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大器

个人档案

李卫庆

DT设计事务所
室内设计师

博客公告

我一直在想一个大器一点的标题。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4 篇
评论:0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整理一些昨晚的东西。

(2009-04-17 23:42)
标签:

昨晚学院请了几位德国的雕塑家来作讲座,为此我还特地旷了几节课!最后连回去洗澡的时间都没了。言归正传,几位前辈作的一些东西确实不错,虽然在语言上沟通几乎不太可能,但从他们的表情,动作,我似乎发现了点什么?具体是什么我也说不太清楚。也许是对艺术的那种追求那种执着。一大把年纪了居然还能迸发出这样的激情,从七点一直到十点,晚饭没吃,为了艺术,为了。。。我为此感动了。。。我想说“艺术是不分高低贵贱的,是没有国界的”

   他们是做雕塑的,主要做的是一些标志性雕塑,当然也有一些手工艺品(说道手工艺品,我不得不提一下我亲爱的导师,李英教授,你是想吧你的学生都变成裁缝还是什么呢?我不太认同你的一些东西,一年来,你束缚了我很多。我不太喜欢你)。

 第一位是一位美丽的日耳曼女士,她带给我们的是几件大型标志性雕塑,其中之一以力为题,将一块巨型钢板内部划开两道,再把两边拉起,形式很简洁,但形式感确很强,表达一种张力。这个雕塑将在完成之后矗立于土木馆门口。再就是一些关于运动的雕塑,其实也是“力”。通过一种势来传达出力的感觉。形式感极强。她说的几句话让我产生回忆但也只是片段“自然形态”“结构暗喻”“并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模仿,而是加入自己对自然的认识之后,通过思考之后,创作出来”

第二位是一位长者,据说是他们的领袖。开始讲的是关于欧洲古典艺术的话题。古希腊古罗马时欧洲艺术的发源地。曾经的那些辉煌的作品现在已经不复存在或者残缺不全了,很多原因地质灾害战争等等。。。但这并不影响艺术家们和创造者的交流和沟通。他说这些残缺的作品带给了他很多的灵感。接着他将他的一些作品给我们看,其中重点便是那个“波”,生命是波,光是波,水势波,音乐是波。。。那个“波”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运动,一种生命。甚至更深层次的某种东西。

第三位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曾经是一位金匠。他做了一些有趣的小的雕塑,表达一些构成和空间。矛盾的穿透的的空间。。很多很多

第四位,我的朋友说他长得像罗丹,嘿嘿。。。他的作品很亲切,很亲和。他说他把一些无家可归的MAN召集起来,和他们一切创作,题目是廉价的艺术。材料是低廉的甚至是一些垃圾。但最后他们创作出了很多出乎意料的让我们震惊的东西。简单的,怪异的,朴实的,眩耀的。。。艺术在此时才叫真正的艺术。它不再那么高不可攀。感觉“罗丹”(暂且如此称呼,我都搞不懂他叫什么)更像一位行为艺术家。他的作品对构成诠释得很好。还一个事用竹子做的一个景观,做了三年,他一人亲手制作,很难想象,竹子长了三年,他作了三年。很执着的人,执着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第五位势一个中年MEN,一个用钢做的巨型汤勺,里面种上花草,“寓意人类吃。。”一个巨大的诺亚方舟放置于垃圾堆中。。。。。记不得了。

 

旋转视觉假象,产生空间。画布的例子,画里面表现一个几十公里的场景,但其实它只是一块布而已。人体在空间中纯在的状态。

被动于生命。文字抽象了的形。

 

   关于好的作品。有趣的,让人产生共鸣的便是优秀的作品。

会思考的就是艺术家。艺术家要做的就是通过某种方式来感化周围的人。引导。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76) | 类别  

前一篇:踏步

后一篇:《札》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