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西”大蓝图 各路强势资本掘金“先导区”
A两条过江通道
劳动路过江隧道:为了尽快缓解橘子洲大桥交通压力,计划今年枯水季节就开建。目前正在紧张设计,隧道设计为双向4车道,连接河东的劳动路和河西湖大牌楼路口,总投资12亿元。
营盘路过江通道:连接河东的营盘路和河西的咸嘉湖路,计划五年内建成,不过尚未确定修隧道还是架桥。目前,河西咸嘉湖路口即龙王港口,望月湖高架桥建设和溁银桥改造也正在进行中,未来的咸嘉湖路都有望进行拓改,该区域居民出行将得到极大便利。
【背景】目前,橘子洲大桥是长沙城区河东、河西的主要通道,然后是猴子石大桥和银盆岭大桥。橘子洲大桥已经处于严重的超负荷运行状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长沙市决定5年内完成两条新的过江通道。
【远景】通道之外还有地铁过江
除了两大过江通道外,长沙还计划5年之内完成轨道交通一期45.92公里,这包括与五一大道主体吻合的2号线一期工程及与芙蓉路主体吻合的1号线一期工程,其中2号线将从汽车西站经过武广长沙新站后直抵星马新城。
B三大城市公园
西湖、梅溪湖和后湖文化公园将为长沙市民提供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商务服务、生态住宅”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区。
西湖:位于岳麓区龙王港以东、以南,枫林路以北、滨湖路以西,北靠王陵公园,南接岳麓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毗邻湘江,紧靠商业中心溁湾镇,规划用地达2566亩。整个工程将分3年完成。
梅溪湖:规划范围北起龙王港路、南接桃花岭景区界线、东起二环线、西至岳麓区与望城县界线,总规划面积18.05平方公里,主要功能是旅游休闲与生态居住。
后湖:与天马山毗邻,后湖将成六大景区,其中东南侧靠潇湘大道沿线将以“动”为主,设置欢快的项目丰富市民生活;而在西北部大学城的核心,将以“静”为主,营造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整个面积约1000亩。
C十二大文化产业项目
长沙望城坡经济开发区
地处岳麓区望城坡,一期规划6.55平方公里,东起雷锋大道,西接市三环线,南傍长常高速公路,北至岳麓区区界。园区主动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积极配套高新产业。
麓山南路文化创意产业街
该项目北起湖大东方红广场,南至中南大学本部,位于大学城中心地带,打造一条集文化创意产业,图书、音像、IT市场、文化休闲、文体用品,旅游购物于一体的文化街区。
锦绣潇湘艺术品市场
该市场是锦绣潇湘文化广场的主要项目之一,建筑面积共12000平方米。市场定位为中高端艺术品市场,包括古玩、字画、邮票、雕塑、奇石、金银首饰、玉器等。
后湖文化艺术走廊
后湖文化公园中的核心项目是位于后湖以西,以后湖路为南北环湖轴线形成的文化艺术展示区,占地约300亩的后湖文化艺术走廊。
北津城遗址公园
北津城遗址是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市岳麓滨江新城北部、湘江西岸,规划的核心区约70亩。打造成再现楚汉历史名城风骨的标志性景区。
美林银谷娱乐城
美林银谷娱乐城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地处长沙市金星大道与岳麓大道交汇处,是岳麓新城的核心位置。其位于茉莉花国际酒店二楼,拟引进资深品牌经营商,精心打造功能齐全、服务到位的综合性五星级酒店。
沙滩公园
沙滩公园位于橘子洲洲尾,总用地面积约20公顷,公园内结合西岸水域设置阳光沙滩、沙滩泳池、室内游泳中心和室外游乐场等,将橘子洲沙滩公园整体包装,打造成为集观赏、参与和休闲为一体的综合主题公园。
水上运动中心
水上运动区集中在橘子洲西面水域,规划占地面积1公顷,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水上项目活动区。水上运动中心可开展滑水、冲浪、水上跳伞、水上快艇及水上摩托艇等其他水上游乐项目。
西码IT广场
西码IT广场东傍湘江、西望麓山、北靠望月湖文明小区。依托成熟和完善的商业、生活、教育、交通配套体系,总占地面积40亩,力求打造一个12000平方米超大型IT、数码产品的专业性卖场。
麓山文化产业中心
该中心地处麓山南路89号,风景秀美的岳麓山下,紧临二环线,占地约4亩,拟建一栋集图书超市、学术交流、体育健身、娱乐酒吧于一体的综合性楼宇。
锦绣潇湘文化宾馆
锦绣潇湘文化宾馆位于岳麓区大学城阜埠河路与红叶路交汇的东南角,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拟建成五星级文化宾馆,作为文化艺术工作者创作采风、文化交流、观光度假的艺术宾馆和中外旅游团队下榻的旅游饭店。
岳麓山大学城邻里中心
邻里中心在麓山南路东侧,距中南大学500米,紧邻二环线,交通便捷。常住人口将达20万,但附近无一家大型商场和酒店。拟建成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于一体的高校后勤邻里服务中心。
D数字河西
8与15
岳麓区今年重点工程建设项目8个,15条在建路将实现年内竣工通车。8个重点项目包括岳麓滨江新城、岳麓科技工业园、麓山国际商区、湖南文化艺术产业示范基地、西湖文化公园、梅溪湖生态旅游基地、岳麓山风景区橘子洲景区、大学城八大工程。15条路包括银双路、咸嘉湖路、观沙路、谷丰路、坦山路、南园路、公交路、滨湖路、靳西路、雷锋西大道、高新南路、天顶路、青山路、方向路、尖山路。
81%、64%与60%
据正大行调查显示,两年内有购房需求的消费者,有81%表示会考虑到河西购房,有64%的表示,到河西购房是他们的首选。
据悉,背靠岳麓山,岳麓区明确的发展思路是:60%的植被覆盖率只能增不能减。这也是“住在河西”理念深入人心的重要原因。
12万
岳麓书院绵延千年,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等名校集于一域,这里还因建有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区而享有湖南“硅谷”盛誉。区内居住着各类科技人员12万余人,其中“两院”院士20人,每年产生各类科研成果上千项。
“孟母择邻而居”,学校永远是置业者考虑的重要因素。
各路强势资本掘金大河西
去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同时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此后,两地的政
府部门都在抓紧编制配套改革的方案,而向来敢为天下先的湖南人,则在长株潭城市圈中划出了一个先导区,大河西的腾飞在这片热土上开始了全新探索。
规划开路,资本聚集,蓄势已久的长沙先导区迎面而来:一个特大而年轻的城市群落正在形成,一个阔大而活跃的共同市场开始彰显,一个巨大而澎湃的发展机遇正在凝聚……
投资热点瞄准“先导区”
记者从岳麓区商务局了解到最新消息,随着“两型社会”先导区的确立,招商“洼地”效应更加显现,仅今年的1—3月区实际到位市外境内固定资产投资15.5亿元,到位省外内资5亿元;实际到位外资2518万美元;项目合同利用外资1587万美元。
“岳麓区深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定向开展上门招商,与香港和记黄埔、恒基兆业、大连万达、滨江集团、上海世茂、厦门建发等国内外知名财团、顶尖企业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岳麓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滨江新城、岳麓工业园、溁湾镇国际商贸中心、湖南文化艺术产业示范基地等“八大战略工程”成为投资新热点。
不仅如此,一批投资上亿元的重大项目,如:广州高鑫集团、厦门建发集团相继落户岳麓新城。此外,国际知名连锁超市沃尔玛、家乐福等也积极抢滩岳麓,即将落户市府商圈。茉莉花、时代帝景等品牌酒店扎根金星中路。
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处理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成为政府与发展商们面临的新抉择。
湖南省建设厅规划处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所有规划要保护山水及森林资源,在规划效能上实现城市建设、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三同步”。
大河西高尚住宅热潮兴起
在国际知名零售企业、高端大卖场以及品牌酒店等各路资本齐齐抢滩河西的大形势下,河西地产资本究竟该如何寻找最佳的出路,如何抓住机遇,是众多开发商无法绕开的一大课题。
“两型社会先导区大河西规划建设,要求有高科技、节约型、环保型建筑。因此做高尚住宅就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共和世家营销总监黄涛表示。
对于建设地产大河西,高尚样板住宅成众多地产商们的一致共识。“随着金星路的拉通,先导区启动,会让政府更多地关注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等民生条件升级,这势必将带动房地产的区域发展”,建发房产长沙公司副总杨贵龙说。
长沙南山房产营销总监萧鹏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先导区的规划建设对河西房地产开发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在各路资本融入长沙河西后,必须寻找到最佳价值平台,这离不开房产企业有步调一致的高品质楼盘开发理念。更为重要的是,还要保障老百姓在买房的投资财富上保值增值。”
大河西:高端制造、灵性山水的历史际遇
2008年,因为新特区。
“建设大河西先导区,既不是普通的经济开发区,也不是传统的城市新城,规划就要回答‘两型是什么’、‘
个性风格是什么’、‘资源怎么利用整合’、‘怎么形成独特优势’等等这些问题。”日前举行的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规划方案征集第一阶段评审会上,这样的话题,足见作为新特区先导区,大河西如何落子、布局的重要性。
山水千年,往事已变。大河西转瞬成为重要的历史命题。对于这里的房地产商们来说,蛰伏、修炼、崭露、惊艳,大河西如同一部倾诉已久却仍不断更新的石刻史书。
“在大河西先行这一历史背景下,建设中国高尚住宅的样板区域的提法正当其时。”长沙阳光100推广部经理梁旭感慨。事实上,盘踞于大河西这片山水之间的来自全国的品牌开发商们,正朝着中国高尚住宅样板这一目标埋头疾进。
2008年,高端制造、灵性山水相逢于历史的天空。
大河西迎接历史“先型元年”
2008年,长株潭被中国经济社会定义为两型新特区。经济学家认为,在中国经济第二次创业落点中部、产业转移潮涌之际,蓄势待发的“长株潭城市群”,毫无疑问将是中部、中国经济新增长极区域的先行者。
大河西,这片被定义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先导区、起步区范围为120平方公里的土地,2008年将率先起步迈向“两型”。
郑陈在深圳一知名房地产公司上班5年,却和刚刚结婚的妻子决定到她老家长沙置业。他们将大河西作为不二选择。“新特区建设将让长沙到深圳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郑陈的理由是,随着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规划、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深入,新特区的发展或许一如当年的深圳,机会无限,作为先导区的大河西,无论是发展机遇还是宜居条件更是一些地区所无法比拟的。郑陈告诉记者,就他了解,因为新特区利好,一些在深圳的湖南人都在热议回乡置业。
无疑,新特区先行区域的定位利好,城市的扩容可能,给未来的大河西房地产预留了空间。
高端制造相逢灵性山水
湘江浩荡,麓山文脉千年传承,无可比拟的自然和人文条件,让来到这里安营扎寨、心揣梦想的开发商们,无法不竭尽所能,制造出与山水匹配的高端建筑。
南山?苏迪亚诺献上澳洲风情,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大河西拥有的人文地理环境,是长沙最有条件形成高尚住宅区和最适合人居的区域,“南山在长沙拿地都是以河西为中心,几乎没有考虑到跨河发展。”
包括阳光100、珠江地产、南山地产、卓越地产、利海地产、和晟地产等20余家品牌开发商先后趟入大河西。梁旭认为,作为湘江西岸长株潭联系的交通枢纽,且拥有大学城科教资源优势和岳麓山稀缺的人居环境,麓南板块无疑抢占先机,应为新特区地产第一板块。而望城含浦等地区楼盘都纷纷迎接先导区落地。品牌开发商云集的金星大道,一直将想象力推向望城腹地,麓南板块将继续向南延伸。
市民眼中的大河西:幸福指数攀升
春暖花开,河西白鹤咀一带居民也随春天的到来喜悦之情写在脸上。原来,“盘踞”该区域内的丽臣化工河西
分厂继春节前实现停产后,目前,正开始“举家”搬迁,持续多年的污染源将从此不再。记者从岳麓区获悉,作为“两型社会”先导区的核心区域,该区紧扣“两型社会”标准解除束缚、解放思想,不等不靠,以项目建设来改善环境、推动发展。随着项目的推进,一批传统的污染型企业陆续关停并转,一个个生态楼盘拔地而起,一条条特色商业街登台亮相。项目建设给居民身边的环境带来深刻变化,居民的幸福指数也逐步攀升。
生活环境越来越美了
“岳麓区这些年的发展,变得我这个‘老河西’都仿佛不认识啦。大马路纵横交错,空气好,绿化更是没得说,楼盘和居住的人越来越多。”岳麓区从全区居民群众中特聘的环保义务监督员黄克顺骄傲地对记者说。
黄克顺,1986年从河东搬迁到望月湖岳龙社区居住,2007年12月和其他6名居民群众一起被岳麓区环保局特聘为第一批环保义务监督员。
黄克顺的感慨“见证”了岳麓区这些年的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岳麓区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新建和拓改金星路、岳麓大道等城市主次干道42条,新增通车里程140公里,“四纵六横”路网基本成形;完成靳江河左岸、桔洲移民、龙王港下游三大治水工程,城区防洪圈基本建成;生态地产快速成长,阳光100、蔚蓝海岸等26个百亩以上楼盘落户岳麓区。岳麓区委、区政府发展中还着力打好“生态牌”,主动为“两型社会”的建设铺路。2007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较2006年提升了6个百分点达到82.92%%;新增绿地311万平方米,城区绿地率达53.6%%。随着以“八大战略性工程”为龙头的项目建设的推进,新城热电厂、兴隆造纸厂、丽臣化工河西分厂等污染环境、耗能高的企业陆续关停并转,取而代之的是岳麓科技工业园、龙柏湾商业街、麓山国际文化城等低能耗、高环保的企业或园区。
居住条件越来越好了
“在政府的关心下,我搬家3次,一次比一次住得舒适。”岳麓区施家港社区居民刘映伏的感激之言溢于言表。
刘映伏是“老长沙”,1976年,招工进入原长沙运贸船厂,当起了船工,一干就是29年。2003年,他们一家从江边搬到了现在的50平方米筒子楼,告别了湘江洪水的侵袭。2005年,下岗的他告别驾船生涯,靠政府低保和妻子的微薄工资补贴过日子。2007年,岳麓滨江新城第二期拆迁,他家的筒子楼在拆迁之列,根据协议,拆迁后,他家能获得一套经济适用房,还能从中“赚”到4万多元用作新房装修。
刘映伏的感受是岳麓区项目建设拆迁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岳麓区坚持以项目建设来推动旧城改造,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完成65条背街小巷提质改造和63个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新建、改建站厕120座。在项目拆迁过程中,坚持拆安同步,新建安置小区39个,安置被拆迁户25752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991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5121人。今年还将开工建设27个农民安置小区,预计竣工面积100万平方米,能确保2008年以前拆迁的农民入住新房。稳妥的安置使各个项目建设拆迁得以顺利推进,在今年开展的“奋战40天全面完成在拆工程项目拆迁任务”中,启动项目71个,完成签约1200多户。
创业氛围越来越浓了
“11年前,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这开了个小打印店。现在,随着周边的发展,店里的业务逐渐做大了,钱也赚得多了,2个店10多名工作人员还忙个不停。”在西湖经营文印店11年,感触颇深的外来人员宋汉全如是说。
宋汉全来自长沙县黄兴镇仙人村,1997年,在搬家公司干活的他,与学打字的女友在咸嘉湖路安营扎寨,租下门店开打印店,现在已在咸嘉湖置业定居。
宋汉全由试一试到置业定居折射出了岳麓区浓厚的创业氛围。该区年纳税额1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由2003年的41家增至2006年的94家;纳税过500万元的民营企业达35家;区级税收过1000万元的民营企业达9家。
[稿源:湖南城乡规划信息港]
[编辑:涂昊]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