就资深室内建筑师

2005中国十佳酒店设计师

2005中国室内设计师年度封面人物

2008年国际传媒杰出设计师

1989-2009 CIID中国室内设计二十年杰出设计师

2010国内先锋设计师

2011中国十大室内设计影响力人物

 

80年代开始从事室内设计,在酒店、老建筑改造、博物馆设计等方面见长。崇尚自然、崇尚“天人合一”的中国宇宙观,在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探索与发展,是构建宋微建空间设计的核心观念。近年来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新江南形式语言”特色、影响深远的作品。

 

近期主要作品:

首都博物馆(新馆)老北京民俗馆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朴园)改建工程

朱家角人文艺术馆

苏州历史文化古街山塘街改造工程

四川什邡市渔江村灾后重建工程

无锡灵山古竹老街改造工程

张家港新世汇时尚酒店

上海瑞金宾馆总统楼(马歇尔别墅)

苏明装饰公司大楼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31 篇
评论:136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紫荆花漆期刊专访宋微建

(2010-05-13 17:16)
标签:

不老心态:永远的“零起点”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平心静气,淡然洒脱地面对荣誉,建筑设计领域更是如此。然而,身为业内领军人物,在业界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宋微建,当被问起目前的事业状态时,我们听到的却是这样的回答:“我只不过在零起点上。”他是怎样一个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在影响着他,能让他把之前的成就如此轻易地放下,永远把自己放置在起点位置上?这些疑问,让我们不禁想要走进宋微建,寻找答案。

 

 

“艺术感觉”在好奇中发芽茁壮

 

不同于单纯的技巧、技能,人们常说“艺术感觉”往往是天生的。就是这样一种天赋的能力,宋微建的却是从好奇中渐渐萌生的。

 

“我小时候好奇心特别重,看见一个新奇的小玩意,就会自己动手捣鼓。游戏里面的小人啊,火柴梗做的枪啊,那些在童年眼中的新奇事物,驱使我思考,并最终动手完成它们。”如果说好奇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叔叔带着我画画”就是最好的基石。薄薄的白纸可有五彩的颜色构成不同的画面,宋微建对此充满了兴趣。就是当时这个不经意的业余爱好,才成就了今天的设计大师。

 

 

“背叛艺术”

 

在兴趣的牵引下,宋微建的绘画道路走得越来越稳健、长远。从一开始的业余学习,逐渐转变成专业学习,主修油画专业。80年代的中国百废待兴,对美术行业人才的需求也激增,宋微建也投入到这个浪潮之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微建渐渐发觉,兴趣的天平越来越向设计倾斜,尽管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是巨大的,但是这个倔强的人就是不认输,认定了方向就一定要朝那里奔。

 

作为纯艺术专业出身的人而言,放弃绘画而去做设计,这在当时是不能被理解和接受的。“我真的很喜欢设计,它是一种可以满足实用需求的艺术。”为了心中这个信念,宋微建一路坚定。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也是正确的。或许别人觉得,当兴趣转变成为工作以后,激情也就消退了,然而宋微建并非如此。“其实这个是人们对创作的理解问题。我要求自己不重复过去,不重复自己,我所工作的每天,都是一个全新的探索过程,每一次都用零的心态去看待问题,我的新鲜感也从未减退。”

 

创新,不是追求视觉冲击

 

将同为江苏籍的设计大师贝聿铭作为偶像的宋微建,不管是从作品还是精神层面,都非常欣赏贝大师。在工业化的背景下,现代建筑设计者逐渐褪去了对社会的热心与责任心,呈现出冷漠排斥的心态。然而贝大师却认为,当地球在时代的步伐中变得不堪重负,人们应该将自然和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

 

在这种原则下,宋微建要求自己的作品融入到这个时代,体现对社会的关怀,对自然地尊重。“难度非常非常大,你不可以模仿过去,但又不可以作为一个为所欲为、标新立异的理想主义者。必须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为了达到这个创新的目的,在中国,许多设计盲目地追寻视觉效果,缺失了自己的特色。面对这种局面,宋微建有些许无奈和遗憾。“我们往往急功近利,没有把问题想透彻,便动手去做,这是现代人的通病。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将人的味觉、嗅觉、视觉等感官功能降到最低,仅仅集中在视觉上。而真正的创新,应该是由内而外的,形式上的创新,是一种非常表面的东西,因此它根本构不成创新。这是由于对自我文化不了解而造成的,同时也体现了无知与不自信。从技术层面上讲,西方的确优于我们,但是从文化层面上讲,中国绝对比他们深厚且有价值,只是中国人没有看清自身的价值,在盲从。但这只是一个现阶段的问题。《孙子兵法》有个说法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突破这个瓶颈,我们一定要将问题看穿看透,之后再着手行动。”

 

 

下一个作品才是最好的

 

本以为获得诸多荣誉的宋微建会有特别满意的作品,但问起来时他却称没有一件是自己满意的。“设计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直是没有满足的。每一次做完以后就会发现总有地方不足。这个不足可能不是技术上的东西,而往往是观念上的东西。一件作品从构思到完成,总会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认知和学习都是不断改变的,可能再完成以后,新的想法又出来了,因此我对过去没有特别满意的。完完全全能够代表我水准的作品,总是寄希望于下一个。”

 

宋微建正是抱着对下一个作品的执着追求,从未停止思考。对他来讲,思考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他说,人们往往将艺术家对艺术的热情称之为执着,而他自己,将其称之为偏执。这种偏执对他来讲,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由于惯性作用,已经停不下来,对生活、对心理都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用他自己的话戏称就是:偏执的代价。然而他仍旧乐此不疲地“偏执”下去,从未想过改变。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3) | 阅读 (416) | 类别  

所有评论

  • 呵呵,来看看啦~

  • 今天听了宋老师的讲座 感触甚深 对设计有了更深的认识 虽然现在只是CAD 但我对自己有信心
    希望老师多多指点

  • 设计是种再创造,看其事物本质,抓其事物核心再进行创造。
    设计“感” 自认为五感 视 听 触 味觉以及心理感受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