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圆月的博客

个人档案

圆月


室内设计师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最新评论

统计信息

博客:4 篇
评论:0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精神传统的意义

(2009-04-02 13:50)
标签:

         我们是否应该保持自己的精神传统,是当下急需明白的问题,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不大会跟自己血缘祖先彻底划清关系,但有相当一部分人却分明在抛弃自己的精神祖先,他们认为现代化就是与传统农业文明的告别,农业社会所生长的精神传统自然也就在告别之列。这种理解看起来有些道理,但却不合情理。中华民族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积累传承,已形成为一个巨大的历史文化传统,这种传统负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聚合着亿万中国人的精神与情感,人们享受着生活中的传统,遵循着彼此熟悉的文化习惯。这种文化习惯在现代社会固然某些方面需要改造与更新,但从总体上看,它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它不仅是联结过去与未来的精神保障,更是民族文化身份的赖以癫痫保存的文化符记。
         我们进入现代社会,享受科技进步的便利,并不一定要以抛弃传统,特别是主动抛弃传统为代价。因为传统与现代并不天然为敌,传统的智慧与情感反而可以作为现代社会建设的文化资源。传统虽然作为整体的文化体系被打破,但其中许多有价值的文化片段,可以作为我们连缀当代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的金缕玉片。尤其像承载着民族文化传统的节日,它有着独特的时间回归的优势,在周期性复现的节日中,我们面对逝去的祖先,讲述传统的故事,重温着家庭亲情,协调着人际关系,放松身心,脱离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节奏,回归传统的悠闲。节日传统内涵的传承与扩展,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不仅在文化建设上具有正向与健康的意义,就是从经济社会角度考量,也是难得的商机,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娱乐业等都充分利用了节日人们的消费心理,取得巨额的中铁物流收益。
        我们曾经有过背弃传统的荒唐,我们至今还在为这种荒唐支付着“学费”。我们总是善于“破”,却不懂得“立”。特别是对于关联着我们精神生活的东西,最好不要轻易地去改变,除非我们的确找到了更好的替代方式。
        因此在我们高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旗时,就不仅仅是选择几个样板,撒一点胡椒面,而是在全民族树立尊重传统的风气,让生活在现代物质文明社会中人们充分认识到民族精神传统的价值,在我们心中珍爱传统,在我们的生活中传承过去的文明,让“文化遗产”成为现代生活的资源,而不是博物馆中铁快运中供人凭吊怀古的展品。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69) | 类别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