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YobMa的博客

个人档案

YobMa

伍兹贝格/鲁迅美术学院
室内设计师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20 篇
评论:65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第二次的感受]

(2013-08-19 05:33)
标签:感触 三亚 

其实对于今年的大师选助手,我本是想着再来参加一次,给自己充电,鼓舞自己,并没奢求有多么好的结果。

 

        从一开始的初赛幸运的晋级,到复赛被通知很纠结的才选入决赛。一路过来都充满了纠结和紧张,总是担心着进不去。 开始做复赛的时候,也就是一心想用自己的方法去体现喜怒哀乐,画了不知道多少个方案,最后也统统推翻掉,直到最后一天的下午,才不得不全部做出来并且传到博客里。 后来看到大家都是找的室内方向的意向图,而自己做的东西又与主题不是很搭,所以开始担心起来,但最后还是幸运的进入了决赛,真的觉得很幸运。

 

        接到决赛的通知后,心情反而平静了下来。因为已经是第二次来参加,所以并不会特别想用比赛来证明什么,只是觉得,去年的同几天在三亚与拥有同样梦想同样年华的朋友们有着完美的回忆,而回忆总是不受控的渐渐淡出,所以特别想再来体验一次,多交些朋友,免得等再长几岁之后条件不允许或者不好意思再来参加。所以在准备决赛作品的时候还轻松一些。其实在第三天就已经把方案确定然后开始深入,到准备的第六天已经基本完成。 但是,可怕的是,在第七天起床打开电脑看见这个已然完成的方案时,却莫名的怎么也喜欢不起来了。所以之后推翻重新来过,还好进行的顺利,也按时完成,按时上交。

       (以上文字为4天之前所写,三亚回来的第一个周末彻夜失眠,所以继续)

       在临去三亚的前一天,接到智慧姐的通知,Vince很有可能不带助理过去,最好准备全英文稿。本来已经提交完作品释然了的我,瞬间又紧张起来,毕竟很久没讲英语了。 那天中午之后便再无法轻松度日,所以当晚彻夜赶出了很仓促的英文说词,备在本子上,准备8日和9日晚好好准备。但是谁让我遇见了这么好的通行的朋友,8日晚聊天到凌晨3时,9日晚在海边酒吧喝酒到2点··· 第二天看见Vince带了翻译其实大概已经放弃英文演说,也安然的吃了早餐,安然的坐在了“绿光队”的汇报厅。我悠闲的看着前面的选手的作品喝着会场提供的纯净水,丝毫没有紧张的感觉。 谁知没过多久,我们组的第一位选手孙湘蕾刚刚上去,一连串流利的英语就飞出来了。得知我是我们组的第二个,瞬间我便濒临崩溃的边缘,任耳边再有精彩的作品和演说,我也再听不进去。 只知道翻开那白色的本子不停的看……不停的看。 “下一位选手,麻友博” 话声一落,末日审判就到了,到战战兢兢的站起来,战战兢兢的走上去,战战兢兢的开口…… 中间不知停顿了多少次,不知道多少次忘记翻PPT。连我说的话是否让评委们听懂我都没有任何把握。可是不管怎样,既然开始了,就得坚持下去,毕竟人生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英文,可以失败,但是不能放弃。   我还是硬着头皮说完了,故作镇定的听着老师们的点评。 (说到这里,我还是想说,绿队的老师们,谢谢你们,尽管我的作品有如此多的不尽人意的地方,你们还是鼓励了我,帮我想到很多我想不到的东西,谢谢!)

最后如释重负的走回去,沉沉的坐下。 这次真的释然了! 不管作品怎么样,不管过程如何,我确实做到了从前不曾想的事情,这本身已经意义非凡了。

       之后,吃过午饭,按照惯例,我们玩了游戏,进行了拓展训练。 不得不提的是“绿光”队的大伙是我见过最棒的队友,从陌生到熟悉,从紧张到渐入佳境。我们把眼下的事情越做越好。七巧板拼图,吸管建筑,无一不验证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而在我们最值得骄傲的颠排球的活动上,我们从两次个位数的决赛成绩里,从所有人失望的眼神中,抓住最后一次机会,所有人都大声喊着数字,声音越来越大。当那个数字超过了黄队的80的时候,我听到所有人几乎是在疯狂的喊着:) 而当这个数字攀升到100的时候,我知道,大家其实已经开始想松开手跳着拥抱在一起了! 最后,在数字定格在104的那一瞬间,所有人都欢呼着跳着……真希望摄影师捕捉到了这个瞬间,因为这一刻我们所有绿光队员脑袋里没有别的,只有开心,所有情绪都释放的淋漓尽致。

       后来的晚宴相信有人喜,有人忧,有人早知晓了结果,有人还在苦苦的等待。等所有奖项颁发完毕之后,环顾了一圈,所有人的表情都不同。真希望所有选手都会被选上,然后也不用什么颁奖典礼,大家只开心的吃饭,喝酒……  但是我想说的还是上台的时候那句话。 来这的目的不是非要去大师的公司工作,不是非要得个什么奖,如果只是在意这些东西,那三亚之行未免意义小了许多。   对于不同阶段的设计师,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会有很大差别,即使年龄相似,受到教育环境和生活工作环境的影响,也会有所区分。作品也是一样,而往往大师选的都是在这两点上做的比较完善的选手。 所以,我们即使没有被大师选中,但是这次远行绝对扩充我们的头脑,知道选择的规则是什么,知道自己正处于什么阶段,知道自己缺少什么,知道自己应该朝向哪一方面努力,这才是意义所在。而能再短短的几天中结识如此多年龄相似而且对设计抱有追求的朋友,也是一生中难得的事情吧。

 

        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参加“大师选助手”了,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我会一直关注。每当我质疑自己的时候,每次很难坚持下去的时候,每次厌倦了的时候,看看同龄的设计师们,看看有梦想的朋友,看看用心做设计的人们,动力总是会再次充满,加足油门,走起!

         感谢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网(ID-CHINA)

         感谢所有同行的人

         感谢所有参加活动的老师

         2013.8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4) | 阅读 (1120) | 类别 原创作品  

所有评论

  • 看来把你吓得不轻..哈哈 英文稿好认真!

  • re湘蕾
    都是让你害的····

  • 还得英文。。。。。。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