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研究也就是“看图说话”而已,研究文本就是手头的两本日本《住宅情报》,相当于国内的楼书杂志,上回去日本时街头随手拿到的(当然是免费杂志)。相比之下,国内楼书更多的是给人以各种形式的视觉冲击或者夸张的标语型的宣传口号,而日本的楼市杂志中看到的更多是关于所推介住宅的各种详细的信息、精装修深度的平面图、各种功能说明和指标以及住区环境说明等等信息,整本楼书就好像是本住宅居住说明手册,里面所传递出的是开发商一种理性的、严谨客观的态度。
翻过一遍,还可以看出的是日本住宅的标准化和产业化。万科这几年一直努力实现住宅的“拼装化、标准化”。王石在他的博客《日本住宅产业化的现状(答网友三十)》中对于日本住宅产业集团似乎十分赞赏,认为日本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住宅产业集团的发展。这看似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他没有提到的是日本政府自二战后对于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所推行的大量政策,以及自1955年以来日本住宅公团(即现今的住宅·都市整备公团)成立后对于标准化设计的有效推广,其背后更重要的实质原因是有限土地资源下的高效利用。万科所做的住宅产业化努力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住宅的产业化生产模式从消费角度影响到居住者对居住模式的选择;从生产角度改变了地产开发行业的运作模式,也会改变包括建材、建造、运输等在内的房地产相关产业的运作模式。这当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但是仅靠一家公司的力量推动是微弱的,更何况在中国巨大的地域和文化跨度下,很难说推广一套或几套标准化就能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在日本标准化住宅的模式也是一个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简单的说日本也不过是在1955年开始推广DK型住宅(独立的餐厅和厨房),即本着“食寝分离”的原则设计的居所;后来又推广LDK(起居、餐室、厨房)类型的住宅;随着时代发展,家庭人口规模的增加又向3DK和3LDK类型发展。
同时,各种电气化设备的应用也促进住宅各空间功能的变革,比如1953年电动洗衣机的发明、1960年电视、冰箱的出现无不改变了住宅空间的使用模式。如果研究自19世纪20年代美国曼哈顿高层公寓的空间变化,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电气化技术对于生活方式以及空间的改变,比如佣人房间设置数量的大幅度减少等等(电气化使生活舒适度和效率大幅度提高)。
从楼书中抽取几个案例来仔细分析,可以看到日本集合住宅的一些特点:1、住宅普遍使用RPC(预制框架)施工法、WRPC(箱型预制框架)施工法,内部墙体全部为轻隔墙,均按模数化设计,分隔自由灵活;2、为了提高容积率,住宅小面宽大进深的布局比较常见,一居室和二居室的总面宽一般就在4.5到
同国内住宅公寓相比较,日本住宅在卫生间、厨房和储藏空间上更加实用,设计更加灵活,这些设计方式极大提高了空间的使用效率。现在看我们的住宅短时间很难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因为居住观念的改变是比标准化更难做到的。另外一方面,日本住宅室内的这些功能空间设备已经完全组合套式化了,比如整体浴室、组合式冲洗台、整体厨房等等。由于标准化所有设备管线均可在户内完成并不埋入墙体,便于更换保养和检修。厨卫空间结构做降板设计,同时采用架空地面,管线便于铺设。这种标准化的做法极大的节省了社会资源,同时方便了居住者。
还有另外一些信息是值得思考的,在住宅楼书的平面表达法中,除了所有平面都是精装修深度和精细的功能标注外,所有平面无一例外的用三种颜色区分了功能空间的属性:绿色标明所有使用空间,包括玄关、走廊、起居、餐厅和卧室;蓝色标明所有功能空间,包括厨房、洗面、浴室和马桶间;粉色标识所有各种形式的储藏空间。三种颜色代表了实际生活中最基本的三种功能需求:各种活动的地方、吃喝拉撒洗、放东西。这三部分面积通常会在平面图下方标出,或者直接计算出“收纳率”,阅读者可以一目了然房子的功能配比是否适用。
关于所谓外立面,日本多层和高层公寓住宅更注重各种防灾规范的规定,出现在外立面上的元素就是带状阳台,而没有过多的装饰性元素,立面显得非常朴素自然(在日本见到做的比较花哨的超高层住宅也许是六本木的住宅吧)。为日本城市景观带来丰富性的是公建和占地面积较小的私人住宅。
另外一点是关于所谓“样板间”,这些标准化的精装修公寓中,日本的地产商们显示的是一种适度的原则来做样板间,他们更多的是传达一种简洁、温馨的家庭生活氛围,而非以过度的硬装、软装设计来营造所谓的视觉冲击力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就算是别墅住宅,样板间同样很朴素自然,建筑本身内在的品质才是消费者和开发商所关注的。当市场体系足够成熟时,也许一切都会趋于理性吧。
样板间更多的是生活方式和氛围的展示,不过度,不夸张。
简洁适度的软硬装搭配。
更多时候还有使用功能的展示。
当然还有设施设备的标准化应用和展示。
三菱别墅样板区,外立面各式各样,还挺应住宅公园的名。
依然收敛的室内设计。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