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张丽的博客

个人档案

张丽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室内设计师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最新评论

统计信息

博客:124 篇
评论:1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转载]浅谈禅宗美学在现代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2017-04-23 18:34)
标签: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在生活层面上开始了复兴,中国设计已经呈现出文化意义上的表达。尤其是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价值重估背景下,我们能够感受到一场设计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在中国展开了,并预感到这场设计的新文化运动,将开创中国当代新的设计态度的生活形态,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生活方式。

中国经济改革的30年,不仅是中国在经济上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断碰撞的过程。在这个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中国设计从文化不自信,全面学习西方设计理论体系,逐渐到从传统中寻找设计的根源,再到逐渐形成具有中国文化属性的设计价值观,经历了“断”、“寻”、“联”的过程。中国设计已经开始走上全面复兴之路。

中国的设计要想突破现在的状态就必须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创作风格,而禅宗文化集儒、释、道三家思想精髓于一身,具有中国独特的文化底蕴。禅宗美学的设计理念无疑是值得我们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和研究的。然而我们也要具有创新的理念和精神,不能只依靠“拿来”,把禅宗美学的设计思想只浮于表面,应该精炼其深层的内涵,并在空间设计中把他体现出来。做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创造出属于时代背景下中国自己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中国设计  禅宗美学  空间  取舍  创新

 

 

一、中国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中式风格的起源

        20世纪末,中国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在建筑空间设计行业里,中国在此之前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断层时期,由于断层的出现,导致思想跟不上经济步伐,照搬,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是当时能在最快的时间找回平衡的方式。但是文化缺失的感觉越来越明显,国人要寻找一些元素来作为寄托。紧随其后的国学的兴起,使得国人用东方式的精神意境来重新的审视周围,由此中式设计风格开始了他的文艺复兴。在延续明清家居的形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的是精神境界的追求,不再古老死板,有一种亲近自然,意境深远的方式来重新定义中式风格,是中式风格得到了新生,让他能更适应当今社会大环境的审美要求。

(二)中国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中国设计的独立价值观

        中国的设计行业正逐渐呈现出带有中国文化内涵的独立人生观、世界观的新面貌,在如何将传统融于现代的问题上,无论是从传统中溯源,寻找文化的根原,还是从现代入手,用新的方法来演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不论任何路线,都体现了当下中国设计的文化自觉和自省精神。力求营造出具有东方情致和简约禅意的空间。

2.传统文化形态在当今生活层面的复兴

        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的《无痕 当代琴人生活美学与生命态度》的表演引起社会关注,数场雅集更成为了文化界的聚会。通过这种中国传统的文人生活方式,一些曾经失落的传统正逐渐在民间慢慢恢复。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人们找到了文化的归属感和自信。在设计上,人们开始反思趋西方化的设计理念,开始对传统的沿袭和借鉴,变成了文化精神的延伸和传承。

3.从传统中寻找到新的设计方法

        在这场设计的新文化运动中,从传统中学会创新,结合东方地域,风土国情,人文等特点,树立新的中国设计理念。保留传统手工艺等留下的质朴的感觉,寻找人和人之间那种紧密具有联系的关系,延续中国人特有的谦逊、随和的精神。

(三)中式风格发展可质疑的方面

        中国勘察设计大师崔恺曾经说过:“如果要刮模仿中国传统建筑的风,那在建筑创作的意义上来讲,与我们所批判的欧陆风、北美风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形式上、外在的摹仿。这种摹仿与建筑创新的理念,与这个时代对建筑的要求背道而驰。我希望在本土文化回归的同事,不仅要有创新的发展,而且要扎扎实实的做好。” ①这说明中式风格如果只是一味的模仿传统那和模仿西方是没有本质的区别。

        《易经》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行而下者谓之器” ②中国元素的根本特征是注意于整体的和谐。中国的设计要真正适合中国人,才能让国人找到文化归属感,才能在世界上赢得认同。

二、从传统“中式”思维向禅意空间的转变

(一)禅意空间的来源

        在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建筑空间日渐趋同,渐渐地没有了自己的态度和个性。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设计师为了防止设计同化而开始根据自身的文化特点和民族独特之处设计极具当地情感特色的作品。

        禅意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呼之欲出,具有东方气质的禅宗思想,成为了空间设计在情感上追求的目标。禅意空间的营造目的是为了通过禅宗的“轻视物质,强调精神”的理念来传达“素•简•美”的精神追求,和空间的延续性。平面设计师原研哉也在访谈中说过“最美的设计是虚无的”,这正与禅宗思想不谋而合,面对各种变更的时候,把繁琐的、杂乱的东西归到一个永恒的的开端来审视。

1.禅的由来

        “禅”一字最早出现在《庄子•寓言》中的:“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相环,莫得其伦,是为天均。”后来由梵文中的“禅那”音译过来,译为静虑,就是静静的去思考。原指“三昧”的一种,是一种思维活动的修持。

禅宗思想的形成有一个故事,一天少林寺掌门让大家写偈子,大弟子写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一个干杂物的小和尚反驳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 ③

        这首诗由真实存在的物体变为四大皆空。由上可见,禅不仅主张返朴归真,更重视自我意识上的醒悟。禅作为一种生活哲学,其思想在中国人的脑海里深深扎根。

2.禅与美学意境[1]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也被称为艺术哲学。 禅宗哲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生命哲学,他与美学血脉相通。

        禅宗中有著名的见山是山与见山不是山的公案。公案系出于宋代吉州(江西)青山惟政禅师的《上堂法语》。他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乃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经过了一个有表象到本质再由本质联想到现象的过程,观者所保留的不只是对自然简单的描绘,而是具有美学意境在里面,在无常的生命中体验禅语。

3.建筑空间与禅

        在建筑设计中,“空间”一般是指用实体围合供人工作和生活的部分。建筑空间又分为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室内空间设计是营造建筑物的主要目的。《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①充分的体现出了空间限定的重要性。空间本身就是在“空无”的状态下才能发挥他自身的作用。

        把握空间给人的整体感受是一个好的空间设计要做的,在营造出视觉美感的基础上,把想法和心境借助空间表现出来。禅意空间的界定取决于观者对空间的亲身感受,把建筑与人的心理感受联系在一起。

        在禅意空间的营建上运用的最透彻的应该是日本,日本的建筑空间设计把东西方的设计相融合,又有很强的东方韵味,同时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思想。在营造禅意空间中应该将其融合进现代的生活中去,使空间在具有“朴素、乐水、悠闲”的实质以外还有了现代不同地域的个性化。在满足了人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营造了一个人性化的空间,使空间有了“可解读性”和“地方独特性”。

(二)禅意空间的体悟

        禅意空间在情感诉求上,用“空灵、淡远、清寂”的生活思想对正处于整体浮躁的社会大环境来进行一场心境上的洗礼。指引人们去追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简素为美的心态,老子讲求纯自然的概念,体现在禅宗的“无杂”上。东方人讲究“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禅意空间的设计形式用有变化不规则的形体,有形与无形结合在一起,来产生更丰富的意味。这种重内涵而不夸张的哲学意味,形成了一种洗去铅华,极具东方现代特色的极简风的设计。

          以少胜多的理念,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建筑师密斯•凡•德罗说过一句话,“less is more”意思是“少既多”,提倡设计要简单。《老子•道德经》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顷,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①此时也体现了这个概念。

        空与简是相辅的一个概念,适当的给空间留白,去除不必要的装饰来达到精神上的丰富。用“空”的视觉感受,给人“有”的心理体验。注重虚实结合,小中见大,这些都体现了让思想放空以及禅意的空寂之美。

(三)禅意空间的现实价值

1.禅意空间的精神归属感价值

        人作为社会上的个体,会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压力,在面对这些压力的时候借助禅意的精神来平衡心态,用自我修行的方法来保持淡然的态度。禅能使我们“一心所想”,明白隐忍和力道,认识自己真正的价值。

2.禅意空间的生态自然价值

        建筑是人改变自然的产物,而禅的思想是崇尚山林的佛教。禅意空间将人、自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禅宗提倡的回归自然的生活,缓解了建筑与自然尴尬的局面。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②最能体现出建筑空间、人、心境、自然相互和谐的状态。

三、禅意空间在当代的体现与发展

(一)东方建筑空间与禅文化[3]

1.日本禅意空间的发展

        禅宗在公元1150年前后传入日本,后由于武士道兴起,禅宗的地位开始显现出来,对后来的建筑空间设计影响深远。不管是茶室还是枯山水景观这样的传统建筑景观中都能充分感到日本“和”文化带来的禅味。还是现代气息浓厚的清水混凝土和现代材料或者钢架结构的建筑中也能感受到“空”的意念。

        日本已把禅宗思想根深蒂固进了生活的各个层面,并也把这种思想作为空间设计的一种高境界来构思和研究。日本学者冈仓天心说过“美,或者说是万物的生命,其隐含与内时,比显现于外时更有深意。宇宙的生命常常只是在某种外观下有力的搏动着。它并不显现,只是隐微的暗示着它的无限” ①,充分能体现出禅带来的微妙的美。

        日本的枯山水景观用写意的简约和抽象在自然中截取片段,让时间“停止”体现了禅宗的美学思想。由于日本自身的地域特征,所以在小空间的营造上在把空间充分利用的基础上,注重物体的简素之美,以小见大,给空间无限的延伸性。

2.中国禅意空间的发展

        禅宗思想最初体现在诗书画的意志上,后又在生活环境中有所体现,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就是禅意空间的一种营造体现,反映出人们向往的生态情趣。到今天为止,中国的禅意空间还是追求地方特色和古典韵味。

        禅意空间的发展没有日本完善,延续和创新还不够。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禅意空间的复苏,在整体设计上,博物馆新馆精巧地利用了湖水的反射,与相邻的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忠王府融入结合,如出一辙。成为他们建筑风格的现代版的全新演绎和思想的传承。新博物馆的设计既沿用了飞檐翘角的形象,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再设计,加入了几何效果。材料的运用和光与水的配合,形成了一个无与伦比的诗意画面。

        新馆与古代旧建筑相互衬托,让设计有了他的可延续的生命,给了浮躁的都市一个可以寻求内心的归宿。与此同时万科•第五园在设计理念上,气质上也体现了清寂的禅意美学,用竹、木、石等自然元素来给人带来简朴的感觉。

        禅意空间在中国的历史远,发展慢,我们应该在完善理论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把“禅”所体现的观念用在现代空间设计上,才能让中国的设计文化在世界上立足。

(二)禅宗思想在现代设计思想中的体现

        在当代设计多元化的背景下,禅所追求的自然、空灵的境界以及简约的设计、自然和地域的不同要有不同的设计。这些想法在全世界的设计上都有所体现。

         极简主义出现在20世纪后期,主张去简化画面。绘画大师杜尚提出过“减少,减少,再减少”的理论,主张“少即是多”这正合禅意思想的“无即是有,用物质上的‘少’,追求精神上的‘多’”是一个出发点。极少主义简明的设计理念与禅学的“无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简化空间的设计对人们大脑的放空是一种帮助,同时也暗示着一种虚无的状态。

        有机建筑的代表设计师赖特强调建筑应该是有生命的,应该与自然相融合,换原材料的原本面目,他设计的流水别墅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相融合,室内大面积使用的石材一直延伸到户外的环境中。

         有机建筑的观念与禅宗美学中的“天人合一”几乎是同出一辙。在生态被破坏的今天,这种有机建筑应该继续发展下去,对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意义。

四、  禅意空间营造手法初探

(一)禅意空间的自然要素

        禅意空间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营造禅意空间上多运用自然因素,对达到文人雅致的精神追求有所帮助。地域、风、光、水、绿植、异石等自然因素向来都有着他们自身的精神内涵。

1.光的设计手法

圣经《旧约》开篇写到:

    “1.起初,神创造天地”

    “2.地上是空虚混沌;深渊上一片黑暗;神的灵韵运行在水面上”

    “3.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4.神看光是好的,他就把光暗分开了。” ①

    ……

        由此我们能看出光具有宗教的象征意义,在中国盘古开天地是就有“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的说法,人们就已经把喜怒都能与自然的明暗联想到一起。在物理学的角度来讲,人们看见的物体是通过光的反射,所以空间里用不同的材料来达到不一样的反射强度,进而获得的心理效果也不同。

        在空间设计领域里,与光的现象联系最大的是时间,昼夜更替,四季变换带来的光影效果都不同,人们对光的感受也不同。光与阴,形与影在空间设计上对物体的体积感和表面的质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自然光的运用与变化有利于表现出空间的变化。日本建筑师原广司说过:“光是自然的象征。尤其要特别注意光的反射。让光的无限变化反映在建筑上。”

        在建筑空间设计上,无论是朗香教堂外墙上大小不同的洞口增强了室内光线的戏剧性。还是在此基础上安藤忠雄设计的光之教堂,清水混凝土外墙上透空的十字带来的明暗的节奏。都是正确的运用了光线在空间设计中的作用,在满足视觉的基础上,使空间得到了室内外的延伸,营造出了空间的戏剧性。

2.风的情感流露及营造手法

        空气流动产生风,在空间设计中利用风的对流能使人心情舒畅,空气变得更加清爽,也是大自然给与人类的一种精神享受。但是因为“风”不能在视觉上直接清晰的感受到,所以在空间设计中很少把他作为因素考虑进去。在一个建筑空间内我们要通过身心的体会来感悟到风的存在,通过设置植物,在适当的地方添加布幔等轻材质能悬挂浮动的装置,再或者一池清水都能通过风的吹过在视觉或听觉上感受到风的存在,用风的流通达到禅意空间想营造出来的体悟清气,抚平心性的意境。

3.水的情感流露及营造手法

        水作为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物质之一,让人们赋予了静谧、神圣、纯洁的精神象征。“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精神状态使得“水”作为一种元素在东风园林中广泛应用,江南园林景观中水景几乎占了园林的大部分。水的本质动静结合,静态的水静若止水,给人一种平静、朴素的感觉。动态的水虽然是动态的,但是在心境上还是给人一种清净的感觉,让人的思维随着潺潺的流水顺清思路。

在空间设计中也大量的用到了水来达到设计者想要的效果效果:

(1).运用大水面的设计,在视觉上更能体现空间的张力。

(2).利用水中的投影来实现真实的空间与倒影之间虚实结合的灵动的效果。

(3).利用倒影的光来给空间带来灵动的禅意。

(4).动态的水,通过水流的声音,或者水滴敲击石板的声音达到闹中取静,流水声能使人产生远离世俗,清净的心态。

        在空间设计中运用水元素来达到禅意空间中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虚实相间的意境和向往回归自然的心态。隈研吾为上海一家照明企业做的公共展示空间的建筑设计Z58将水运用的淋漓尽致。大面积的水面给人带来一个自然的冥想空间。与水庭垂直的建筑立面采用的大面积的条纹玻璃设计,让水从顶上顺着透明的玻璃滑下来,这种动静结合的空灵状态,加上流水声把室内外用一条虚实结合的屏障隔离开来,更能带给人一种飞流直下的意境。

(二)禅意空间的人文要素

        禅意空间的人文要素是设计者在理解了禅的精神内涵下,运用个人的意识并配合上材质、配色、陈设品、造型等来达到禅意空间的审美要求。

1.色彩的运用

        禅意空间寻求的是一种宁静的环境和远离喧嚣的生活态度,这也正是现代人们一直向往的生活状态。就这个前提而言,在色彩的运用上不适宜大面积的选择刺激感官的亮色,过于鲜艳的颜色不适宜人长时间居住,而且本身也违背了禅宗的设计理念。应该选择恬淡的素色来进行设计,朴素而不奢华也是禅宗追求的理念之一。在陈设的小品上适当的选用具有强调意味的色彩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对于中国而言,黑白两色有很强的中国韵律,在国画、民居等传统文化上多有体现,木色、绿色应用也很广泛。所以从色彩上继续沿承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平涂,而是通过色彩传达出民族性的精神。就比如绿色,我们可以在植物上把他体现出来,用大面积的主色来烘托出这一点绿,有一种“一绿一白,一实一虚,一生命一非生命,一短暂一永恒”的禅意。

2.材质的运用

        禅意美学主张毫无雕饰的自然、素静之美,就这个性格特征来说,用最具有自然气息的材料进行构造在合适不过了,并且本身材料自身就是一种生命的延续,使材料本身有了灵性,并且让人能更容易联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用天然材质的自然天性与禅宗的淳朴、内敛气息相呼应,他能带给人最贴近自然的心理感受。

        在空间设计上,天然材质的使用,比如原木、石板、蒿草、细石等这样的材料,一是他们与现在推崇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相统一。二是材料自身天然的纹理和质感和这种毫无雕饰的自然美是别的材料无法媲美的。三是用天然的材质会使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和谐共处,并且让室内空间向外延伸,让空间回归到自然中去。

        但是原木的树的需求量太大,总采用大面积原木造价太高,并且在以后来看,总有树木资源不够的那一天,使用原木也会随之变成一件奢侈而不环保的事情。那么禅意本身所追求的思想也会随之不存。苏东坡说过“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讲述了空间“平淡”的重要性,所以研究出更利于自然的设计材料是现在该做的事情。选用一些生长周期短的植物,如榉树、竹子、藤,在一定程度上能代替生长周期长的原木。

        当代清水混凝土建筑代表人物,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用毫无生命的混凝土等现代材料表现出符合日本传统审美观的建筑。用结实、厚重的材料表现出空透、典雅、灵巧的“轻”造型。这种材料的变革,使得材料的质感以更加自然的方式展现出来。

        一个好的空间必须是一个有生命的空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现岁月的积累。还要是一个自然素朴,渗透着“寂”与“禅”,耐人寻味的冥想空间。

 

五、结语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寻找到自身的文化价值的归属感是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设计思潮是一个周期性的轮回,也是一个不断改良的过程。禅作为一种东方“语言”,具有很强的东方地域风格,把他运用进空间设计中去,并且把他潜移默化到人们的生活中去。中国正面临着自然、社会、人口多重压力,人们在各种压力的前提下,提倡环保、少材、静心、空寂的理念,运用禅意风格的设计,扫去不必要的修饰,注重事物的本质与内心。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设计者对禅“悟”的东西少,抄袭的东西多,只注重外表,没有禅的实质,缺少民族行的创新。

中国的设计不像西方循序渐进的发展,而是有着一个很长的断层期和飞跃的追赶期,我们没办法做到“先文明再文化”,所以经历现在这个所谓的“全球化”是肯定要发生的。但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取舍。

在今天,将“禅”重新拾起,重新认识禅的本质,并把他引入进空间设计中去,营造一种具有禅意的居住空间,朴素的材料、自然的质感、空悠的意境。我们有理由相信民族文化的回归,禅意空间在未来会大有可为。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80) | 类别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