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密封件越紧越好。机械密封泄漏中,轴套与轴之间的泄漏(轴间泄漏)是比较常见的。一般认为,轴间泄漏就是叶轮锁母没锁紧,其实导致轴间泄漏的因素较多,如轴间垫失效,偏移,轴间内有杂质,轴与轴套配合处有较大的形位误差,接触面破坏,轴上各部件间有间隙,轴头螺纹过长等都会导致轴间泄漏。锁母锁紧过度只会导致轴间垫过早失效,相反适度锁紧锁母,使轴间垫始终保持一定的压缩弹性,在运转中锁母会自动适时锁紧,使轴间始终处于良好的密封状态。
2.新的比旧的好。相对而言,使用新机械密封的效果好于旧的,但新机械密封的质量或材质选择不当时,配合尺寸误差较大会影响密封效果;在聚合性和渗透性介质中,静环如无过度磨损,还是不更换为好。因为静环在静环座中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使聚合物和杂质沉积为一体,起到了较好的密封作用。
3.拆修总比不拆好。一旦出现机械密封泄漏便急于拆修,其实,有时密封并没有损坏,只需调整工况或适当调整密封就可消除泄漏。这样既避免浪费又可以验证自己的故障判断能力,积累维修经验提高检一台浦沉工程机械厂制造的起重机,由于旋转密封严重外泄,对其解体维修见图。该密封中心轴上有道环形槽用于安装密封件和,防止液压油泄漏。环形槽宽度为,每道环形槽内先装一道形圈,再将每道形圈套上宽度为、截面为矩形的骤缩醛树脂密封环。形圈与密封环都具有弹性,安装在中心轴上的道橡胶密封件在自由状态下测得的外径为,而转子内径为此时
一般来说,轴套外伸的轴间、密封端盖与泵体间的泄漏比较容易发现和解决,但需细致观察,特别是当工作介质为液化气体或高压、有毒有害气体时,相对困难些。其余的泄漏直观上很难辩别和判断,须在长期管理、维修实践的基础上,对泄漏症状进行观察、分析、研判,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4、泄漏原因分析及判断将转子装配到中心轴上很困难,强行挤压或碰撞安装中心轴上的密封件有被损坏的危险,安装成功率极低。为此,制作了转子导入器,如图所示。采用一厚的钢板弹‘生要好制作内径为一,宽度为和巧的导入器各一个同时做二个备用。中心轴上前道密封件采用宽的导入器装配,第道密封件撮后一道采用宽的导入器装配空间狭窄。用转子导入器夹紧中心轴上第一道密封件,将转子中心对正中心轴中心,用铜棒轻敲转子边缘周围,当装好第一道密封件时,将转子导入器缓慢后移,再夹紧中心轴上第二道密封件并装泵用机械密封种类繁多,型号各异,但泄漏点主要有五处:
5.安装静试时泄漏。机械密封安装调试好后,一般要进行静试,观察泄漏量。如泄漏量较小,多为动环或静环密封圈存在问题;泄漏量较大时,则表明动、静环摩擦副间存在问题。在初步观察泄漏量、判断泄漏部位的基础上,再手动盘车观察,若泄漏量无明显变化则静、动环密封圈有问题;如盘车时泄漏量有明显变化则可断定是动、静环摩擦副存在问题;如泄漏介质沿轴向喷射,则动环密封圈存在问题居多,泄漏介质向四周喷射或从水冷却孔中漏出,则多为静环密封圈失效。此外,泄漏通道也可同时存在,但一般有主次区别,只要观察细致,熟悉结构,一定能正确判断。
更多密封知识及其相关产品信息参见: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