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川纪章共生思想的哲学基础
(2010-12-03 20:58)
黑川纪章共生思想的哲学基础
2008-10-29 11:21
黑川纪章共生思想的哲学基础 郑时龄 黑川纪章以共生哲学深化表现他的改造西方中心主义和理性中心主义的意志。共生哲学在黑川纪章以前的思想中,表现为新陈代谢和变生,共生哲学则是他的思想在今天的表述。共生哲学的基本内容是:异质文化的共生、人与技术的共生、内部和外部的共生、部分与整体的共生、历史与未来的共生、理性与感性的共生、宗教与科学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黑川认为日本文化的特征可以用共生哲学来描述,共生哲学既是关于日本文化特征的文本,也是当代建筑从现代主义和现代建筑向信息社会建筑的范型转换的文本。因此,共生的思想是黑川纪章的建筑哲理的核心。 黑川纪章的共生思想来源于印度教的唯意识论哲学、大乘佛教的禅与生命的思想、日本近代哲学家三浦梅园的自然哲学、凯斯特勒的子整体思想、法国哲学家德勒泽的生命结构思想和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的多价哲学。黑川认为印度教的唯意识论哲学是共生哲学的核心,它可以帮助我们超越现代主义的二元论。唯意识论是大乘佛教的主要支柱之一。佛教以“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论证人生的“无常”和“无我”。黑川认为,无常的思想也反映在建筑和城市中,建筑和城市一直处在变化之中,因而,其结构必然是开放的。“诸行无常”从时间的观念上印证宇宙一切有作为的事物,都是瞬间的存在,每时每刻在发生变化。人的生命,一切自然现象、宇宙万物都处在变化之中。万物———人、动物和所有自然现象,甚至神与佛———都属于一个伟大的生命的溪流,处在一个不停地生成、创造、世代交替的过程中,因此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的东西。“诸法无我”则从空间观念上来证明世界万物包括人在内都并非实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于种种因缘造成的。禅是超越推理的意志的一举一动,禅的真谛就是生命的真谛。生命就是生活、运动、行动,而不止是禅思。禅不是超自然的,不是神奇的,不是高度的思辩,并没有超越我们的日常生活。黑川所推崇的禅与生命的思想,在实质上就是知、意与情的结合。黑川引用禅宗和尚仙涯曾画过的一幅由圆、正方形和三角形组成的画,认为它表现了一种宇宙观和禅宗的真理。黑川在近年来的一些作品中广泛应用了几何图形的象征,也是禅与生命思想的一种反映。禅与生命的思想启示人们的不是征服自然,而是顺应自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 日本江户时代的哲学家三浦梅园在他的著作《玄语》、《赘语》和《敢语》中陈述了他的自然哲学。他反对照着人类的推理来考察自然,而强调客观地,根据其本来面目来理解自然的必要性。三浦梅园的哲学以阐明贯穿着自然的一般规律的“条理”为课题,形成当时日本思想史上最有体系和独特性的自然论。他的对立统一思想的出发点是一切存在物都能被无限对分的思想,并将对分物逆转归为一体,认为一切存在物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黑川把三浦的哲学解释为部分与整体共生的哲学。 阿瑟•凯斯特勒在《子整体革命》一书中认为,第三种现实既不能从感觉,也不能从概念上来理解,正如我们不能感觉磁石对皮肤的引力那样,我们也无法期望通过语言理解第三种现实的终极层次。他认为一旦把现象分解为各个部分以供分析,和谐的部分的总和就会不可避免地丧失,事物就会被曲解。他主张部分与整体具有等同性,一切系统都具有开放性和等级性这两种性质,称之为开放等级制。一切生命结构、社会结构、语言系统、人类活动都具有这两种性质。黑川纪章从子整体思想中得到启发,认为后现代社会———信息社会中,整体与个人、工业与个人、社会与个人都具有同等的价值。子整体的思想意味着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共生,意味着思维方法的变革。这一“整体由部分所创立”的思想在布鲁姆的阿姆斯特丹重建规划中得到体现。其中新构思是通过增加越来越多的住宅以无限地扩展城市,居住区中配置各种生活设施,将建筑相互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城市网络。 黑川先生在设计时是从宏观、整体思考入手的,诸如城市规划因素、周围环境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等。而在勾画整座建筑的草图的同时,又对各个特殊部分和细部进行构思,勾出草图,将整体与细部平行考虑。这种双重平行的设计方法导致建筑的子整体风格。 梅洛-庞蒂的哲学往往被描述为多价或模糊的哲学,作为存在主义者,他与萨特最大的区别在于,萨特突出迪卡尔关于心与物的二元论,而梅洛-庞蒂则更关注二者之间不可捉摸的联系。他的哲学是一元论的哲学,他认为,存在是单一的,是通过存在而变成单一的。这种存在者以存在为中介,存在只能通过人来表示其自身或显现其自身。黑川从梅洛-庞蒂的思想中找到共鸣,并以此来反对西方的理性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的二元论思想,而强调整体的存在。共生思想就其实质而言就是纳入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动态的多元论。共生哲学并不试图借助辩证法将二项对立加以调和,也不追随梅洛-庞蒂去寻求超越二项对立的统一原理,共生哲学可以是二项对立,可以是梅洛-庞蒂的一元论,但也可能既是二者,也不是二者。只能将它描述为动态的、多元的思想,共生具有多种不同的形式。 巴黎大学哲学教授德勒泽和心理学家瓜达瑞在《反俄狄浦斯》艺术中关于根茎的概念超越了二元论和树的模式。他们经常印证链环、根茎以及系统模式的概念,链环、根茎和系统模式并非按照竖向或横向的等级制度构成,而是表明了交集和流动性。根茎是树的反题。对根茎而言,树是二元论等级制的模式。首先,树有主干,然后再按序列伸出枝和叶,这一等级制有严格的主从关系,从一根树枝上绝不会长出树干,而根茎是呈交织状的综合体,由许多异质体相互卷绕,没有序列,也没有中心,根茎一直处于动态和变换中,随处生成球根,然后再相互盘成团。黑川从中得到启发,认为信息社会将会解构并重建我们当前这个僵化的工业社会的“社会树”结构。由此而生成的共生的社会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每个人都能在这个多元世界中展示他的个性,从而体现了历史和现代的共生,部分和整体的共生,生和死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 就总体而言,黑川纪章的共生思想吸收了日本传统文化,自然哲学的核心,同时又借鉴了当代西方哲学的最新思维,从而使共生哲学涵盖了社会与生活的各个领域,将建筑与生命相联系。作为一名建筑师,如此深入地探讨文化与生命的意义,揭示建筑的哲理,写下了众多的理论专著与论文,并在创作中实现他的理想和理论,十分难能可贵。
|
评论 (
4) | 阅读 (
373)
| 类别
建筑理念
Ly2评论于2010-12-05 20:14
学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