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阿乐梦醒 Blog

个人档案

gege


室内设计师

博客公告

一路顺风!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统计信息

博客:62 篇
评论:1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建筑

(2009-05-01 21:35)
标签:

  上位建筑 即建筑生成的基础。路易.康曾说:“一朵玫瑰成为玫瑰的愿望存在于种子存在之先。”在建筑中是说建筑先有存在的愿望,然后存在。这个愿望就是上位建筑很生动的说明。张老师在“关注城市,淡化建筑”文章重大抵说明了上位建筑是做建筑的第一步。是从大的方向去把握建筑。

  空间 建筑活动的最终目的。也即建筑的本质。也就是说,我们做建筑就是做空间。

  建构 建筑的表现形式。是空间的载体。每一座建筑最终多是以建构作为表达。

  如果把一座建筑比作一篇文章。那么,写他的动机,就是上位建筑。文章表达的思想就是空间。而最终写出来的文字,就等同于建构了。

  我以为,这三点已经将建筑概括得很精辟。所以,建筑的定义可以这样来下:建筑是以上位建筑为基础,建构为表现形式的空间。

  中国传统建筑

  传统建筑,是先辈们积累下来的建筑,在当时虽然没有把建筑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但几千年的历史总不会白白的浪费掉。老祖宗用他们的智慧成功的创造了我们中国的传统建筑。

  我们还是用上面的三个方面来系统的论述一下中国传统建筑。

  1、传统建筑中的上位建筑

  传统的上位建筑主要是从人的行为,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去指导建筑生成。当然,这些是自发的。也就是说是很朴素的理论。从人的需求出发 当建筑作为建筑第一次生成的时候,他的形态是最自然的,也最能反映人真正的需求。

  传统的住宅形势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宅在古代,不论是官宅还是民宅。都是以屋和院的形式存在的。在屋里,人完成吃喝拉撒睡等最基本的行为。其余的多数行为,如聊天、晒太阳、溜达等都在院中完成。这样的分法完全是从需求出发。因为人们需要抵御风寒,也需要阳光、空气。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宅的定位。

  然而,到了现代,宅这个东西明显走了味,从西方引进了卧室,起居室等等的概念。这样的住宅把电视作为中心,好像人生下来就是为了看电视,来了客人也要看电视。而阳光没了,空气没了,我们的是外空间通通没了。

  最可悲的是,我们学建筑的人还在继续这种无聊的游戏,还在以电视来组织家居。广大群众认可的也是这种不人性的模式,而且互相攀比谁的起居是更大。

  都是看电视的空间,再大有什么用!

  用人的需求来指导建筑,这是我们这些作建筑的学生最缺少的,也是必须认识到的。每天一边谈着以人为本,一边从书本上把漂亮的建筑据为己用的同学最该清醒一下。

  从社会形态出发 封建社会是我国历时最长的社会形态,以是发展的最完善的社会形态。在封建时期的建筑中,这一社会形态以深深植根其中,严密的等级制度,尊卑有序。在建筑上有明显的体现。所以,封建时期的建筑反映封建时期的社会形态。

  再反映社会形态的同时,他也对社会形态起着反作用。打个比方,在四合院的建筑中,长辈住在正房,小辈住在厢房,正房居中,厢房被置于两侧。男朴住在到座,女仆住在罩房,一个在原子的最前边,一个在院子的最后边。所以男的、女的相见的时候很少,年幼的也总是不敢往年长的人的屋里去。自然而然,长又有序、男女有别的封建意识就被强化。

  作为现代的学生,要学的当然不是让现今的建筑也做到等级森严,尊卑有序。但我们要知道,社会是一种关系,把握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建筑除了反映人的需求,还要反映关系,因为在建筑中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一个群体,各种群体。所以,我们在把握需求的时候,也必须去把握关系。而社会形态系统的就是人类关系学。所以,用社会形态来把握建筑就显得至关重要。

  从自然环境出发 中国传统建筑非常注意与环境的关系。

  首先,是建筑适应环境。这在建筑选址上有很好的表达:“最好北面有山岭屏障阻挡寒风,最好门前南面平原、耕作招凉,最好水源顺驻,最好远景悦目、最好农地方屋终年都可以见到太阳。”当然,最初纯朴的愿望最终被扭曲为风水。但这种对自然选折的重视,现今也很有指导意义。

  然后,就是建筑反映环境。在园林里,任何一个亭子,楼阁。都不是随便放置的,任何一个建筑都是为了使整体的环境增色,这样的建筑才是好的建筑。

  从自然出发,然后又回到自然。这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环境观。

  但也不可否认,他们对环境理解的也很狭隘,他们所谓的环境永远是一个小环境。他们没有去从一个大的角度上去认识环境。当然,甚至没有意识到应该从大的角度去认识环境。

  人生活环境之中。只要有人存在,就要有环境;同样,没有了环境,就不会有人。

  建筑同样也是环境,是人造的环境,人不能直接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但又离不开自然环境。所以只有去把握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把握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才能做出建筑,做出好建筑。

  社会形态是描写人与人的关系。而自然环境同样表明了一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只要建筑不会脱离人而存在,他就不会脱离环境而自己存在。好的建筑总是要适应自然环境和反映自然环境的。

  另外说两个问题 可以说,传统的上位建筑,由于是一种自发的建筑活动,所以,有它反映需求的一面;但是有正因为它的自发性,没有人去研究系统的上位建筑理论,所以,它的整体把握形非常差。也就是说在小范围它可能很好,而一把范围扩大,就会把握不了。

  另外,由于传统的建筑大部分都生活在封建社会中,而封建社会在中国过于长久,封建社会后期的社会形态本身就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所以,封建社会后期的社会形态的指导意义本身就失去了它的正确性。所以,社会形态对建筑产生的歪曲影响。

  二、传统建筑中的空间

  中国的建筑空间的特点主要有二:第一是空间的不定义性,第二就是空间的历时性。

  混沌空间 说中国古建的空间是混沌空间很有道理,但混沌的不是空间的品质,是空间的定义。

  中国的传统建筑只营造空间而不定义功能。

  从大的类型上说无论是小到家宅,店铺,还是大到寺庙,宫殿他们的单体建筑都是一种模式。矩形的平面,柱网的建构。空间类型也都是一样,

  再细到一个家庭的空间里,这里只有按等级分的正房、厢房、耳房、罩房。而不是按功能分的厨房,卧室。正房、厢房都有着一样的空间品质,也都可以睡人或是用作书房等。

  这样就是说,中国的传统空间具有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一间房,可以是住宅里的也可以是寺庙里的;一间房,可以做仓库,也可睡人,也可以做书房;还是一间房,儿童可以在这里作各种游戏,可以引发出各种想象。

  一间房,一间不定义功能的房,反而我们会给她更多的功能,把空间利用得更充分更丰富,更有创造力。你在这样的一间房里,不会无所事事,不会一整天除了在卧室睡就是在起居室里看电视。

  并且,这样的一间房也是最容易建造的一间房。矩形平面,柱网建构,只要有木材,有愿意帮忙的邻居就可以建构起来。

  所以,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混沌空间,既有着很好的适应性,与创造性,又很方便建造。是一种很成功的空间形态。

  四维空间 中国传统建筑重的另一个空间特点就是线性,与四维性。

  一本书上讲空间分为硬空间与软空间,所谓硬空间他就是一个几何意义上的空间。而软空间就是一种经历,一种空间经历。也可以这样说,硬空间是客观存在的,而软空间是为了人而存在的。

  人的存在方式不是静止的,所以软空间也不是一个静止的空间。他是一种经历,一个序列空间。也许是说在纯粹的空间中加入了时间的部分,这与就是四维空间

  园林空间就是典型的四维空间。

  在中国的园林里,空间的布置不是随意的,任何一个景观不是单纯的景观。他是整体中有机的一部分。

  当你走进任何一个好的园林,你就走进了一个匠师为你安排好的流线中。对景,欲扬先抑等各种手法的运用,让你在行进中不断的感受空间给你带来的享受。

  你会发现每一景观,在不同的是建会有着不同的感受。

  同样,宫殿、四合院你细心的体会也会发现。空间都是作为一种序列、而存在的。人所留意到的不会是空间本身的界面,而是一种感受。

  总之 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偏重于序列,单体大都是很简单的,因为作建筑的认知道空间本身不是最神圣的,而是为人服务的。建筑不是目的,人的活动才是最终的目的。

  三、传统建筑中的建构

  建构是现在的中国建筑与世界差的最大的部分,然而,在封建社会,中国的建构是很成功的。

  成功重要表现在建构的标准化,和对材料性质的掌握。而恰恰这又是现代中国建筑最薄弱的地方。

  标准化 标准化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他已实现在各个领域上。然而建筑的标准化只有中国真正的实现了。

  首先是构件的标准化,远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提有了“材”的概念的提出。

  材是构件的标准,构件的基本尺度。当一个构件的数据被准确的标出时,那么,这个构件的大小形态就定了型。于是,全国上下都可按照这个规范来营造。

  这样,最直接的好处便是营造速度的提高,也就是说,在同时期,中国要建造同西方一样等级的建筑要省去太多的时间。

  同时,构件的标准化,也节省了人力物力,也就是建筑成本。人们有了分工,自然,最获益的就是效率然后就是空间的标准化,空间的标准化主要体现在一个间字上。所有的平面都是由间来组成,帝王的房子有九间大,我们的房子只能有三间大。

  于是,在中国,帝王、将相、诸侯的建筑都就有明确的标准。这样,这么大的中国,所有的建筑都有了规范。这很难得的奇迹。标准化,使中国传统建筑在建构方面一个很大的进步。当时,乃至拿到现在都是很先进的。“因材致用” 这四个字是候老师在中国建筑美学上提出的。他赞美的是便是老祖宗对材料性质的成功掌握。

  建筑师哲路易.康曾对砖说,砖你要什么?砖说,我要拱。这是一个小的例子,但从拱中,我们确可以闻到砖的气息。同样,中国的古建样式轻巧,就像他的材料木材一样。大的飞檐,透漏的屋身。每一处,都有木材的味道。中国的抬梁式的建构,把木材的优点发挥到顶峰,这在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技术,就是缘自于对木的了解,与对木的热爱。中国几千年的建筑历史,也是木建构的历史。所以木,作为建筑材料的一种,在中国已经得到了最充分,最普遍的运用。

  最后建构,在古代中国确是走在世界的最前端。中国的木建构即使在现在也不落后,然而,社会形态的改变,在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停滞,我们现在的建构理念,建构手段都已远远落后于其他的国家。

  中国传统建筑为我们留下的

  现在的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好处,并向发扬下去。但如何继承,滥用大屋顶还是把古建的形态用现代的材料,技术表现出来中国的五千年历史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的历史。所以,中国的建筑也是封建社会的建筑。如今社会形态变了,所以,建筑也应该变了。

  但是,我们要知道中国传统建筑好是好在哪里。然后,既不学习他的形式,也不学习他的空间。但要领会他的精神,中国的精神要知道,我们现在在做的是当代的中国建筑,传统的是中国的,但也是过去的。传统的意义就在于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中国的。

  结束

  还是一个中国的学生,想的是如何做中国的建筑,但学生还是学生。或者不发展新的东西了,只讲我们的老传统吗?其实换个角度想想这个问题,或者能让人轻松一些。那就是将传统一词的概念理解得更广泛一些,这样传统的继承就变成了一个多层面的问题。

  传统的继承可以是形式上的继承,就中国建筑而言,大屋顶、斗拱、柱廊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就属于这一类,然而因为这些建筑元素的出现是与当时的环境、人文、技术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如今时代变了,建筑技术进步了,人们的需求也变了,仍然生搬硬套这些东西,难免会显得太牵强,遭到批评也是情理之中的。如北京在一段时期内出现的一些“瓜皮帽,洋西服”建筑。当然,也有一些现代建筑采用了这些传统形式符号取得很好效果的。如北京国家图书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炎黄艺术馆等,但是我想这些建筑能获得比较好的评价,绝不仅仅是只考虑了形式问题,许多综合的因素的运用也一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也有平面布局,构图形式上的继承。如园林造景中所一贯采用的象征、隐喻手法等。继而,还有更深一层面的继承,即精神的领悟。我倒觉得这一方面的继承能给设计师更多的自由创造空间。

  日本的设计师在传统与创新关系的把握上做得就比较好。中日两国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在审美概念上也都形成了“内隐”的传统,不寻求张扬的一面,用一种含蓄而又深刻的方式表现“美”。然而由于历史、政治、社会演变和发展的不同,中日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扬乃至创新的路程也是大相径庭。虽然中日的传统艺术都在世界占据一席之地,但是日本艺术在国际上的地位就高于中国许多。在当代设计界,享有国际盛名到达大师级别的设计师,日本就比中国多。在一些日本大师的作品中,都提到传统的东西能让他们感动能带给他们灵感,如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矶崎新等都在论文中论述过传统和创新,他们重视传统,也重视创新,传统在他们的作品中更多是以一种潜在、内隐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他们运用日本发展迅速的高科技技术建造日本建筑,并把这些也运用到国外的建筑设计上。他们很少强调形式上的继承,黑川纪章曾在论著中说“今天的东京是用现代的材料和技术建造起来的,因此从外观上很难说东京继承了日本的传统。然而,日本的传统以东京人的生活方式、东京人对自然的强烈感情,东京人的秩序感仍深深地隐含在东京。只要能确信可以保存内隐传统,日本人完全愿意融入新的文化因素、新技术、新形式和外来文化的符号”(文丘里也曾倡导向东京学习)。精神传统因素的继承会使得东京永远不会成为北京或者洛杉矶。

  做了这些分析和比较,我个人认为“传统”是存在于个人的心中的,卸掉形式的枷锁,把传统看的轻松些,它是一个人内心潜在的对审美,对文化的感悟和渴求,就是那么自然形成、存在于人思想意识精神层面的。纵观历史长河,传统的形成历经了时间的考验,适应性极强的世代流传,同时它又极具个性魅力,因地因时因人发展得丰富多彩。这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形成,刻意模仿或拼命追求都会使创新脱不开桎梏,也会使传统失去原来的味道。

  事物存在或不存在都有它的理由,没有必要一定要抱着传统,或者一定要打破传统。适应一定会继续,不适应注定将成为历史。艺术的最终受者是广大人民,创造者只需对传统文化艺术有所理解,精神层面有潜在的领悟心智,认真感受过思考过传统即可。让我们设计的艺术载体自由的适应时代,适应人的真实需要。这才是传统与创造的最好结合吧!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68) | 类别  

前一篇:.。;,

后一篇:照相机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