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runzi_w's Blog

个人档案

王润滋

创捷传媒
室内设计师

博客公告

  王润滋,女,28岁,身高164CM,民族:汉,有5年设计工作经验,本科,青岛理工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QQ:897134272   邮箱:runzi.w@163.comzx2677650369@sina.com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统计信息

博客:38 篇
评论:2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伦佐·皮亚诺

(2008-11-13 13:07)
标签:

 

伦佐·皮亚诺生平简介
伦佐·皮亚诺(RenzoPiano),于1937年9月14日出生在意大利热那亚(Genoa)的一个建筑商家庭。他的祖父、父亲、四位叔叔以及一个哥哥都是建筑承包商。他曾经说过自己也应当成为建筑承包商而不是建筑师,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建筑师。
    在1964年毕业于米兰建筑工程学院(Milan Politecnico)之前,皮亚诺就进入了父亲的建筑公司,在佛朗哥·阿尔伯尼(Franco Albini)指导之下学习建筑设计。除了把5世纪的伯鲁乃列斯基(Brunelleschi)列为偶像之外,他对法国的简·普鲁威(Jean Prouve,1965~1970年期间两人曾在费城共事并结下深厚的友谊)也非常欣赏。因为简·普鲁威的关系,他得以到路易斯-康(Louis I Kahn)在费城以及Z.S.Makowsky在伦敦的事务所工作了一段时间(1965~1970年)。
    1969年,皮亚诺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70届国际博览会意大利工业帐篷的设计中初露锋芒。这一工程博得了很多业内人士的好评,包括那位出生于意大利成长于英国的年轻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两位建筑师发现他们有很多共同的见解,所以当有土木建筑公司建议他们合作参加巴黎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国际竞标时,他们一拍即合并且最终拿下
了这个项目。
1971~1977年,他与理查德·罗杰斯共事,期间最著名的作品正是巴黎的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1977年),两人也因此名扬全球。
    1978~1980年,皮亚诺与赖斯形成伙伴关系,他们一起进行各种项目的超强试验,这些项目为皮亚诺后来形成的思想和方法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期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邻居工作室(1979年)与奥特朗托试验在皮亚诺所有项目中都是非常具有活力的。
    1981年,皮亚诺和赖斯解除了合作伙伴关系,然后将热那亚办公室更名为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工作室的取名很明显地表明了皮亚诺强烈的事业心和国际化的野心。
    1998年,伦佐?皮亚诺荣获第20届普利策建筑大奖(相当于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伦佐?皮亚诺的建筑集艺术、建筑和工程技术于一身,这在建筑界并不常见。
    2004年,伦佐·皮亚诺完成了达拉斯的那什(Nasher)雕塑中心。而目前其工作室正在负责的项目有:纽约市的摩根马图书馆扩建工程(预计2006年春季完成);亚特兰大高级博物馆扩建工程(占地面积177000平方英尺,2005年秋季开放);芝加哥艺术学会北翼楼项目;旧金山加州科学学会扩建工程;哈佛佛格艺术博物馆扩建工程。伦佐?皮亚诺还将为费城的巴那斯基金会设计一座新办公楼。
    今年,波士顿加德纳博物馆邀请伦佐·皮亚诺为其设计一座新建筑,以容纳博物馆增加的展览、保护和教育项目以及其他服务功能。馆长安尼·哈雷(Anne Hawley)说,之所以选中皮亚诺是因为看中了他的美学观念。哈雷说:“我们并不需要一座炫耀的建筑,伦佐·皮亚诺的建筑最高明的地方就是像诗一般动人。他没有程式化的风格,而是根据场地和项目要求来做设计。”

        从业三十余载的皮亚诺,就是这样孜孜不倦,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全身心地投入他的建筑设计事业中,并在不断继承、不断打破传统的过程中逐步成熟。在他的建筑实践中,发明、创新、突破始终是他向空间“维度”探索的法宝,在梅尼博物馆的设计中,他以单纯的形式唯美的比例,将建筑的美回复到功能主义的设计理想中,并发明了可以让阳光永驻的太阳能采光装置,将非物质的成分例如阳光引进建筑之中,并成为建筑的组成部分。在蓬皮杜中心的建造过程中,他设计了一种全新的钢索结构部件,在这种部件被全法国的钢铁公司公宣部为无法实现后,而他仍然坚定地相信自己的设计,最终找到了德国的KRUPP公司,这才成功地展示了他的设计思想。“敢于打破常规,并坚定地使之付诸实现,你就会发现,你的设计已不受任何限制,并达到自由自我的境界”这是皮亚诺的经验之谈,也是他走向辉煌的阶梯。“人文城市”模式,是他多年酝酿的一个设计理想,这一点在他里昂国际城、、柏林波茨坦广场和热纳亚旧港改建等规划项目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新建筑与老建筑,新景观与老的城市景观,建筑、环境与人,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和依存关系……

  在他热爱他的家乡热那亚,那里有他的童年和梦想,是他理想的起点和源泉。他的工作室在旁蒂·内乌的台地上,乘坐热那亚特有的升降机上来,在大海与山岩之间的那座有着蝴蝶翅膀般屋顶的半岩半船形建筑,就是他心灵宁静的港湾。而他在巴黎马莱区的工作室则让他体会到活跃的社会生活,感受社会前进的脉博。这就是皮亚诺的设计生活,一场在热闹与清静之中,在严谨与写意之间,在理性与情感相交处的,有耐心的游戏。

重要作品
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1971-1977)
关西国际机场,大阪(1988-1994)
提巴欧文化中心,Nouméa, 新喀里多尼亚(1991-1998)
Beyeler基金会博物馆,巴塞尔(1992-1997)
波茨坦广场改造,柏林(1992-2000)
Auditorium Parco della Musica, 罗马(1994 - 2002)
保罗·克利中心,伯尔尼(2005)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376) | 类别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