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火***'s Blog

个人档案

向维

荆州瑞和风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师

博客公告

姓名:向维

出生日期:1985年04月10日

现所在地:湖北省 荆州市         

学历:大专

身高:166CM                             

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毕业学校:武汉工程大学                  

话:13972145188    QQ:29045166

工作经验与目前状况:

四年的工作经验,其中以家装为主。目前在荆州瑞和风装饰公司任职设计部经理。

自我评价:

有极强的责任心、上进心,并善于学习。做任何事情都有要做到最好、最棒、最优秀的决心。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12 篇
评论:0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家具结构设计规范及相关技术要求的制定

(2009-06-24 19:14)

家具结构设计规范及相关技术要求的制定
                                                                                                                                           《中国家具》

  一、家具结构及其设计规范
  1)家具结构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家具结构具有多重含义,其中家具产品系统及其零部件的外部结构、核心结构是制定结构设计规范时考虑的主要对象。外部结构是指外观造型及其相关的整体结构,例如零部件的形状、规格尺寸、家具与相关产品的联接。核心结构是指由某项技术原理系统形成的具有核心功能的产品结构,如32mm系统就是板式家具的核心结构,各种人造板板件自身的内部隐性结构(相应的设计规范一般也是隐性的,如覆面空心板部件芯料的设计规范需要另行制定)不在本文讨论之列。此外,对某些产品制定标准,还需要研究其空间结构。空间结构是指相关产品在空间上的构成关系,例如沙发与茶几、餐桌与餐椅的关系。为了做到零部件的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还需要研究系统结构。产品系统结构是指产品与产品之间、不同产品零部件之间的关系结构,其中最重要的是模块化共享结构。
  对一件产品来说,结构是产品功能的承担者,决定着产品功能的实现;对产品系统而言,系统结构影响产品的系列化,决定着产品系统对客户需求的适应性。结构又是形式的承担者,受到材料、五金、工艺、使用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同时结构也影响着工艺,如合理的孔位设计能够有效减少钻孔次数。因此在制定结构设计规范时,应多加考虑。
  2)家具结构设计规范的概念和内涵
  家具结构设计规范是对家具产品系统的结构、接口或界面及其尺寸等给出的一个基准、统一规定或者一个参考点及一个范围,它可以用来判断产品的质量、价值或性能。在一些家具结构设计规范中,往往对一些基本尺寸也是给出一个范围以供选择,这给生产及质检带来不确定性,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结合生产工艺进行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工作。
  对于板式家具,设计规范一般包括如下方面:产品的常见构成形式与连接方式,板件的材料、尺寸及其公差、平整度、翘曲度,板件的名称与编号,板件孔的设计规范,模数的应用,板件封边与表面涂饰设计规范,各工序工艺设计规范,连接件选用及圆棒榫设计规范,包装设计规范,图纸及管理规范等。通常所讲的32mm系统设计规范,是板式家具设计与制造的技术基础。
  据了解,32mm系统设计规范并不能完全反映某个家具企业生产系统(具有不同的设备及刀具、五金等)的实际情况。当设计规范与实际不尽相符时,设计主管应当进行反思:是设计规范不适应企业生产需要了,还是缺乏相关行业(如家具五金)规范?或者是某种程度和环节上的设计师人为所致?
  为了适应模块化设计的需要,结构设计规范对必须保留和正确处理的结构关系和模块间的联系要做出统一规定,每个独立的通用模块都必须遵守,从而保证模块化系统的整体性。此时,设计规范的制定成为整个模块化过程的核心和关键,它预测到在今后进行各个模块的内部详细设计时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家具结构设计规范的实质是设计平台,根据内容的差异可能是标准化平台或模块化平台。家具结构的种类、特征比较多,因此有必要进行分类研究和制定规范。若是模块化平台,开放式模块产品系统与封闭式模块产品系统的平台方案也有不同。不同的模块类型(悬挂式模块、负载式模块、拼接式模块、混合式模块)及组合方式所要求的接口不同,也应区别处理。
  二、制定家具结构设计规范的目的和意义
  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生产环境条件下,家具结构具有较高的相对稳定性,零部件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这为结构设计规范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条件。在家具产品系统的结构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结构设计规范不能因设计人员的流动等而发生变化。
  没有设计规范,设计交流和管理就难以顺利进行。没有设计规范,结构设计就难以“统一”,难以提高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水平。没有设计规范,就不会有待装(RTA)家具和模块化组合家具。
  制定设计规范要同时做到“统而不死,活而不乱”。 有了设计规范,模块才可以“半自律”,即在遵守设计规范的前提下进行自由创新。结构方面的技术要求,就包括了符合设计规范和超出设计规范两个方面的内容,一般是针对具体的产品及其零部件的结构而制定。
  制定家具结构设计规范及相关技术要求,目的是在保证产品的主要功能和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做到产品系统结构设计的规范化、通用化、系列化和模块化,有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设计管理,最终适应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通用化通过零部件的功能互换和结构互换最大限度地扩大其使用范围;系列化是根据同一类产品的发展规律和使用要求,将其型式与结构进行统一和规定(以形成系列谱型),对主要参数作合理规划;模块化是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产品进行功能分析和分解,设计生产出一系列通用模块,补充新设计的专用模块或零件进行相应的组合。
  结构设计规范一旦制定,它将普遍深入到整个产品系统发展过程中。制定结构设计规范所生成的大量数据有助于对产品系统加深了解,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产品开发行为,是在设定产品竞争的基准,并在一定程度上预见产品在未来的发展。将成熟产品和竞争产品的相应技术信息,包括功能、结构、造型等信息,结合进产品开发过程中,是家具新产品成功的原因所在。这些信息在产品发展过程中的各阶段都极为关键:
  识别客户需求——通过比较设计规范与定制要求,有助于识别客户需求。模块化产品通过规范设计给客户提供了选择权和选择价值,迎合了客户的DIY心理需求。
改进设计观念——用设计规范评判新产品。摆脱唯本产品或本企业产品最优的旧观念,在看似同质化的产品中发现差异,开始一个新的阶段。
  具体化产品阶段——了解同类产品的优势,吸收同类最佳产品的外观或那些吸引人的设计特征(功能的、结构的)。
  确立产品说明书(包括成本)阶段——审核设计图纸,确保产品的预定指标可以超过所有的竞争对象。
  详细执行设计阶段——确保使用同类最佳的零部件或模块,并选择最佳配件供应商。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157) | 类别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