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汽车、服装、日常用品……其实都是人类以何种方式存在的媒介,各类品牌也在把人的价值观与审美情趣分出类别。倒不见得是单纯的贵贱区分,我身边的女人使用“香奈儿”来告诉世人自己的存在与一战后那位开创了平民时尚新风却又颇得贵族追捧的女人的心思不谋而合,身边的男人驾驶吉普车行驶在城市公路上的时候是为了告诉世人自己其实有着狂野的内心,却也不忘记用一条优美的弧线修饰自己的顶棚。
商品正以一种复杂却又神秘的方式与人类发生着有趣的连接,唯独当今的住宅例外。我的客户经常抱怨花了一大笔钱用住宅把自己勤劳,关爱,幸福的家族包装成了一个粗鲁,浅薄的暴发户,准备入住的时候更是发现房间需要大规模地改造才能适合目前家人的生活……值得欣慰的倒是房价在不断攀升,似乎在不停地告诫自己:你是对的。
把一切推倒重来吗?即实现不了也不足取,比木结构建筑时代更实现不了,更不足取。折中地改造虽然来得不够浪漫,有气魄,倒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如果对比二战后欧洲或美国的住宅建设方法与结果,倒是会发现折中与改造其实是当下中国设计师独特的主题。回顾我们的古典时期,折中与改造也一直是住宅设计的主题,虽然没有设计师,古人却总结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法,在诸多限定的环境中灵巧地伸展开自己的“脊椎”。折中与改造不醉心于形式的全新创造,却也不排斥设计史上曾经留下痕迹的各种形式。折中与改造愿意做“沉默的一代”,将有可能的伟大拱手相让给其他同行。折中与改造也有自己的母题,不过只是方法而不是符号。折中与改造也经常陷入东西文化的差异,茫然中很容易选择自己熟悉的概念。
石墨设计团队还推出了一个逻辑上有些悖论的概念—定制别墅。之所以说逻辑上有悖论,是因为真的要象美国那样个人在空地上按照政府规范建造住宅,折中与改造就不会成为当下的设计主题。“定制别墅”也自然就成了市场上建筑师的工作。正因为建筑师的作品被大家诟病,才轮到我们来肩负起为业主打造舒适住宅的重任。这项工作也不是那些擅长做“样板房”的室内设计师能够完成的,因为房地产商不可能请一位设计师来否定他们建筑的成果。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