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陈耀光的博客

个人档案

陈耀光

杭州典尚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师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76 篇
评论:51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现在的阅读没有仪式感

(2010-09-13 19:16)

全文刊于《青年时报》读书周刊 2009.12.20

    现在的阅读没有仪式感了,书房已经变成了第二个起居室———‘密友起居室’,更多是拿来上网,和朋友抽烟、喝酒、下棋,或者展示自己收藏品的地方。”聊起读书这件事,身为室内设计师的陈耀光感触最深的就是书房设计的变化,“以前的书房都是顶天立地的书柜, 隔成很多格子放书,现在书房里的书柜都只做到半人高, 再在上面放些画或者摄影作品,作为装饰,真正端坐在书房里看书的人已经不多了。”

    陈耀光也有把看书当成仪式来完成的时候,“那是差不多20年前,刚从学校毕业不久,对生活目标没有那么清晰,人生处在十字路口,感觉对以后很多事情的判断,需要更成熟的头脑,因此读了大量的哲学书,尼采啊萨特叔本华啊。”陈耀光说,当时朋友之间也有这样的氛围,时间又比较闲,于是读北岛、读舒婷、读顾城、读林语堂, 读冯骥才,“那时候还写过诗,总在做些深沉的思考。”

    如今,在陈耀光的书房里,这些书依然被完好地保存着,小心翼翼地放在书架上, 包括当时的读书笔记、独居时满是书本的房间的照片,都被陈耀光精心存放起来,“每本看过的旧书, 都好像是一座走过的城市,里面有我到过的印迹,我会格外珍惜。”陈耀光说。

    而陈耀光现在阅读的文本,却早就从书本换成了杂志。现在陈耀光每个月都会收到二三十本杂志, 有订的,也有赠送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一个当然和专业有关,“《中国室内设计会刊》、《当代建筑》,以及日本的《新建筑》,欧洲的一些杂志,主要看看新的墙纸、橱窗、家具,流行的色彩,这些都是必读的东西,一定要了解的。当地球成为村的时候,这些设计风向性的东西会很快从欧洲波及到亚洲。”而另一类杂志与生活有关,“《南方人物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周末画报》、《GQ》,甚至航空杂志、艺术收藏类的杂志我都会看。”陈耀光的阅读时间也因此被分割成了两块,早上起来看专业的、轻松的,晚上睡觉前就安静地看些有思想性的杂志。

    虽说家里的杂志数量早就超过了书的数量, 但陈耀光也有静下来好好读书的时候,“出去旅游的时候我会带上与那些城市有关的书籍, 比如林达的《西班牙旅行笔记》和《带一本书去巴黎》, 我去欧洲的时候就带着它们,林达的作品都不是简单的游记, 里面有对欧洲历史文化深刻的解读, 会用大量的历史细节和场景,丰富对艺术、文化,对历史、社会的理解。”陈耀光是个喜欢旅行的人, 他说他除了拍那些人人必拍的照片外, 最喜欢做的就是循着书里的内容,去一些非热点城市,“在小镇上住上几天,看看书里对它的描写, 书有的时候可以跟你一起去旅游。”

    对于陈耀光来说, 这种看书的方式,就像阅读本身对于很多人,都已经成为一件奢侈的事了。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2) | 阅读 (474) | 类别  

所有评论

  • 看到大师来过我的BLOG 号高兴 回踩~~~
    一直很仰慕陈耀光大师。。

  • 现在的社会充斥着太多浮躁的东西,各种诱惑和无限放大的资本欲望,使人们很难安静的坐下来细读一段美文。特别是像我们这些8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人,能坐下来静心阅读的人更是少之。静心的阅读变成了在杂志和网络上匆忙的浏览。包括面对我们的专业的一些资料,也是一扫而过,迅速的寻找着那些亮眼的能很快产生效益的东西,右键下载或是扫描模仿... ... 自己在阅读的时候也常常进入这样的状态,恨不得两个小时能看完十本书,并把它们都刻在脑子里,可是,欲速不达!奢侈和优雅只是对阅读的表象的理解,更多的时候我们不去静心的阅读,便失去了一颗求真、求深、从容淡定的心。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