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琚宾的博客

个人档案

琚宾

水平线设计
首席创意总监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12 篇
评论:103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又是一年——四校四导师后记

(2011-06-17 11:08)
标签:

上次的“四校四导师”的余波好像还没散尽,这第二年的活动又到了写总结的时候了。又是一年,时间真快。

实践导师是什么?实践导师的实际功用又是什么?我时常会思考这个问题。考试、求学,在校修炼了四年或五载,学马步、学站桩,学立地生根、学套路学招术。然而学了不一定代表会,当然了,即使会,也不代表着能用。就好比功夫不是舞蹈,是借以制敌而不是观赏一般,练的目的是为了用。四校四导师活动中的实践导师引入制度,大概就是为了借着偏向实用性的眼光,去评定能“用”程度的多少。

面对着本来是应该多加鼓励的后辈,却非要在整个过程中充当苛刻挑刺的白脸,这活计历时不久担子却是不轻。当然了,这应该就是意义的所在。

在开题时我曾经说过,毕业设计是借以实现最后一次纯粹理想的机会。这话现在也同样适用。没有比在校时更好的时间段了:借着一支笔,一张纸,便可以充当造物主,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给整个活动的参与者变出一个世界。

我一直认为设计师的行业属性比较接近道家哲学的状态——同样也讲究天人合一、心物一体。道家的心物一体并不是指瞬间的审美感受,而是一种人的本真之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阶段更加地接近这种状态。不用考虑外界,不用关心市场,没有限制,没有甲方,只是出乎本心地把握、持守、呵护、照料着这种状态。真好。

无论是什么专业,学校培养的是审视世界的能力与方法,但怎么看,还是取决于个人。设计这个行业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甚至可以说工作即是生活。两者之间相互联系互相渗透。于是,保持纯粹的视觉在设计行业中,显得尤为重要。

庖丁说他刚开始宰牛的时候,眼前是浑沌的全牛,三年后见到的不再是全牛了。庖丁后来没说再三年后他眼中牛的形象,不知道是否回到青原行思第三的那个阶段。但想来牛,还是牛,只是因看的能力的不同而不同。

我很喜欢学生的认真态度。在看到严谨精致的模型时,除开专业角度的感受,更多的是感动。当然,我更喜欢学生们的视角。他们以新鲜的眼光审视设计的本原之处,没有沾染社会中的机巧心智、矫揉造作。他们从日常的认识中寻根溯源,把后天的人为的东西重新交回到生活中来。甚至连一些小错误也因为没有那么多的机巧而显的可爱。

设计只是被当下的此在以符合的或者偏离的方式决定着,设计问题只有通过设计活动才能够得到证明。2011年“四校四导师”的导师们人数比去年多了些,无论参与者的综合质素有无比去年高,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是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琚宾于2011年6月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10) | 阅读 (1898) | 类别 设计与生活  

前一篇:一些作品

后一篇:阳朔Alila酒店

所有评论

  • 比起其他的日志,我比较想看这篇。都看好几遍了,“无论是什么专业,学校培养的是审视世界的能力与方法,但怎么看,还是取决于个人。”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为什么为人,为什么从事某个行业,我们做出的每一个判断都跟审视有关,为了更精确的判断,我们要不断积累我们的视野。

  • 我只希望中国的教育是让学生们能真的去想学到知识而去学习,而不是考试的那么点分数。
    也不是让大师们培养下一代设计师的那股子想法演变成附带商业价值的东西进去.......

  • 以实用为学习目的的工作态度会有暂时的所成就,随之而来的一定是更大的空虚。
    “毕业设计是借以实现最后一次纯粹理想的机会”,这个机会在离开后才发现而惋惜

  • 琚老师:竞选还在进行吗? 我还有机会吗?

  • 是不是都选完了!唉。。。看来没我份了~~~~(>_<)~~~~

  • 学生时代真的很美好,有些东西是属于学生的。

  • 还好我在大四的时候看到了您的博文,我真的太幸运了,我感谢给我挑刺的人,他们都是我的导师。好希望能当您的助手。

  • 很喜爱看琚老师的文章。给人一种深意,让人思考,让人探索。。。希望你有更多的见解。引导我们学习。。。

  • 再三年后眼中牛的形象究竟是什么?已进入室内行业十余年突然看不清了,不只老学生收不收啊?呵呵~~

  • 我是琚宾老师的铁杆宾粉,每个作品出来都给人眼中一亮的感觉,再看文章感觉老师更像室内诗人,从业10年反而更没有目标更迷茫了,真希望有人指点迷津。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