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NICOLE 设计来源于生活

个人档案

彭超

SIDRI
总设计师

博客公告

想走的快,一个人走,

要想走得远,大家一起走!

 坚信我们能走的很远,so... 保持联系

Email:biscuit909@msn.com

QQ:723607018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最新评论

统计信息

博客:13 篇
评论:0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LOFT建筑 北京798艺术空间 Ⅰ

(2008-08-15 13:50)
LOFT建筑
 
LOFT建筑理念,始于19世纪中叶的巴黎,成形于上世纪40年代的纽约soho地区,并在上世纪50年代后迅速繁衍至美国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矾、西班牙巴塞罗那、意大利米兰、德国柏林、法国巴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从那以后,LOFT这个词就剥褪了顶楼、阁楼或厂房、仓库的原始外衣,换上了先锋艺术的时装.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台湾设计师登琨艳率先入驻上海苏州河畔的一栋2000平方米旧棉纺仓库始,LOlT这种建筑形态就开始在中国大陆落地,而北京大山子地区包豪斯风格798工厂区的成功改造,使LOFT成为国内以先锋艺术家自居者的“厚梦”,并在全国各地生根、成长、散枝、开花.
国内已经形成体系的LOFT建筑群主要有:上海苏州河畔LOFT群落、北京大山子地区798工厂、昆明“创库”、杭州京杭大运河畔的LOFT49、南京城西仓库区、重庆“坦克库”等,其中北京798、上海早期LOFT改造等项目因其自然的“野生态”成为中国LOFT建筑形态的标签. 
LOFT,字面意义是仓库、阁楼的意思,但这个词在二十世纪后期逐渐时髦而且演化成为一种时尚的居住与生活方式时,其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词汇的最初涵义。
  20世纪40年代的时候,LOFT这种居住生活方式首次在美国纽约出现。
  当时,艺术家与设计师们利用废弃的工业厂房,从中分隔出居住、工作、社交、娱乐、收藏等各种空间,在浩大的厂房里,他们构造各种生活方式,创作行为艺术,或者办作品展,淋漓酣畅,快意人生。而这些厂房后来也变成了最具个性、最前卫、最受年轻人青睐的地方。
  在20世纪后期,LOFT这种工业化和后现代主义完美碰撞的艺术,逐渐演化成为了一种时尚的居住与工作方式,并且在全球广为流传。如今,LOFT总是与艺术家、前卫、先锋、798等词相提并论。
  LOFT的定义要素主要包括:高大而开敞的空间,上下双层的复式结构,类似戏剧舞台效果的楼梯和横梁;流动性,户型内无障碍;透明性,减少私密程度;开放性,户型间全方位组合;艺术性,通常是业主自行决定所有风格和格局。
  LOFT的空间有非常大的灵活性,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梦想中的家、梦想中的生活,丝毫不会被已有的机构或构件所制约。人们可以让空间完全开,也可以对其分割,从而使它蕴涵个性化的审美情趣。从此,粗糙的柱壁,灰暗的水泥地面,裸露的钢结构已经脱离了旧仓库的代名词,一间间其貌不扬的旧式厂房里,一股新的气息正在涌动,这就是LOFT生活。
    在我国,北京的798艺术区,昆明的创库,上海的田子坊、M50,杭州的LOFT49等都是有名的LOFT艺术区。
 
 

北京的Loft生活——798艺术空间

走进这里就像走进另一个世界,与当前的一切无关。心中躁动的是澎湃的激情,是生命的积淀,是搏击之后的释然。每一个游走在这里的人,步履的节奏暗含着他的执著、他的痛苦的彷徨、他的灵感一现的狂喜。他们摘下自己的面具,像刚从黑暗中张开的眼睛,难以接受强烈的白炽的日光的直射。他们聚集在一起,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798艺术空间追忆
798艺术区所在地,是七星华电集团名下的798、718等几个工厂的厂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前苏联援建、原民主德国负责设计施工的包豪斯建筑风格的轻工业厂房。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产品不能适销对路,各厂均出租部分闲置厂房以渡难关。
1995年,中央美术学院搬迁到大山子,学生和艺术家开始租用衰落的厂房。
2002年初,第一个被允许租用大车间的是从日本回来的艺术家黄锐,他介绍了日本的东京画廊在他工作室旁边租用了一个400平方米的车间,设立了“东京艺术工程”画廊。10月,画廊首展 “北京浮世绘”开幕让更多人走进了这个沉静的厂区,这个展览也是后来形成的艺术区的第一个艺术展览。参观展览的人群从4号门进入,与门口处“宏源公寓”的高档楼盘形成强烈对比的平展厂房让人多少有点不知前方深浅的踌躇,走到很深处,一块长方块的沉重铸铁标明着展厅的方向,这块铸铁在视觉形态上属于极简、单纯的工业设计风格,而它的使用又表明了更复杂的现实情景。穿过一个通道,东京艺术工程首展造就的环境更加深了铸铁路牌表明的情景,最新创作的当代艺术陈列在“文革”时留下的巨大红标语下,历史在现实的拍击声中以另外一种声调加入到与时俱进的城市故事中。
2002年2月,一个名叫罗伯特的美国人租下了这里120平方米的回民食堂,改造成前店后公司的模样。罗伯特是做中国艺术网站的,一些经常与他交往的艺术家也先后看中了这里宽敞的空间和低廉的租金,纷纷租下一些厂房作为工作室或展示空间。
徐勇是在2002年10月底租下了通道旁边1200平方米的大空间,加上附近另外两处,徐勇一共在798租用了1700多平方米的厂房,他用了5个月时间修整清理,2003年4月,“时态空间”开始举办展览。“时态空间”是798厂区里最大的展览空间,也是对这种厂房的重新诠释最引人注目的空间,美国《新闻周刊》“首都风格”的评论中所用图片证据就是这个空间。“仁GLUB”的进驻也在这个时候,仁俱乐部进驻带来的是崔健、刘元、秦奇、Fm3和窦唯、唐朝乐队、黑豹乐队、麦田守望者、二手玫瑰、幸福大街、瘦人、莫奇葩的音乐,798厂区于是又成为实验音乐的展示地。
798真正引起外界关注,缘于2003年这里发起的一个大型活动“再造798”。北京“798”艺术区拥有画廊的摄影家徐勇说,活动当天,各家艺术机构都在自己的空间内办展览,来了观众两三千人,规模空前。“798”名声鹊起。
SOHO式艺术地带
随着艺术家的不断加入,伴随着生活车间的机器声,形成了艺术机构,艺术家工作室、中西餐厅、酒吧、书店、广告公司、俱乐部、服装店共同组成的所谓“SOHO”式的艺术地带。除去此起彼伏的艺术活动,经常性的时尚活动和发布会使得大山子艺术区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艺术家工作室以及相继进入的机构已经基本改变了这个厂区的环境气质,厂区内走动的人群越来越杂,时尚小资、前卫青年、外国文化掮客使这个多少让人有陌生感的工厂变成了北京最时髦的活跃地带,仍然保留着部分生产的工人们或视若无睹地忙着自己的事照旧地上下班,或恍然地打量着这些突然多起来的“外人”。他们或兴奋或听之任之的神色都在提醒着这个环境,它的现实正在改变着它的过去,不仅是情调的改变,甚至是798所代表的工业城市的整个逻辑就要被完全改变。
798现有十余家艺术机构,33个艺术家工作室,二十余家设计工作室及服务机构驻扎在这里。在大山子艺术区里,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它的“包豪斯”建筑风格以及建筑上留下的毛泽东时代的醒目标语——798厂在成为艺术区的同时它自己也成为了历史遗留的作品,这使得更多艺术家蜂拥而至。百年印象摄影画廊、798时态空间、二万五千里文化传播中心、北京东京艺术工程、北京季节画廊、空白空间、仁画廊、中国当代、新瑞艺术计划、常青画廊、帝门画廊、嘉瑞画廊等。
张扬个性的神秘之所
798是张扬艺术个性的神秘地方。由于一大批艺术家、设计人和各种各样的文化机构进驻空置厂房,798已经由一个地理概念演化为一个文化概念。艺术区内,工业厂房错落,砖墙斑驳,管道纵横。推开沉重的厂房铁门,扑面而来的是猎奇、怀旧和前卫的气氛。艺术家在改造厂房时特意保留了墙壁上朱红标语以及部分工业机械部件。厂房里,另类的当代艺术作品与斑驳的标语、过时的机械等历史痕迹相映成趣,仿佛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一条伸向远处的林荫路消解着城市污秽的噪杂。沉稳的灰色的基调上,跳跃着热情的色彩。它们舞动着,诉说着。走进这里就像走进另一个世界,与当前的一切无关。心中躁动的是澎湃的激情,是生命的积淀,是搏击之后的释然。每一个人游走在这里,步履的节奏暗含着他的执著、他的痛苦的彷徨、他的灵感一现的狂喜。
798将生活艺术化、咖啡厅、画廊、工作室、艺术工作间、镶嵌在绿树丛中。各自张扬着自己的个性,又巧妙融合在一起,艺术家因798共同生活在一起。他们桀骜着、排斥着和自己不同的艺术风格,又默默地影响着对方的思维和追求。
他们因个性的张扬独立着,又因对艺术同样的痴迷和热爱聚集在一起。
树舒展着,将绿色的基调浸润到任意的空间里。退色的墙上漏出红砖的底色,黑色的树干连接着墙角转折的阳光。原木的楼梯,被黑色隔离出来的细小的空间,缀满了雨水和夏天阳光游走的痕迹。蓝、红、白、黑,在暗灰色的底色上,抢先映入眼帘。树丛中墙上的涂鸦热烈奔放,掩饰不住夸张和率意。
纯白的展示厅里悬挂着艺术家的新作,作为当代艺术的聚集地,这里充斥着新的思想、独特的创意、挑战性的尝试,是视觉的冲击、心灵的震撼。
幽深的走廊尽头透出柔和的光,一直透到脚下的黑暗中。追寻着那些亮光眼前忽然明朗起来,有人在给十几米长的油画布上刷乳白胶,有的人在自己的画室里尽情狂写,他们的作品折射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一个画家一个世界。
玻璃底下淙淙的流水被白色的灯光打得明亮晃眼,像细碎的银片洒向空中。老式的大头风扇蹲在水泥地板上,搅动着这里奇异的风。水龙头滴落的水声、混在空气里的古典的音乐,墙上争先表达着自己诉说自己的作品、房顶上的“毛主席万岁,万万岁”、“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草绿机器上的“安全生产”……历史因为远离了当时的环境置身于现代纷繁的语境中而显得越发神秘。它承载了历史的意义,又被赋予了当代的艺术元素。它已经形成一种文化,一种连接历史和当代的纽带。
798没有国界,艺术本身也没有国界,中国的艺术家和外国的艺术家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交流、比较和创新。
前卫代言
当代艺术在与传统抵抗中成长着。他们鄙视与艺术权威机构的瓜葛、他们不以美术家协会为荣,他们只关切自己的艺术、关切一种自由轻松的状态、关切毫无忌讳的表达、关切人与人交往极力隐藏的那个真实的世界。他们摘下自己的面具,又像刚从黑暗中张开的眼睛,难以接受强烈的白炽的日光的直射。他们聚集在一起,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有人表达着自己心中的苦闷压抑,有人尽情挥洒着自己的畅快淋漓。他们带着疑惑,带着自己独特的对生活的体验和思考,这些争先恐后的要求诉说,各种蕴含思索与观念的艺术品诞生了。他们的作品只是承载着创作者的思想,没有张扬、没有自吹自擂、只是静静地等待人们的评说,等待同样的感觉、同样的声音。有人厌恶、有人惊恐、有人心灵相通。惊恐的是当代艺术家将大家极力掩藏的东西暴露在烈日下,强烈刺激的不仅是人们的眼球更是被深锁的心灵,它锁闭的太久已经生出了绿苔,它惧怕阳光,惧怕直白。当代艺术家做的就是将它拎到大众眼前,让它赤裸裸地暴露。
798将意味着先锋意识与传统情调共存,实验色彩与社会责任并重,精神追求与经济筹划双赢,精英与通俗互动。
798正在形成日臻活跃的文化经济市场。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的同时,这里的艺术展示机构又为他们提供了展示、交流,以及交易的平台。各门类的艺术设计和配套的服务性设施,又为来宾及内部艺术家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艺术社区和活跃的文化市场。
     798艺术区是一种车间文化,大都市艺术社区,创库生活(Loft-Living)意味着梦想、艺术、创造、激情、发呆、自由、放松、或者就是简单的活着。由于艺术家们的入住,给予了那里新的生命,与千篇一律的写字楼和美术馆形成鲜明的对比。798艺术区的存在,不仅给中国现代艺术家的发展、作品展示创造了一个绝好的空间,也为京城人的休闲生活增添了一份艺术元素,更重要的是它将成为中国现代艺术走向国际化的一条光明通道。
LOFT在牛津词典上的解释是“在屋顶之下、存放东西的阁楼”,也就是“仓库”的意思。简单的说,LOFT就是利用厂房的大型不分层建筑,改建作为办公或居住的场所。而现在的所谓LOFT指的是那些“由旧工厂或旧仓库改造而成的,少有内墙隔断的高挑开敞空间”,这种建筑形态以老式防火梯、黑旧的水塔、烟囱、高高的窗户、大空间、砖墙等为特征,
具有工业时代遗留的痕迹,能够看出建筑本身的肌理。

  LOFT建筑在全世界兴起,这个概念因为纽约SOHO区被广泛传播,以至于很多人误认为LOFT始于纽约,其实LOFT始于19世纪中叶的巴黎,那个时期伦敦泰晤士河两岸的废弃码头早已是LOFT了。事实上传入北美始于20世纪初,40年代才有了纽约SOHO区。

  今天,LOFT已经席卷整个西半球——从悉尼到斯德哥尔摩,从芝加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全世界都对这种先锋的居住和商务形态充满期待。

  北京的798艺术工场、藏库新媒体空间、昆明的创库、上海的苏州河艺术仓库区都是有名的LOFT艺术区。而今天的中国,LOFT公寓、LOFT办公楼被“前卫”的开发商建筑师们广泛使用,北京CBD附近,就有苹果LOFT公寓、后现代城、燕莎附近的远洋新干线等等。北京朝阳区传媒大学附近,还出现了一个叫天籁村的LOFT空间,一个专为影视音乐制作人打造的社区;还有层高5.7米瞰都LOFT公寓,开盘当天现场成交率居然高达90%。

  如果说,LOFT的诞生是源于贫困潦倒的艺术家们变废为宝,那么今天作为一种居住或办公方式,“人造LOFT”已经完全演变成一种时髦消费。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308) | 类别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