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邸长山的博客

个人档案

邸长山

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生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14 篇
评论:15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中国家具

(2012-07-10 23:07)
标签:

19601970年代的中国家具

Chinese Furniture of 1960s and 1970s (Cultural Revolution Period)

文革期间,中国社会因“文化大革命”而出现了动乱,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和工业生产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家具生产停滞,市场供应严重不足。1970年代后期,文革后的中国百废待兴,家具作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始走上正常发展的道路。

为了节省木材和提高生产效率,196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家具大量应用人造板。在柜类家具的生产中,框式结构基本上被板式结构所取代。家具板式结构的部件之间仍然采用方榫或圆棒榫接合,是不可拆的板式家具,最常见的板式部件是双包镶的空心板结构。在家具的涂饰方面,除了传统的虫胶清漆和硝基清漆和色漆继续广泛应用外,树脂漆也开始应用。

20世纪60~70年代的中国家具由于与外界的隔离,因而一直在探索一种适应当时生活基本需求的具有明显的时代痕迹的中国风格。这个时期的民用家具在品种和格调上仍然是海派家具的延续,大衣柜、五屉柜、西式屏板床等都是海派家具的简化。它的最大的特点是套装的概念,每套家具都包括床、床头柜、大衣柜、五屉柜、梳妆台、梳妆凳等卧室用家具,有时还包括餐桌、餐椅或餐凳,一套家具9件36条腿,“36条腿”便成了当时最流行的家具时尚。“脚架”是这一时期家具造型的流行语,板式部件构成的柜体,不直接落地,必须支放一个独立的部件——脚架上。当时流行的说法是中国南方气候潮湿,柜子下面安脚架像桌子一样有利于空气流通,防止柜子发霉,这与其说是功能的需要,还不如说是一种造型手法。

在物质匮乏的文革年代,家具的装饰只能相对简陋,雕刻、镶嵌等传统的装饰艺术几乎绝迹,最重要的装饰形式也就是结合功能部件的线型、线脚、脚型和薄木贴面等装饰手法。

1980年代的中国家具

Chinese Furniture of 1980s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现代家具业发展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家具业的企业的构成、家具用材、产品结构、产品风格和生产工艺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980年代以后由于“动乱”结束,各行各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由于人口失控后大批青年进入适婚期,一大批 “下海” 率先富起来的人和“万元户”等对家具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 60~70年代的家具式样已无法满足他们被压抑的消费欲望,这一切都加剧了家具市场的供需矛盾,市场的需求趋向大大促进了这一时期家具新产品开发的力度。

 

家具企业的构成:在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大批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外资、合资家具企业进入中国大陆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等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打破了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家具企业的一统天下,使家具企业较早地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从而促进了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其中,香港鼎盛家具集团董事长吴荣泉先生率先来到中国改革开放的特区深圳市,于1979年7月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板式家具厂——深圳华盛家具装饰有限公司。

 

家具结构和原材料:中国家具的结构形式在1960-70年代一直是传统的框式结构,外资家具企业所引进的32mm系统板式家具,带来了全新的板式家具概念,同时带来了新技术,给中国的家具企业带来了一场革命。在用料方面,板式部件开始采用刨花板和中纤板作为基材,表面常用三聚氰胺浸渍纸复面,边部采用PVC封边条封边,从而省约了涂装工艺;以32mm系统拆装结构取代榫卯结构,以部件包装运输取代整体家具包装运输,大大地降低了家具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家具生产效率,从而也促进了中国家具企业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家具特色:1980年代以前,中国的家具还都是单个配套的家具,板式家具在中国家具市场推出后以全新的概念、简洁的形态和工业色彩的装饰,立刻成为现代与时尚的象征而流行开来。 1980年代中后期,中国出现了组合家具,组合的概念就是将不同功能、不同规格和不同形态的单件家具按一定标准模数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一个整体,功能齐全且充分利用了室内空间。当时的组合家具主要有客厅多功能组合柜、组合书柜和文件柜、组合卧房家具等。组合家具是1980年代中后期中国家具市场的主流产品。

1990年代的中国家具

Chinese Furniture of 1990s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巨大的家具消费市场和低廉的劳务市场吸引了意、法、美等国以及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家具企业与商家,他们纷纷来我国大陆投资开办家具厂、家具店,这种产业大转移,大大地促进了中国家具业在设计、生产、工艺、质量、销售以及国际贸易等方面的进步,加快了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步伐,带动了中国家具的出口,促进了中国家具业的快速全面发展。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家具体系初步形成的时期。

家具品种与用材:家具产品类型由过去品种单一的民用床、柜、桌、椅、凳发展到多种门类的家具,如卧房、客厅、儿童、厨房、卫浴、户外家具以及商用家具。在用材方面从单一的木质家具、钢家具发展到实木、板式、软体、藤竹、金属与玻璃家具。在家具款式和风格方面有现代简略、欧式古典、美式乡村、意大利前卫、日式实木、中国传统红木家具等。这一时期,不同品类、不同风格、不同材质、不同档次的家具百花齐放,家具市场一派繁荣。

 

家具特色:

聚酯家具的流行:1990年代初在中国大范围流行的“聚酯”家具,不是指家具由聚酯树脂材料加工而成,而是在以刨花板为基材的板式部件上先施黑色底色,然后刮涂一层厚厚的透明的聚酯漆,产品漆膜丰满,光彩照人;稍后又在黑色的聚酯漆表面上施以“幻彩”、“珍珠花”等彩色图纹装饰,延长了聚酯家具的生命周期。

“联邦椅”的成功: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联邦椅”是广东联邦家私集团公司1991年推出的一组橡胶木实木沙发系列,造型新颖时尚,既无中国传统坐椅的模式,也不是仿造国外的样式,完全是一种中国式的创新。联邦椅从1992年开始流行,短短几年时间就铺天盖地席卷了全国,是现代中国家具设计的最成功的一个案例。

中国现代家具的创新:1990年代中期,一部分设计师与老板双层身份兼具的人,他们思想活跃,视野开阔,他们本身是高素质的设计师,他们的意志和诉求较其他驻厂设计师更易于实现。浙江温州“澳珀”家具公司的朱小杰和广东“联邦家私”的王润林就是这样的设计师,他们不愿意“追风”,其目标是创造一种新的时尚,一种设计创意高附加值的产品。他们等一批设计师引领了1990年代中国现代家具的创新潮流。

中国传统家具的创新:1990年代后期,中国的传统硬木家具企业为了应对市场挑战,设计师开始了新的探索,他们与时俱进,改变传统家具的形态,简化传统的装饰,引进人体工效学的原理,增加时尚功能和改进坐具的垫性,创造了一种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全新的“新中式家具风格”。

“当代设计师家具作品”展区以当今国内最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设计师家具作品与图文简介为主,辅以国内家具大赛与家具设计类艺术院校学生作品图文,以独特的展台、展板与照明形式,力图营造出一个力倡原创设计,彰显当代中国设计力量的氛围。

 

未来与概念家具体验展区,通过独特的建筑形式,以多媒体、前瞻性与实验性的家具作品图片背景,环形布置数个概念性、趣味性的家具,供参观公众玩味体验,同时希望激起人们对家具创新设计的好奇心与参与欲望,引发人们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憧憬与遐想。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307) | 类别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