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琚宾的博客

个人档案

琚宾

水平线设计
首席创意总监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12 篇
评论:103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设计师的工地

(2011-06-30 12:43)
标签:

    工,巧饰也…“为巧必遵规矩、法度,然后为工”

…;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也——其实光看这两个字的分别注释,就已经能勾勒出其组合而成的词语所代表的大致环境。对于设计师而言,“工地”还专指未完成的项目,当然了,还有那没挣回来的设计费。 

 

     从最初的山只是山,路未成路,到最终展现给众人看的模样,样板间需要历时六个月,会所要十来个月,酒店需要两年,大的建筑或群落则要三至五年,在此期间,需要的是非一般的想象力和现场把控能力。

    设计师在那“只是山”、“未成路”的初期,参照天时考量地利,并遵循投资方的期望,凭空描绘最终的画面,伴着工地的存在始末,将其变为真实的存在。这又和做菜有点相像。只不过主妇们于市场中对着长相各异的食材踌躇,设计师则对着各种未发芽的构思犯难。很多时候设计师更加可怜——需要先想象出“菜谱”,然后在市场中找寻可以使用的“菜”。并且尽量把控着“菜”的味道与品质不因材料(或技术)的不合适而更改而降低。

    从食材的配搭上,至少可以揣测出菜品最终的表情和方向,至少在做菜时,光凭色泽一则,整个场景都是可以携以入画的。然而工地现场,对于无论是设计师或是任何人来说,都并不是一个赏心悦目的所在。

    敲击捶打,电锯钻孔,本来是噪音,当然,也就只是噪音,在设计师的耳中,却要将其与花骨朵绽放的声音来同等比喻;佛见美女,只是件皮囊裹着具污骨。设计师的眼睛则需要与佛陀的成镜像生长——由局部的骨架去推敲出未来的景致。

    钢筋水泥这些大体积的筋骨部分暂且不提,只说“皮囊”:沙砾、电焊…这属于皮下组织;管线是血管,花花绿绿,色彩斑斓弯弯绕绕的让人头疼;到节点和木屑充满场面时,应该是到了真皮的位置;地板、墙纸和开关那些则已经完全处在了表皮;窗帘、家具、陈设…这已经是穿好衣服的阶段;至于加入了灯光和背景音乐的场景,应该属于化好了妆,戴好了首饰后的终极呈现。

    看着各种后期享受用具的生产安装是一个相当不享受的过程,特别是还要参与其中,亲自动手。任何物件最好看的样子是等待被挑选被出售的时刻,反过来说,最难忍受的时间应当是看着其被制作被拼接的那段,无论是视觉、听觉,抑或是那被不合尺寸的安全帽压迫的头皮。

    随着“皮囊”的制作完成,设计师的功用也在减少直至消失。待开业待剪彩待入住时,其实早与设计师无关。事实上,在设计图纸的交付与被认可的同时,设计师的设计部分也早已结束,随之而来的,是漫长的工地时刻。枯燥、嘈杂、烦琐、乏味……考验着除设计以外的种种能力。

    然而就此评价工地,未免显得太片面,事实上工地魅力所在正体现在这里:设计与施工的对接场所在这,理想与现实碰撞的火花诞生地在这,专业与市场的协商地也在这——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敲击捶打、电锯钻孔。工地是能让设计师快速成长和不断成熟的地方,像一个培训基地,有着不同的难题去克服,有着各个技术领域的人员可以学习。上面说室内设计师是在设计皮囊,那工地的作用,则能让你深入了解到纤维、到基质。因此而考虑的更深、更细致。

    就这样,设计师的工地从无到有。就这样,对工地热爱又混杂着焦灼情绪的设计师自始至终参与在其中,一边为之付出,一边从中得以印证提高,整个过程单调却又同时丰富无比。直到整个工地的完成。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16) | 阅读 (4573) | 类别 设计与生活  

前一篇:天穹会所

后一篇:阳朔Alila酒店

所有评论

  • 漂亮~~

  • 大师的作品就是不一样,好有感觉啊。。。羡慕嫉妒啊

  • 看了可以给人带来一些情感就好,这个设计很棒啊,

  • 就是不一样!

  • 情理之中啊.

  • 喜欢

  • 哇·····好看

  • 好的施工队,能给好的设计更多灵魂。。。。。。

  • 可以请教下这个顶上是怎么施工的吗?

  • Z赞!

  • 赞,学习了。。。

  • 好文采

  • 喜欢你的那句“无创新不设计”。看过你的采访,感觉你及你的团队很有“生命力”。

  • COOL

  • 很有创意、怎么感觉色彩上很混乱、可能我色盲!!!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