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销手法本身其错,但在艺术、行销及售楼处设计之间,空间及建筑设计者究竟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在空间定义已的当下,在美术馆正忙着“去美术馆化”,销售中心也思考着如同“去销售中心化”时,作建筑及空间,又该以何种姿态被呈现呢?
艺术空间与消费空间的定义一直随着时代演变。19世纪以来,美术馆以其纯粹、明亮、中构造确立一种制式化的展示空间,除了突显艺术品本身,也同时营造出某种神圣而高贵的气着观念艺术的去物质化,艺术空间的功能开始模糊,加上资本主义的观念转向及美学意识“艺术的”空间不再只是赋予作品展示功能的特定场所。我们可以轻易地察觉,艺术空间这两种本质及表现性皆差异极大的售楼处设计空间形式逐渐地相互靠拢,不论是艺术空间的商业化消费空间的博物馆化或美术馆化;奉行其道者认为,这是人们在美感经验的强烈需求下,所性演变,最终消费空间可以替代艺术空间提供给人们美感经验,艺术空间也可以借由商业提供更多样的服务。但是,当艺术与资本主义关系过往甚密时,这样的演变是否真会如我的那样美好?过量的美感经验是否会让美学或艺术失去其意义7如同布希亚的评论:“兰都成为美学之后,所有的东西都不再美丽或丑陋,艺术就会自己消失了。同样的,在房地产销售领域也有着同样的转变,两岸房市起飞以来,豪宅产品一直是销售品。因此,决定销售成败的样品屋及接待中心便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大概是2000年上市场开始以建筑艺术做为号召,以造型特异并具有强大表现力的建筑外观吸引客户,售楼处设计地由富丽堂皇转为时尚简约;而近年来,由于文化创意及美学意识的抬头,“文化产业”突炽手可热的一门生意。同时间,当代艺术也在两岸金字塔顶端族群兴起一股浪潮,追逐文化了一种品味及身份的代名词。嗅觉敏锐的房地产业自然也踏上了这股浪头,毕竟在这个世界化风潮之下,艺术及美学已经成了促进消费的重要利器。但当美学化被过分操作后,艺术最终因只会化为一个视觉物件,而失去了本身的价值。人们消费的不单是物件本身,而是在美学经验的麻醉之下,购买了某种欲望或表象。
这样的说法并不是否定美学化本身所带来的影响力,也并非质疑售楼处设计对于行销策略的定位。这股浪潮之中,也不乏立意良好的跨界结合案例,著名的“长城脚下的公社”便在2002年威尼斯双年展上荣获“建筑艺术推动大奖”,其鲜明的文化形象也让开发商取得了市场的成功。台湾的忠泰文化基金会也成功推动了不少艺术文化活动。紧接着而来的便是大批操弄文化议题及艺术行销的仿效者,他们认为产品结合艺术品后,自然能提升住宅质感、拉抬销售率,但雷声大雨点小,甚至胎死腹中的同类型销售案也不在少数。无计划性的结合及牵强套用的结果,最后只是沦为空洞的文化表征,不论是对于销售方或消费者,其实皆无益处可言。
就空间美学上而言,艺术品,或是,原本就是提升居住品质及形塑个人风格的重要售楼处设计元素,但当艺术品成为符号性及象征性的视觉元素时,空间主体也会面临被同一视觉形象所吞噬的风险。十年的艺术风潮下来,理论上来说,消费者的美学素养应该己提升至不同的水平,但是目前艺术与售楼处设计空间的结合方式却大多数还是停留在符号式的关联,“美感”与“艺术”之间的误解也持续地存在着。美学化的过程或是美感经验的提供是否一定要经由艺术品作为媒介,是我们一直存疑的,毕竟当代艺术品不一定是具有美感的创作;美的事物也并非一定源自艺术家之手,若是硬把两者之间划上等号,只会阻碍各自的发展而已。唯有通过对美感经验的培育之后,艺术品的价值才有机会呈现出来。但是,以预售市场的周期而言,并无法达成“培育”的目的,但部分房地产建筑师仍试图将这样的想法灌输给开发商甚至消费者,售楼处设计过程中忽略了艺术品存在的适用性,盲目地放置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但是,这只会让艺术的意义与空间本体的价值不断降低,设计师或艺术家却仍在为这样的曝光方式而沾沾自喜。开发商借文化艺术之名行销,新兴创作者得到曝光机会及收入来源,消费者的美学素养提升,看似美好的运作体系,却只是在原地打转着。不论对于建筑销售面或售楼处设计专业而言,艺术品都不该只是抽象崇拜的符码,看似热闹的伪艺术展演结束后,该地的文化经验及教育累积却仍是一片空白:消费者依旧不懂艺术为何,盲目的追求着代言品味的符码;艺术创作者思考转向话题与符号;建筑失去了主体地位而沦为容器,自然也无法对周遭环境做出任何贡献;最终开发者便无法得到预期的文化形象加持。艺术家成为符号资本家的议题早在艺术圈争论不休,但如今建筑师也面临着同样的拉扯。
回到“艺术介入空间”的话题,行销手法本身并不是问题所在,提升文化形象及创造美感经验,本来就是在售楼处设计过程中应被思考的问题,开发商及代销业者如何以艺术做包装行销并不该影响建筑或空间被呈现的样貌,建筑本身如何结合环境价值及社会责任应是身为建筑师或设计者的责任,而不是消极的建构美术馆化的纯净空间,将设计主体藏匿于艺术品后,成为视觉符码的背景。安藤忠雄先生著名的直岛美术馆,便是在艺术与环境共生的状况下所建造而成,艺术品打破既有巢臼,以更真实的姿态面对群众,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建设与发展;更是精彩地以空间及建筑强化了艺术品本身的价值,创造出艺术与环境可以被共同阅读的可能性;同样是临时建筑的属性,著名的伦敦蛇形艺廊每年七月都会邀请建筑师在艺廊旁的草地上,打造一座寿命只有三个月的临时建筑,在不考虑实用性与延续性的临时建筑物的特有条件下,每组建筑师都在土地上勾勒出关于建筑的美梦与狂想,强大的话题性之下,也同时提供了观者思考及接触建筑艺术的机会;2004年之后,纽约MOMA也每年透过竞图,邀请建筑师在纽约近郊设计一个临时建筑,提供新兴建筑师一个发声的场地及舞台。
而两岸房地产业界在代销、预售制度兴起后,样品屋在房地产市场已有30多年的历史。虽然存在着诸多的争议性,但样品屋及接待中心作为一个临时性的建筑,仍然应该被仔细思考它存在的方式及姿态,比起蛇形艺廊及纽约MOMA,我们其实拥有更多的机会,在都市中创造出更多元的可能性,如同我们在前期专文中所提,从纯粹售楼处设计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临时性建筑在寸土寸金的都会中,短暂的打开了一个可呼吸的缺口,如何以正面的思考方式,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及空间,传达适当的信息给群众,是在创造话题外值得售楼处设计者好好思考的。不论是早期的节能绿色建筑或是现下的文化艺术潮流,对于大部分开发者甚至消费者而言,终究只是被包装过的行销口号,但身为一个售楼处设计师其实可以更积极地面对潮流下所创造出的设计条件及机会,为手上掌握的有限空间及环境负起更大责任。
来自:http://www.shiyuidc.com.cn/html/2267.html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