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陈耀光的博客

个人档案

陈耀光

杭州典尚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师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76 篇
评论:51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2008年4月号,专访陈耀光,《‘讲故事高手’陈耀光》

(2008-05-28 11:15)
标签:

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讲故事高手” 陈耀光

 

采访、文/韩晓岚  图片提供/杭州典尚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采访期间,陈耀光不时扭头与助理说话,这个自称“老油条”的设计师,孩子一般请她帮忙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因为他完全是发散思维,怕记者不明白。几乎从不离手的香烟伴着他随性的谈话,袅袅升起,给这个率性而激情的设计师又添了几分酷味。难怪许多报道中都在他设计师身份之前冠有“艺术性”一词。

这位设计师,一直与众不同:十次参加中国室内设计大赛七次荣获一等奖;致力于在传统与现实,尝试及体验中谋求反叛,成功游走于商业房产和文化艺术空间动静两个极端。他早已成为中国室内设计界的风向标,无论是言论还是作品,都是年轻设计师关注的目标。他是中国室内设计界的一个传奇。

无疑,传奇还将继续!

这样的一位设计师,应该怎么来形容呢?他的同事曾用“鲜活妖精”来评价他,因为他是那么的善变,可以是任何风格,任何人物;无论做设计还是生活都要求完美,都能做到极致;既活跃、敏锐而又能享受和轻松。

 

自然诗意的家园

采访之前得以在典尚设计公司小转。这个陈耀光用了近一年设计的家园,处处散发着他的气息与味道。

沧桑质朴的石质收藏品,散卧在后院无言诉说着一种古老的历史感;点缀着方形风铃的高大的香樟树,轻声慢言着缠绵悱恻的心语。遗憾的是时间还早,未能看到夜色中的后院,想必更美更动人,因为,有了香樟树上朦胧灯光以及缥缈乐曲的相伴。

在这个没有电梯,没有等待和拥挤的家园中,纯白的玉晶石从室外一直延伸到室内,干净而纯粹;室内保留了部分原有的木梁以及水泥柱,有些墙面甚至裸露出部队砖窑烧制的打着五角星的青砖;室内却也大量使用现代风格材质,甚至每个小摆件都能在看似随意中体会到设计者的匠心独运以及奢华的享受。这一切是如此地矛盾但却又是那么地和谐。

看着陈耀光设计的情调满溢的工作环境,忽然明了这个看似洒脱不羁的流浪诗人般的设计师,其实是那么的细腻与多情,洒脱与率真。

亲近自然,品位生活,在亲近与品味中达到人生的极致美,一直是他繁忙工作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乐趣与追求,也是他独树一帜的设计积淀。

 

设计就是讲故事

陈耀光的作品,总给人有故事的感觉。你能感觉到时间的痕迹、光与影的流淌,那是思想的沉淀,是艺术在或厚重或精致的材质肌理中的勃发。置身其中,你能体会到作者的、空间的、乃至每个细节的情绪和思想。在他的作品里,艺术的纯净、历史的复苏、童话的实验完美融为一体,与置身其间的人进行着无声对话。

学艺术出身的陈耀光认为“设计如同文学一样,在叙述一个故事,用空间叙述一个故事。”用材料主题,高度、宽度、色彩的冷暖来堆积空间的故事,必然有情绪性的东西在其中。正如每个人都有穿着最得体的衣服一般,每个空间也有与之相适应的情绪。设计师应该用它最本质的直觉和他的感觉,把诗人、作家、编剧、历史学家的文字,用代表性的形体色彩来表达;用意象的东西来捕捉这种似是而非的情绪。称职设计师必须用直觉和美感来进行最本质的技术表达。

典尚设计公司的后院里,每个季节花的不同,地面颜色的变换,无一躲过陈耀光敏锐的眼睛与镜头,他甚至细致到秋天的叶子在阳光下呈现何种样子都给捕捉了下来。陈耀光曾要求他公司的设计师,推开窗子感受一下可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杭州的春天。率真的陈耀光等不及设计师回答,自己说了答案,杭州作为江南地方,时间上很新鲜,味觉上是香甜的,形态上是湿润的。氧吧一样的新鲜、湿润、淡甜就是杭州的春天。为了做到感受的准确必须闭上眼睛,这样才能深深体会。于此,陈耀光感性的一面显露无疑。

迈入中年的陈耀光自言现在喜欢含蓄收敛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感受到这样的东西和人的低调交流有一种永恒感。他的作品也由早期的注重细节的刻画,转入对空间、体块、尺度的重视,更在意和环境的交流:室内和室外的交流;声音、气息、影像、想象的交流;还有跟时空的情绪交流,当然这一切都是与人的交流。比如他设计时甚至注意到阳光的投影从早上到傍晚斜度的改变,因为这预示了生活在这个空间的人,与生命共呼吸,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生命存在的变化。

陈耀光认为讲故事的设计师都是有思想的,只是侧重点和深度不同。或偏重技术,或偏重技术外的东西。他比别人更多关心设计上的之所以然的问题,甚至包括昨天、今天、明天、未来的信息在内。虽然设计完成的终端结果是具象形态,但这个具象形态在前期方案论证时可以有多元性推敲,陈耀光追求的就是在这个思想性的论证过程中找到最佳创意的那种满足感。

 

空间再模糊些、幽默些、感人些

讲故事高手陈耀光,对空间自有他独到的体会。“让空间更模糊些、幽默些、感人些。”是他的宣言,他认为即便是文化类的场馆也不应该做的那么沉重。文化作为一个大概念,它体现在一种惯性和自然的次序中,它不是画框里的一颗松,也不是高耸基座上的一尊雕像,文化不应该那么呆板沉重。设计师大可不必谈到文化必谈拉斐尔、达芬奇,必谈文艺复兴。也许是街头的咖啡馆,流动的裙子,傍晚的橱窗,这种泛文化的东西,离人更近,能给人以更多的感想与启迪。其实办公空间的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的实施和运用,也是一种文化,一种全新的商务文化。

陈耀光近年做了不少文化场所,包括李叔同纪念馆、韩美林艺术馆、浙江美术馆等。他认为中国的设计师在做艺术馆设计的时候要换种思维方式,不要为文化而设计文化,这样容易让空间流于教条。要在“看”的场所,看不见设计。始终建立以展品、艺术品为主角的主导地位,装饰设计退而求其次,让室内设计消失在建筑空间和艺术展示之间。在国外的此类优秀作品中,只有空间意境的表现,而非装饰语言的丰富表达,最感人的是空间本身。在中国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培养公众对这种纯形态的审美习惯,摆脱长期依赖于象征性上的标准满足。

李叔同(弘一大师)纪念馆的室内装饰设计正是他这种思想的绝好例证。空间分为上下两层,一层由进厅、影视厅兼贵宾接待厅和休息大厅及辅助用房组成;二层由若干展厅及弘一大师真迹室和一个塔体公共休闲空间组成。进厅的正面以大师举世名词“悲辛交集”为主题,整个室内在原建筑体量的基础上,以毛面石材和白色乳胶漆为主材,注重表述空间的层次和丰富性,没有过多的装饰和风格化、形式化的表现。作为纪念馆,在室内设计上对凝重和肃穆的意境也做了充分的刻画。二层中厅整个空间选材谨慎,意在营造平和、低调、深远的意境。朴素的木地板,让人们在瞻仰大师雕塑的行步中泛起脚步回响的空灵效果。白色的天花及墙壁,静谧的水池,再次强化了淡泊宁静的空间。

 

既要会做作品又要会做产品

陈耀光成功游走于艺术与商业之间,由出世到入世,把设计理论和思想沉淀的东西运用到商业作品中,建立了一种文化创作上的思想输出,把属于私人和自我的珍藏,贡献在社会整体中的同时,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谈到为何如此成功,陈耀光坦言,“创作行为是点,商业行为是面。”这是每个设计师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并非商业行为不合艺术创作和个性创作,这种束缚并不太直接。陈耀光并没有讳言设计师必须会做产品,设计师不是天使,他要生活,况且目前还没有这样纯净的环境。而室内设计本身涵盖很大的商业属性,设计师要学会做作品,更要学会做商业化的产品。“艺术是很私人的东西,而设计却是为他人做的,所以,一名室内艺术设计师的使用就是让艺术在设计中涅磐。”

无论做作品,还是做产品,设计师都要有自己的创意,陈耀光如是说。因为创意就是设计师的代名词,不断否认不断出新,这就是设计涵盖的真正核心。设计师可以选择漫游街头感受生活,感触设计。只有“让工作慢下来,让兴趣多起来。 ”才能找到真正的设计之源。

繁忙的陈耀光每年总会挤出时间出国旅游,以他敏锐而又感性的心去捕捉生活,感受生活,收藏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或许不经意的一个镜头,就会给设计带来不可思议的惊喜。

因此设计师要跳出来看待设计,不能一味囿于设计之中,应该追求一种反常规的思维角度,不能就设计谈设计,要关注看不见的设计以外的生活。很多设计师将游玩时的摄影乐趣变成了专业标准的名信片,陈耀光却坚信镜头里的丰富生活应该远远精彩于名信片。他自己在为埃菲尔铁塔拍照时,大胆将埃菲尔铁塔作为远景,把垃圾桶作为近景,洗出来的照片就出现了垃圾桶上长出来埃菲尔铁塔的戏剧效果。这样的天马行空,在各种事物间找到联系,游刃有余,才能在作品与产品间穿梭自如。在所谓的务实(商业)与“务虚”(艺术)之间才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陶瓷企业家要和设计师“玩”在一起

追求完美的陈耀光在设计时喜欢选择天然的、手工的、有历史感的、纹理不可复制的材料。通过他的理解与设计,材料变成有气质的组合,散发出陈氏的独有的味道。

陈耀光对建筑陶瓷相当有好感。他认为在诸多工业化产料中,建筑陶瓷是较有人情味的一种。目前的中国建陶产品品种繁多,但色调有点过于简单。虽然黑白是永恒的色调,可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建陶的色彩也应该多变。应该让产品拥有不同颜色,适应不同场合的室内设计要求。尤其是可以在主流产品之外,设计生产出艺术化、个性化的东西,专为小众服务。专为小众服务的产品应具艺术内涵,有收藏价值,这会让买主的某种个人情结得到释放,厂家也借此大大拓展自己产品的影响。

陈耀光建议陶瓷厂商经常做些准艺术产品的联谊会,而非建材发布会,和更多的设计师“玩”在一起。这样既能了解设计师的需要,也可以摆脱已经在市场上普及的通俗材料,提供一些厂家和设计师都感兴趣的契机,提高产品的设计档次。对设计师而言,这样的互动推广模式比直奔主题的展示会更具有参与性和关注度。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423) | 类别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