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erdong's Blog

个人档案

刘晓林

刘波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师

博客公告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最新评论

统计信息

博客:50 篇
评论:1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08上海双年展--08 Shanghai Biennale (快客)

(2008-09-20 13:14)
标签:上海双年展 

       9月14日,我和朋友看了双年展,这里发上来和大家,共享交流。

(展品以我们的交通流线来介绍)

周章   装置  火车

“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青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其中上海知青100多万人。中国1/10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八十年代后一批又一批的知青和知青子女纷纷回到故乡原籍,知青们背着沉甸甸的行囊,拖儿带小回到老北站(当时的上海火车站)。这件作品记录了这段罕见的迁移史。与此同时,几乎冻结了三十年的国际移民的闸门被打开,上海许多青年掀起了学英语和学日语的热潮,一批又一批青年通过各种渠道赴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及欧洲各地求学或移居。因此,1980年代上海形成了两种人口迁移现象,一种是从全国各地以各种形式大批返城的上海人,另一种是大批青年带着梦想,主动漂洋过海,用上海人特有的聪明与实干再次远徙,谱写上海移民史上“洋插队”的新篇章。

这段话让我想起了自己父母的青年时代,具体发生了什么,没人愿意去展示事实。

于凡 “银鬃马”  中国 

作者的大意就是当时的人民广场就是以前跑马场,算是一种对时空的回忆,以及对上海的一种诠释。包括边上的水稻。

06 超设计 上海双年展  留下的装置,是个两年看到他,好像看到了老朋友。

尹秀珍 Yin Xiuzhen(China)   飞行器 Aerocraft   装置 installation  

个人很喜欢这个装置,很形象了描绘出今天中国的现状。

点击看大图 

作者的手稿

点击看大图

作品三视图

作者我忘记了。个人理解是今天的中国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时空背景放到一个画面。

产生极强的对比效果。

Wang Qingsong

王庆松(China 中国) 《行李》︱铜︱ Luggage︱copper

王庆松是近十年来中国优秀的探索性艺术家之一,作品《行李》真实地反映了上海开埠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市民和流动人口的行囊。这些行囊作为每一个快客的符号象征,构成了与快城历史变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来自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式样、不同重量和不同感情的行李形成了“快城快客”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

韩国  作者忘记了 摄影作品

很喜欢她的照片的颜色喝和带来的平面的感觉。个人感觉这幅作品可以叫《帝国》

Zeng Hao

曾浩(China 中国)

曾浩的多媒体综合材料装置作品《风景》在上海美术馆的北厅展示,作品是在新古典主义建筑内部拔地而起的未来建筑群。通过这样的包孕快城来改变视觉习惯,给观众带来陌生感和距离感。从而以新的身份和角度去审视这个空间,引发人们更多的思考的可能性。地面上的沙砾,仿佛是移民出发时的地点和原动力,像一棵大树最初发芽时的故土。但从那里出发、生长,周遭的变化,不断地转换,已经逐渐改变了我们所站的已被降低了 1.73米的平地线上,这就是在移动中沉浮的快城快客。

《风景》︱多媒体装置

岳敏君 中国

《五彩龙腾》︱不锈钢、铸铜︱Colorful Running Dinosaurs︱stainless steel, copper︱variable dimensions︱41pcs︱2008

岳敏君的《五彩龙腾》将神话传说中龙的形象向前追溯到神话诞生之前的阶段。文化从远古的文明迁移到了快速发展的城市,它支撑着我们努力发现和创造新的文化。作品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人类的特点加给自然界,强化笑的意味,增添快乐。作品在空间中的摆设也是为了拉近龙和当代人的关系,使观众和作品双方都具有一种双向的感受,启发我们在城市日常生活中获得与自然界的视觉经验的方式。作品的表面运用汽车喷漆的方式上色,这种色彩处理方法具有现代工业的媒介特质,从一个侧面来看,是在反思、讽刺浪费能源的人类最终也会像恐龙消亡一样,失去今天的交通工具。岳敏君的《五彩龙腾》无疑将快城快客放置在一个让人们联想到远古迁移的背景之下,让人们对当今能源反思的同时,体验到人世间的沧桑巨变。

个人很喜欢这个装置雕塑给人带来很大的冲击,一上二楼就看到了。

美术馆动人的片段。(楼梯间)

二战时间 流亡到上海的犹太人 视频很质朴很感人。但时间不够没有看完。

 Ulrike Ottinger

乌尔莱克•奥汀格(Germany 德国)

《流亡上海》(虹口)︱ Exile Shanghai (Chusan-Road, Hongkew, Shanghai)︱montage with ancient photograph

点击看大图

 

点击看大图

乌尔莱克•奥汀格开始学的是美术专业,但到了1980年,她已成为作品众多、闻名世界的导演。她的作品主题主要围绕着既局限于地域又极具流动性的各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就像剪接原则所遵循的一样,主体要不断地和相关对照物渗入融合。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籍和不同的性别的问题就是她作品中的几个方面。“奥汀格的电影是可读性和可视性,叙述和画面的交叉综合体。”(LaurenceA.Rickels语)

《流亡上海》的内容是对五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生活过的犹太人的采访。依据年代,奥汀格把这些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纪录片以及今天的日常生活场景结合在一起。影片宁静的流动与回忆的叙述风格十分贴近,而现代生活场面的切入表现了移民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本土与异乡的冲突。

Wu Mingzhong

武明中(China 中国)

武明中的《国际饭店501》由三部分组成。 其一是,将国际饭店 501房间作为展览现场,在十二扇窗户上安装了葡萄酒的玻璃装置,观众可以通过装置来观看人民广场。七十多年来,下榻 501房间的客人多数是上海的过客,501房间既目睹了人民广场的历史变迁,也体会着来往房客的人生百态。同时,在上海美术馆北楼也安装有葡萄酒的玻璃装置,让观众从跑马厅得以与国际饭店 501房间一同遥视人民广场。其二是,绘制十二幅作品通过 501房间的十二扇窗户观看集物质、奢华、欲望、流动为一体的人民广场,体现了分隔、重叠、整合的综合表达。其三是,透过晃动于葡萄酒中的 501房间窗户拍摄人民广场,传达时光流逝的瞬间和微妙心情的流动感。

《国际饭店501》︱玻璃、葡萄酒、布上丙烯绘画、影像︱ Park Hotel 501︱glasses, wine, acrylic painting on cloth, video︱162 × 76 cm × 12 pcs︱2008

《国际饭店501》︱玻璃、铝合金、葡萄酒装置︱Park Hotel 501︱installation, electronic model︱2008

点击看大图

黄心健 (Taiwan China 中国台湾)

黄心健的作品《上海,我能请你跳支舞吗?》讲述了一个开始于美术馆公共空间的故事。他将艺术殿堂转化为市井小民轻松浪漫的社交场域,观众犹如来到虚拟的夜上海舞池,随性地跳一支舞,作品的互动机制将高耸压迫的硬质高楼大厦,转化为与人共舞的软性图像,随着观众的肢体舞动而改变建筑的面貌。原来市民习惯服从于城市建筑所分割的空间,在此作品中被质疑与逆转,进而引导观众以自身的角度与动作,重新思考并力求与改变城市空间的属性与自身行为的因果关系。

《上海,我能请你跳支舞吗?》︱互动装置︱ Shanghai, Shall We Dance?︱interactive installation︱variable dimensions︱2008点击看大图(油画太大,拍的不好找来图片说明)

Ma Baozhong

马堡中(China 中国)

马堡中把《花开花落 2008.1-8》的视点放置于上海的现在进行时,让新移民、过客和快客组成一个共同的视觉图像,包括时尚、体育、经济、科技、政治、文学、娱乐等各色人物,以此编织成一个横跨上海历史、现实及未来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多维空间。为实现对移民城市未来的虚拟想象,作品使用建筑规划的模型来完成对现实存在的真实转换,将历史、现实及未来的内容融为一体,由此造成一个相互穿插的关系。作品中通过人物的对比,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将社会的各类层面及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城市和城市人的新形象和新变化熔铸在一个平台之上,共同演出一场花开花落的情景剧。

1600年的上海 很可爱

点击看大图

Son Kuk Gyon

孙国娟(D.P.R. Korea 朝鲜)

孙国娟的《上海你好——掩埋在记忆中的甜蜜》所表现的是她的家庭内部发生的上海故事。这与近现代亚洲革命史有关,该作品由家谱式的文献和实物展示,其父亲生前迁居上海的居所布置复原,以及以她惯用的白糖包裹昔日的家居这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白糖是甜的同时也是易于融化的晶体。它们能够保留的时间是短暂的,它们无法超越时间。在这里,白糖以它特有的表达折射出其父母青春的时光,那些有甜有苦的青春是被甜蜜和希望包裹着的,虽然依旧保持着甜的芳香,但也会像糖一样在时间中慢慢变得黏稠,不能重来。迁移是一个建立与离别的过程,她重建了一个与上海,与迁徙有关的记忆,然后用甜蜜又容易融化的白糖包裹了那一段正在渐渐融化的记忆。

我无意中拍下了蓝光的轨迹。忘记作者。好像是日本的。

大意是把不同时空的元素,放在一个空间里让人有离奇的感觉,我当时很累。在沙发上休息了一会。

墙面 平面构成的处理手法可以借鉴,展的什么倒忘记了。

Yu Hua

虞华(China 中国)

虞华是中国新锐的艺术家之一,作品《生日》、《乐园》、《歧》、《聚》描绘了已经概念化的城市景象,图像中已看不出它到底是哪个城市。她把绚烂的城市游乐园化。在游乐园中,最具有速度又惊险刺激的就是过山车,有很多轨道,它是迁移所需的媒介,在迁移中有各种选择,也有很多奇妙未知的事情发生。人口迁移的中心往往是发达的城市。她在作品中天真地幻想着一个自言自语的世界,把迁移的问题变成美好的童话,只是不希望在现实世界中失去人类的童话般的乐园。她为我们建造了一座乌托邦式的快城快客。

这张油画自己很喜欢,有种意境在其中,忽然想到 希腊影片《我美丽的乡愁》

点击看大图

Zhang Enli

张恩利(China 中国)

张恩利是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的表现主义艺术家之一。通过近十年的艺术实践,他形成了饱满的激情和浑厚的画面相交织的特征。他选择“床”这一生存基本点作为表现快客的切入点,这是移民来到城市最初的生活遭遇。在这里,床的意义不只是提供休息的地方,对于一个刚刚迁移到新城市的移民来说,床可能是连接故乡与城市的摇篮,床是一个移民立足新城市最根本的支点。失去了床,就如同失去了夜晚一样,这样的每一天对迁移者是不完整的。因此床对于一个新移民而言,是继续在城市打拼与奋斗的动力,是一个移民求得美好生存的出发点。床对于一个迁移的家庭来讲,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点击看大图

Mike KelleyKandor-Con 2000    1999        Installation    variabel      超人什么之类的

Charles Yi Yong Lim

林育荣(Singapore 新加坡)

林育荣经常驾驭着帆船在国界线一带航海。《海的状态》收集了一百套从两个角度拍摄的航标灯的图片来记录穿越国界的漂流。从航标灯不同的角度,看到海的里面和外面。图片根据一定的逻辑顺序布置,从中可以发现海上航标灯的位置在不断地延伸。是人在移动,还是海洋在漂泊?在一位具有航海经验的艺术家的目光中看来,这里只有艺术吗? 

 《海的状态1:内部、外部》︱多媒体,摄影︱The Sea Stories Sea State 1: inside outside︱multi media, photographs︱2008

好像是一个先烈(恽代英)和一个国外的知己的信。应该发生在1940左右的上海。

点击看大图

Chen Yun

陈赟(China 中国)

陈赟是出生于1980年代的艺坛新秀。她以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将城市与网络及其情感的迁徙在《移魂城市》中加以独特的诠释。她将城市比喻为一个发酵的有机体—母体。这个母体不断锤炼着人的肉体和灵魂。城市是一个众多欲望集合的载体,它有一种莫名的魔力吸引更多的人涌入,去寻求某种非凡的价值。城市在接纳了移民和流动人口汇聚后的能量,开始在各方面不断膨胀,这些膨胀造就成一幅富丽堂皇、生机勃勃的景象;而这种强大引力的召唤又促使更多的人来了又走,穿梭在一座座城市里,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身份和心情,去追求梦一般的蝶境。

《移魂城市》︱数码绘画︱The Moving Spirit of the City︱digital painting

Su Xinping

苏新平(China 中国)

苏新平近十年来一直在中国现实主义艺术道路上寻觅着与自己气质对应的艺术样式,他在现实主义中注入了象征的力量。无论是他的早期版画,还是近期的油画,都包含并反映着来自蒙古草原的壮丽与雄浑。《干杯》系列记录了京城北郊一望无际的农田和林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后有来自各地的民工兄弟和各行各业人群,甚至不同国籍的人群在此陆续落户;同时,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工厂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迅速迁移于此,直至奥运场馆在此耸立。因此,《干杯》系列有力地展现了苏新平目光中建设快城的快客们——民工兄弟辛勤劳动之余的欢畅豪饮之情,而这些正在干杯的快客们也正是营造快城的快英雄。

SOCIAL  PROBLEMS  WITHIN  THE  ART  WORLD   ------Bethan Huws

上面的话是艺术家思考的问题,对于做设计的也一样,谁也摆脱不了社会,真空存在---

 ---Er Dong

T H E      E N D. . . . . .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443) | 类别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