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R

个人档案

R


室内设计师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8 篇
评论:17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毕业作品——石坑酒店设计

(2015-06-16 01:47)
标签:

 


1.项目概况

    ①地理位置:基地选址为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三善村。酒店项目坐落在采石后遗留下的坑内,石坑占地面积约34600平方米,坑深约50米。基地最长边为280米,最宽的边为162米。

②交通:东临S39东新高速,交通便捷。

③环境优劣:优势是南面为顺德水道,水资源丰富;劣势是周围规划不完善,缺少配套设施。

1.1 设计思考

当今许多设计师习惯性地将地域文化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呈现的结果褒贬不一,这使得是否每个基地都适合做本土设计的问题发人深思。就本案例的石坑所在地并无太多地域特色的呈现,相反的是它是人工挖出来而非天然的,可否把这种感觉更加强化出来,使设计更有针对性?

弗兰克·盖里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初衷是“鱼和鱼的游动是构成我建筑的重要元素,我想可能源于童年的记忆。每周四,我都陪祖母逛犹太市场,我们总要买一条活的鲤鱼,一到家我就把它放在浴缸里,然后一直和它玩,直到祖母把它捉走做成鱼丸。”——弗兰克•盖里                                                                  

    古根海姆美术馆存在北向逆光问题而盖里将表皮处理成弯曲,产生变动的光影效果,使毕尔巴鄂几乎一夜成为旅行胜地。盖里并无以地域性的文化作为设计的初衷,而是带有设计师本身的个人情感偏好及对所在地本身的环境判断。这样反而是激活这片土地较为灵活的方法。所以本案也尝试从营造良好的室内空间作为出发点,强化项目所在片地的特殊性来做整体设计。

                 

 

 


1.3 项目策划  

    酒店定位:有别于城市商务及度假酒店的另类体验,享受主题酒店不同空间中的感官体验,适合喜欢猎奇追求新鲜玩法的人群。

概念提出:根据基地的特色,原有的石坑旧的人工自然跟介入新的人工自然对话。水没有定性,可以根据所在环境所赋予它形状和状态,呈现出水的静、柔、刚、惊、飘。如何去整体规划才能达到这种对话?

①内嵌:较为自然地与石坑融合,但缺少与水互动的关系。

②沿壁:只有一面有较好的视野与采光,过长的室内空间影响使用。

③坠落:加强石坑下陷的感觉,制造坑中坑,建筑体砸出大小各异的空间形态,各空间均享有360°视野。

1.3.1整体规划

沿着石坑的周围雨滴状布置大小各异的圆形水池,用作酒店内排水用的蓄水池。主体建筑也像雨滴一样打落在石坑内,从而产生坑中坑。

            

1.3.2建筑概念

用光滑的材质作为表皮,与石坑壁的粗糙质感对比,同时又与水的灵动相近。夜幕降临时,整个建筑散发出水幕般朦胧的光线。核心筒设在建筑中间,使整栋建筑都拥有360°的观景视野建筑所在地再往下挖4层楼高度,制造坑中坑的效果会所在主建筑旁,一部分隐藏在水下,一部分显现出来,若隐若现与主建筑遥相呼应。

主体建筑共19层,-4层到15层。客人先经过悬空的吊桥到达酒店13层的天光大堂,再从大堂分流去下面的客房、SPA及餐厅区。第12到13层为天吧,第7到第10层为高空客房;第6层为空中泳池共享层;第3到第5层为水景客房;第2层为设备层;第1层是共享空间,链接外面SPA空间、亲水平台与步道。-1到-2层是特色水下客房;-3到-4是餐厅。

 


     

1.3.3水下客房

    酒店水下客房部分,楼层净高3.8米,楼层半径15米。水下客房共有两层,分别位于酒店主建筑的-1-2,分别都带有四间特色客房。在房间里可以把坑壁的形态和宏伟壮丽的瀑布美景尽收眼底。同一个客房被分成客厅及卫浴睡眠空间两个部分,通过悬空的过道方可到达另一部分,目的是让客人在过道中感受到建筑与流水之间的关系,空间是一步步递进,人走的过程其实就是“凿”的过程,展现一个与人对话的空间

主建筑的-1层与-2层与设计的流水壁相距4米,只是远距离的观赏缺少体验感与空间的互动性。所以把特色客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建筑中一部分在水壁后。两个楼层都分别都有4个特色客房,所在位置错位了一个客房的位置,使得人在过桥中上下互看时层次更丰富

 

-1层的特色客房特色在于通过过桥后的室内空间都被上面的水体包裹着,这个空间相对比较开阔,像置身于水下世界;-2层的特色客房没有屋顶的流水特色,所以更强调“凿”的概念,想要到达一个功能区都需要走一段路,像一层一层挖进去,空间相对曲折狭小。

客房分为两个部分,客厅部分在主建筑里;卧室与卫浴空间在瀑布内。


进入房间一块环形的石块包围着下陷的客厅,高差的边缘有暗藏灯槽,照亮客厅底部。沙发选用石头抱枕,看上去是硬的,实际上很柔软,营造视触觉的差异性。在通往客房另一半的4米过桥上可以充分感受建筑与流水瀑布的关系,也可以仰视上一层的客房过桥。瀑布后的空间每经过一条狭窄的通道才到达一个功能区。墙壁直接是凿石坑所留下的粗糙表面,墙体底面边缘10厘米处是浅浅的一层水,小灯从 水里打光到墙体有隐约的水纹。床体也呼应客厅用像石块状的柔软材质。洗手盆是没有直接的水龙头出水,水隐藏在坑壁的口中流出。天花用暗黑色的反光材质,延伸下面的空间,增加狭窄的空间感觉。

 

 

    本案通过保留了石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非刻意的、人为的肌理和坑洞,利用石坑的形态为设计元素,设计出人造坑中坑,使之形成与城市完全的人造景观和乡村的田园自然风光有别的室内空间。两层客房互动感官体验,不同于一般酒店现状的静态的室内设计。水下涟漪客房的水波纹使整个室内更有凝聚感;水上波光虚虚的波光照在硬朗粗糙的石壁上,赋予室内更多生动的表情。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475) | 类别  

前一篇:三亚之行

后一篇:self-introduction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