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清伟的博客

个人档案

清伟

黄河科技学院
室内设计师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122 篇
评论:13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做设计14年了,发现自己才刚入门

(2017-01-09 09:38)
标签:

做设计14年了,发现自己才刚入门

 

做设计14年,每天都在思考设计的方向,跌跌撞撞走了那么多年,苦苦的思考了那么多年,直至今年才慢慢的悟出些道理来。才发现这么多年苦苦的追寻,苦苦的思考,原来一直仿佛在某个物体表皮周旋,虽然有时候也有透过表象看本质的潜意识,但终究是支离破碎的认知,直至今年才逐渐清晰......

唉!做设计14年了,发现自己才刚入门,你说可悲不?

其实也怨不得谁,整个教育体制就是这样------线性思维。都是从枝梢末节的表象教学生,缺乏一个系统性的理解。打开设计教科书映入眼帘的便是所谓的“欧式风格”,“美式风格”,“现代风格”,“中式风格”......以我们看到的形态判断其“风格”。复杂一点的称之为古典,稍微简单些的称之为现代。专业一点的设计师,会细分的更明确些,但也是基于对表面形态的认识。到家具卖场各种异类风格乱花渐欲迷人眼,在这个“风格”满天飞的混沌时代里,有些设计师甚至以独创“冷门风格”忽悠客户,以此显示自己的水准,可悲!可叹!

受市场环境的影响,七八年前,我曾经特别喜欢欧美风格,的确下了不少功夫,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欧式。却有着很大的差异,于是越研究就越发的感兴趣,然后对于不同时期的角线,角花,雕花,如痴如醉,买很多这方面的书籍做更细致的研究。网上一旦发现漂亮的古典模型欣喜若狂马上储存起来,以备设计之用。那些年欧美风格几乎成为我的代言词,令我引以为豪的是可以把欧美风格做的很纯粹,完全照搬过来似的,看不出拼凑的痕迹,这些都是源于我对古典欧美风格研究所得密不可分。

研究了恁多年的欧美风格,却一直在外表形态上下功夫,仿佛只是渴望把欧美风格做的很纯粹,做的很像欧美风格而已。不了解欧式风格的起源,不了解欧洲地区的文化,不知道为什么称之为“欧式风格”,只知道是欧洲地区的人文风情,没有做到更深入的研究。

现在看来,工作了好多年的我却还是在枝梢末节的表象上周转,没有进入实质性的认知,没有把设计的脉络打通,只是知道“形”,沉迷于设计表象而已,对于支撑表皮背后更重要的体系没有了解,要知道任何一个造型和风格,背后有着地域,民俗,经济,政治,历史等错综复杂的文化体系支撑,造型和风格这个文化体系的末端表象。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民俗不同,经济不同,政治不同,历史不同,呈现的形态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只会一味的追求形态,追求到最后结果只是瞎子摸象,没有一个系统的认知,只是苦于表象的形体而已。随着时代的变化“外形”也在不断的演变,这样盲目的追求所谓的“风格”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呢?或者你悟性很高,对形的运用很娴熟,可以做到以假乱真又能怎么样呢?只能说你模仿的很像,但却不是你自己的东西。

盲目的追求风格,永远都只是在设计的门外徘徊,还没有真正入门,没有掌握住设计的精华,设计师思想才是最重要的,思想支配形态,而这个思想就是支撑形态背后的体系。法国建筑大师柯布西耶说过,“一个优秀的设计师,首先是思想家,其次才是设计师,这个先后顺序不能乱”。柯布西耶站在很高的思想层面阐述设计的核心,也是对于设计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方向。只有把文化体系搞通了,把人性搞透了,就不会再纠结于风格了,风格会随着你的认知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才是大师之路。这个过程是很艰辛,更是很漫长的。

做设计14年,才算悟出其中的道理来,发现自己才刚入门,终于不被表象的风格所迷惑。从此以后我会慢慢的忘记风格的存在,忘掉技法,学习文化体系,学习建筑,感悟人性,由心出发,实现触动心灵的设计。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97) | 类别 设计感想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