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的时候经常听老妈说到和谁谁的关系都出五服了,但一直都没搞清楚在一个家族中的五服具体是怎样分得。
我觉得中国的称谓很有意思,“姑奶奶”、“姨姥姥”之类的,好像现在年轻人很多都已经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儿了,身边很多朋友管姥姥、姥爷也叫爷爷、奶奶,有时候聊天我需要一再确认是哪边的爷爷那边的奶奶,还有侄子外甥,已经很混淆了。现在好像已经有很多家庭在称呼上很简约化了,不知道是不是一件好事儿。或许是我们家住在不很发达的小城镇上,在称谓上还是比较“土”的,所以从小家族称呼分得稍稍清一些,但是也仅限于堂兄弟姐妹这一层,再往后数落就搞不清楚了。
搜家族五服图时出来一个《弼成五服图》,看样子好像是古代帝王管辖地的划分,没有深究,但如果套用家族五服来说好像能够理解一些,中间的“帝都”也就相当于“己身”,“甸服”就相当于“兄弟姐妹”,估计就是皇城郊外的郊外,与皇城牵连比较大,属于皇城集中管辖的范围,“侯服”应该就是“堂兄弟姐妹”,侯应该就是封侯,诸侯的地盘,与皇城是一个隶属关系,“绥服”——“再从兄弟姐妹”,绥是说古代马车以备等车的绳子,在车外围,或许和皇城的关系就是你是属于我的,但是我也不怎么管制你,好像是国家的隔离带一样,“要服”——“族姊妹”,要应该有合约的意思吧,估计就不是自己领土了,偶尔打一架,要是胜了你就逢年过节的送点供奉得了,它还有个“荒服”,估计就更管不着了。这样看来,这个《弼成五服图》很像是中国中心论的产物。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