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建筑学研究中心在未名湖北面的一个土山后面还要隔一条马路的一排平房后面,够绕腾的吧,我第一回去北大面试时就差点迷路。中心在北大的门牌号是镜春园79号甲,很好听的门牌,很有历史感,以前反正是皇家园林的一部分。是在我考上北大之前,中心刚改造完,老张把非常建筑整到后院里,搭了个铁皮屋子。我毕业时,非常已经迁出中心,老张也已经去麻省理工当系主任了。于是人走屋空,下面上来的领导要搞“空间革命”,我当时选择留在北大工作,于是这活就得我来弄了。
要说改造,首先得领悟出领导的意图,我归纳为三原则:一、省钱;二、省钱;三、再省钱。基于这三条至关重要的原则,应对策略是:
一、从人上,组建起一支自己的装修队伍,骨干是正给我们盖鹿岛房子的两个木工师傅(基本上什么工种的活都能干),再就是随叫随到混在北大各个工地上的一帮川籍油工师傅,当然还有我这个领班。
二、从材料上,先把中心原来的装修盘算下,看看有哪些是可以再次利用的;再就是把中心房前屋后的角角落落翻个遍,看看有啥能用的东西;最后就是跑上地建材城,跟各种老板杀价。
三、从预算上,尽量问领导商量,能否多给点¥。
先看看改造前平面:
平面布局有老张的特殊用意,办公室双通道,名人行踪诡秘又可以掌控全局。
改造重点在门厅、图书室、学生用房和前面的办公室。原来中心没有门厅空间,一进门就看见秘书坐在一个玻璃盒子里,看着酷,呆在里面的人很是痛苦(我问过秘书的感受),像在鱼缸里。图书室是把用原来会议和老张的办公室完全合并,给同学们一个可以看书的空间,不用背着书包满校跑。学生用房主要增加些书架功能,放些自己的东西,好用点吧。办公室主要想为中心办的设计部门来用,后来事实证明是扯淡的事,唉~~~~
先拆:
屋顶也要修,是因为房梁有天突然断了,北大的领导马上给了一笔¥,于是里外一起拆。
顶子没了,于是绿树蓝天。
屋里看天,那年北京雨水很大,整个房子顶敞了半个多月,以至于装修完返潮家具都霉了。
上架了,屋檩和椽子投下的影子很有韵律感。
壁虎也趴在墙上晒个日光浴。
图书室:
原始平面。
改后平面,整个四壁尽量用书架堆满,尽可能增加书籍存量,毕竟是北大建筑学研究中心,不能太丢人不是。
书架墙立面,把原有墙面上各种表箱、开关、电源位整合到书架立面里。
书架还是延续中心原来的做法,中密度板加清漆。还要解决原来书架上面4块大玻璃推拉门的去处,后来两块做了桌面,两块用在玄关。
开干了,下面是新做的书架,立着的是原有保留的。右手墙边是那些大的推拉门玻璃,沉死了。原来做书架推拉门是够酷的,3米4高,可就没想那么沉,几年后压的书架变形,根本推不开。书就被关在里面拿不出来,中心的同学都像是鱼缸外的猫,对着里面的书流口水。总结经验呀,设计玩酷可以,不过一定要考虑功能和使用,还有国产五金件的能力。我这回也算对得起老前辈,没扔了这些大玻璃,就是把原来立着的放趴下来用了。
活干的就像搭积木。
立起来就有点型了。
油漆上了6、7道,起了漆膜,颜色还挺稳的,甲醛的味道也小多了。
靠墙的书桌,给学弟们弄个读书的地儿。做了支架,按上板子,省¥。
还缺个桌子,角钢+木墩+原玻璃推拉门=搞定。
修屋面,剩了几段檩子,正好当桌腿。
上油,防开裂。
底下钉上橡胶垫,防滑。
切连接面。
连接架子,角钢搞定,便宜。
搭起来看看,感觉还成。
细节够粗,但很直接解决问题,对不。
玻璃面的好处。
图书室基本完工了。
开关、电源位在书架立面里,不好找了,于是设计了些图标,算是无障碍设计了。
还挺清楚的,不会搞错。
这排比较多,为了省钱,原来装修强弱电点位一个都没动。
进书喽!有点意思。
还是多少有点货么,就是建筑史书多了点,不够理想,国外杂志书籍太贵没办法。
虚位以待。
还有几把大师椅,外国友人赠送的,没怎么坐过,觉得太贵不舍得。
日本友人来赠书,弄个小仪式,还不赖。
互赠礼品。
还有师弟拿奖学金,书架墙面的背景不错。
玄关:
原门厅布置,特别是冬天时,人和风往往同时被吹进屋里。上边那个玻璃盒子,每到夏天秘书就可要桑拿办公了。
修改后门厅,用L形书架形成玄关空间,让人和冷风不要进来的太直接。
书架上正好把原来图书室推拉门大玻璃用上,保证视线通透同时又做书架背板。
地上弹线定位。
做书架。
立起来。
原来秘书的“大鱼缸”,把正面玻璃拆下来,不出屋,直接挂在侧墙上,用来做通知版,可以用水性笔在上面写写画画。
再给秘书做个搁架,放各种文件。
再找点装饰品,镇镇宅,北大院里宝贝多,找了三个盘龙汉白玉栏杆柱头,估计是圆明园的旧物。
刷刷干净,抽空弄了好几天,累坏了!
摆到门口还行,最少进来人先踢到柱头,不会头磕在书架上。
两片大玻璃。
就算完事儿了。
这部分比较好办,就是排好座,自己做点家具。重点是原来按在梁下的滑门如何利用。
继续用密度板做些桌面,上面开洞走走电线。
找了个现成的角钢架子,截掉一段做桌腿。
推拉门玻璃往上一放就好了。
墙上钉上做好的格子。
原来的三扇推拉隔断。
重新上了颜色,分了点色,中间绿色还叫老张回忆起了以前老房子里常见的墙裙颜色,很是喜欢(看他的表情猜测)。
边上涂成白色,拉到中间正好做投影用。
算是弄完了。
开始工作,远处的同学大倪,正在画鹿岛四合院的施工图,这小子也是一“工头”。
有天来了帮丹麦学建筑的同行来交流,凳子少了点。
投影效果不错,玄关的灯光正好来补下光。
学生工作室:
没别的,以白色为主,做些书架。
还挺纯净。
夏天院子里环境狂好。
角钢再焊割架子,上面一块密度板搞定。
摆上家具,搞定。
电脑旧了点,都被非常的兄弟们摧残过的。
大倪站在窗口感叹:未来鹿岛的房子一定非常漂亮。
小制作:
凳子不够了,继续用剩下的几段檩子。
试验一下,能否把彩色纸和油漆一起刷到木头上。
整点小图案,先用油漆浸透。
刷
居然成功了。
来张照片做个结束吧——快乐的下午,一个人在中心看书。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