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陈耀光的博客

个人档案

陈耀光

杭州典尚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师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76 篇
评论:51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北京韩美林艺术馆的室内设计

(2010-09-13 20:43)
标签:

发表于《室内设计师》第13期

继2005年10月杭州韩美林艺术馆完工对外开放,设计师陈耀光又为艺术大师韩美林设计了第二个更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个人艺术场馆。两馆一在杭州,一在北京通州,恰在南北大运河的两端。在陈耀光为两个韩美林艺术馆前后长达五年的设计过程中,记录了艺术家与设计师、室内与建筑、空间与展品、现场与图纸、杭州与北京等诸多交流与磨合。

 

 

 

 

 

 

    本工程建筑面积近10000㎡,从空中俯瞰酷似一个艺术化的“美”字。建筑主体周边设置了下沉式水院,核心的展览区位于整个建筑的中部。展览空间分为东西两部分,由于韩美林先生的艺术创作种类的广泛,展厅设计成4米和6米两种高低不同的空间。其中,建筑最中心区有一个近12米的采光高厅,它联系着东西两侧的展厅,通过坡道和连廊将所有展厅的交通动线贯穿一体。另外,在屋顶还设置了笔会厅(会议接待)和室外露台。除了展示厅、雕塑厅、国画书法厅、陶瓷厅、卡纸画厅、工艺美术展厅以外,主入口处还设有演示交流厅和纪念品商店。在建筑主体南端有1500M的生活创作区,共分三层,有书房、画室、餐厅及简单的休息和接待区域,作为韩美林先生的一个相对私人的接待和艺术创作场所。除其它建筑设备、消防安检、地下室库房等功能用房以外,以上各空间均属该项目室内设计的范畴。

    就像陈耀光其他室内设计项目一样,设计师对建筑设计及展品空间的理解是非常贴切的。在风格形式和材料色彩的运用上,室内设计都做到了在充分尊重建筑原创性的同时,对韩美林的作品及其空间艺术气质做了相对准确的表现和刻画。

为了对该项目的设计完成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采访了陈耀光先生。

1、你能谈谈这个作品的在实施过程中的设计亮点或是特点么?

    由于近几年近距离且频繁地与韩美林老师交流,对他的创作和生活有一定的了解,我们确定了“宁静、悠远、宽广、大气、东方、民族”的设计定位和设计理念。
    本项目经历了将近两年的图纸与现场的往复,我最深的感受是兴奋与疲惫共存,以至于目前来说何谓亮点反而有些模糊了。至于特点么,这次我的确有许多与以往不一样的体验。第一,这是我为一个项目在飞机上往返的春秋最多的一次。鉴于韩美林老师在国内外的艺术地位和特殊的影响力,项目的重要性使我常常接到一个电话就要立马放下手头工作,赶往项目第一线,像战士接到命令一样。第二,研讨、论证、专家评比会多,也是该重点工程的特点之一。对外墙立面清水混凝土的肌理和对室内展陈方案一次又一次的论证;对普通照明与专业展示照明的光空间的反复推敲;对整个展示动线指示系统的方案会审,期间不下几十次。我们所有的设计单位都经历了一次从肯定到否定,从否定再到调整的过程,因为反复修改,我们比以往多用了4倍的图纸。有趣的是,有些还是又重新回到了第一轮方案。第三,首次与建筑大师崔恺合作,机会也非常难得。建筑空间本身做得非常有趣味,室内外空间与景观相互透叠与交流,建筑本身即可算是一个非常独立完整的作品。问题是,韩老师对立面玻璃墙体的大面积采光有不同的看法,在后续实施的过程中,这层界面就自然成了我们室内设计师协调建筑与艺术家作品展陈焦点之间关系、平衡自然采光与人造室内光之间矛盾的重点。除此之外,需要协调和平衡的问题还有工程进度、造价控制、验收标准……与业内很多其它项目一样,室内设计很容易被夹在中间做“三明治”,相信同行们也都有过类似的感受。由于韩老师他们对我一如既往地像朋友一样的信任,有时反而更成为一种压力,经常会有点束手无策。或许,艺术的个性化以及私人艺术馆的特性,比之公共的大众的展览场所,会要求设计者对艺术家本人的生活及其个性趣味有更深的体验、挖掘,否则经常会产生观点上的矛盾。

2、我觉得这个环境给人一种非常宁静纯净的室内氛围,你能谈谈你们是怎样达到这样一种效果的。

    韩美林老师曾经说过他的一生经历坎坷,在早期经受过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挫折和磨难,但是这些没有让他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对我说,他所有的艺术题材和表现形式都是颂扬生命、反映生活情趣、传达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看不到愁眉苦脸的形态……鉴于此,我想他作品的展示空间也不该暗示艰辛与豪壮,而更应该是平静、从容和内敛的。在空间设计元素上,应控制起伏、把握平静,材料、色彩、肌理及形态次于展品,隐退其后。我做浙江美术馆室内设计时曾谈到,看得见的场所要力争做到看不见的空间设计。艺术观赏是一种情绪交流的活动,在进行这样的活动时,必须有一个非情绪化的欣赏场所。韩老师的艺术馆也一样,具有东方传统和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在静谧的空间氛围中,会闪烁其悠久神秘的感染力。观者可以从空间的各个角度与佛像和天书、书法和雕塑以及夸张变形的动物静静地交流,发人想象是艺术视觉空间的最高境界。佛像是韩老师几十年的创作主题,我们室内设计师必须去营造和体现宁静、淡泊、纯净而富于禅意的意境。建筑设计提供良好的空间关系,为我们室内效果提供了最本质的保障。而当工程到了竣工布展时,韩老师每天也会亲临现场,对每件雕塑、每副书画,从陶瓷摆放到手稿的展陈都一一指点。记得,他常挂在嘴上的一句:“我是时间上的穷人,也是空间上的穷人。”所以,展馆内只要有空白的墙面,就一定有他的作品。

3、材料的运用在这个作品是非常到位和细致的,能具体谈谈吗。

    在我的理解中,艺术馆、博物馆、所有的展示场馆空间材料最理想的表现形式应是让所有的材料不太具有表现性。它的意义、它的存在,都应该是为了突出空间的主题——展品所服务的。另外,材料的质感、明度、它的肌理气质应该和这个建筑浑厚坚实的外观浑然一体。韩老师的艺术表现手法以中国传统和东方写意的神韵为主流,所以,在室内材料运用上,我们采用了大量的水泥、木板、钢材、玻璃等,选择那些最能体现自然、生态的朴素且持存感极强的原始质感材料。没有比原石、原木这些本身和大地共同拥有生命年轮的材料用在此地更默契的了。我们在一楼公共大厅和各大区展厅,即便选择的是人造地砖,也尽量挑选那些有自然纹理的,深色沉着的,具有荷载浑厚展台力度的地砖。粗糙的铸铜雕塑以深灰色的光面乳胶漆衬托;色彩绚丽的钧窑陶器则以粗放的水泥制板作为空间背景,这些肌理质感的反差带来了理想视觉的层次感。雕塑展厅那十多米高的佛像的背墙,以表面粗糙的条形小砖整面铺设,在灯光下更显朴质和空灵。所有的展台,几乎都为钢制锈板,形态平静而稳健,表面氧化的锈斑同样具有内敛的生命特征。

4、我们知道这个项目的建筑设计是崔恺,室内设计由陈总您领衔,你们都是设计界的大腕,我们非常想知道在这个项目中,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是如何配合和协调的。

    在没有合作以前,崔恺就是我比较尊重的一位建筑师。他的作品早已被大家熟知,而他为人以及工作的严谨性在我与他这首次合作中也有幸得见。原本该建筑在方案初期是由崔恺他们自己的室内设计组来配合空间设计的,但与我们的室内设计方案比较后,崔恺老师坦然地表示艺术馆的室内设计由我们杭州典尚设计公司来完成更为合适。这是我对崔恺先生工作作风的第一个印象。在经验中,室内设计师与建筑师的配合往往会有或多或少的问题需要沟通和解决。比较有趣的是,在这个项目上我们的对立和矛盾却很少,反而由于业主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要求,使我们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一些功能定位上的变化和设备上的调整。崔恺先生的助理吴斌经常出现在工地,几乎每周的例会,都由他作为建筑设计代表。可能来自于设计大院,他们的工作态度严谨认真。为了使建筑设计的完整性和实施性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他经常与我们室内设计一起研讨并负责诸多方面的整体协调和完善工作。在我组合地面砖材料的时候,崔恺老师在现场也给予了一些中肯的意见,让我得到非常大的启发。由于大家都有长期的实践经验,同时本着出好作品的原则,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人员在合作中都非常谦和并尊重对方,在技术层面上的沟通没有任何障碍。

5、这个项目的完成度你满意么?有没有遗憾?

    做文化空间设计,尤其是这样的重点工程项目,无论在时间、精力、人力、物力上都要面对比以往任何商业项目更大的挑战,付出的代价也大。同时,做一些知名度大、传播性强的艺术空间,会对设计者今后的发展带来许多推动。方案反复调整太多,时间周期太长是一种考验。
    由于对作品和空间的理解角度不一样,中途我们的方案也曾经被冻结过。我非常感激的是我的典尚同事们在这个项目的高潮与低潮时都能与我一起坚守,分工、分阶段地从图纸修改到现场服务尽量做到……。这是一个全国最大的个人艺术馆,韩先生又是一位不同凡响的艺术家,建筑又是由崔恺总体主持,还有从政府到地方全方位的关注,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来进行室内设计,应该是一份较有挑战的事。如果有些遗憾也是在所难免的。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1) | 阅读 (1901) | 类别  

所有评论

  • 陈老师设计的韩美林艺术馆给人很强的空间意境,看着上面的介绍图片,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当你走在这样的美术馆中,沉默是最好的语言,只有用心去体会这个空间所表达的情感,用眼去欣赏艺术的展品。当视觉与情感冲撞在一起时,仿佛空间与人与艺术品融为了一体。禅意的空间给人无限的想象力,又让人对艺术充满敬畏之情。在这样的空间里此时无声胜有声!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