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良久,我觉得还是应该从我自己对建筑的一些认识谈起比较好,建筑,对我来讲就像是大海,包罗万象却依然可以纯粹的只有一抹湛蓝,建筑的包容性毋庸置疑。建筑所涉及到的科目之广也是其他行业所不可比拟的。 职业建筑师,其实我对“职业”两个字的把握没有什么太细致的心得,只将其认为“称职”“优秀”“专业”等,而在我看来,要做一名称职,专业的建筑师,只懂得设计逻辑,CAD,犀牛,3D之类的设计软件是远远不够的。 建筑师应该是一个偏执狂,应该对于探索未知事物总有无尽的渴望,应对于建筑之外的,比如艺术,音乐,宗教,哲学,心理学,乃至量子物理,非线性动力学和天体物理学科有广泛的涉猎和稍微精致的研究。显然,当前世界上更多的“职业建筑师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称职的,尤其在中国,这可能跟一个国家的国情,行业传统以及教育传统有很大的关系。我所谈及,皆一家之言,倘若有班门弄斧之嫌,皆作笑谈耳。 虽然当前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全球化,但更多的是经济的全球化,而在政治,文化方面仍处于保守状态,在这里我不想涉及政治,且就胡乱谈谈文化。 在当前,文化只是以作为经济的附属品的形式而存在的,其实很大程度上,经济的全球化才导致了现在的“文化大交流”,但市场经济其自身的弊端,以及在市场运作中的不公正都导致了文化价值判断的出轨,文化的价值往往是由金钱来衡量和判断的,这就是这个所谓文化交流的最大的弊端所在,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依旧保持着传统的文化价值观来面对建筑这一从西方引进的行业。当然我不否认由于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交流密切从而一定程度上确实影响了文化观。其实,我们应该以更包容的态度来面对建筑。 在中国,隔行如隔山之说扎根人心,这就导致了非建筑专业的人羞于与人谈论建筑,而建筑专业的学生着迷于戏剧,时尚,宗教,电影,绘画,量子力学都被视为旁门左道,我个人是不赞同这一观点的。更有甚者,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最建筑学习的判断标准也过于单一,对学生(未来的建筑师)的发展直接造成局限,这也会一定程度上导致将来的建筑师素养以及建筑风格的单一化。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职业建筑师都应该是‘疯子’”,为何这样?并非空谈,当然要说出个所以然来。曾经读过一本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是一本关于精神病院里的精神病人的一本书,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疯子。我惊讶的发现,那些精神病人的想象力,逻辑分析的能力,对知识的涉猎范围以及对探索未知的执着,都远远超越我们平时所说的艺术家、建筑师和专家。甚至有些专门做物理研究的学者都自愧不如。而这些,我觉得才是一个“职业”建筑师缩应当具备的。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设计逻辑,CAD,3D等设计方法以及设计技术不重要,这些是最最基本的。非常熟练的运用软件,对规范倒背如流,大脑确缺乏想象力,这是最悲哀的一件事。 我本人很不喜欢甚至讨厌“职业”之说,这好像要给建筑师分类为:职业建筑师 优秀建筑师,普通建筑师。一旦自己没有做好,就可以说我是普通建筑师,以此作为开脱。这也让我想起了小学语文老师在作文最后写上:优良差。 我认为如果想成为一位伟大建筑师的人都不要太功利,不要还没任何成就或还没开始学习之前就给自己套上一个笼子:我要做一个“职业建筑师”或者自暴自弃:我顶多也就能成为一个普通建筑师养家糊口。这种想法是万万要不得的。我们应该为建筑而疯狂,因为建筑可以让我们变得更“立体”。“立体”这个词可能有点抽象,这样来说吧,建筑可以赠与其强大的包容性,可以让我们接收各种各样的知识:文学,音乐,艺术等等。这是其他任何科目所不具备的。建筑可以以非常丰富的知识来塑造一个人,使之变得更立体。但首要的是你必须积极接受这种塑造,并为了使自己更立体而乐于探索,乐于走“歪门邪道”。 另外,我想强调的是,想象力。想象力可能是所有中国建筑师所缺乏的,(因为不了解国外建筑师所以只作国内只评价,并无褒贬对比之意。)分析其原因,第一是我们自身的传统中并没有注重想象力的培养,《四书》《五经》《大学》《中庸》《礼记》等等更多的是规范和教化。倘若以进化论的观点来分析,华夏文明五千年,由于没有注重培养想象力的概念,已经使得可以无尽产生想象力的某一器官功能退化,其次,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其实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的学生,都生活在体制之中,但体制不同,开放性也不同,判断力也不同,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也不同。由于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中,想象力也一直是被搁置状态,所以学生自然而然不会有想象力上的特长。而有自发性开发的学生除外,我所述只是概况,不作一一而论。 在这里,也不妨谈谈对建筑师这一职业的理解,我自认为“建筑师”是杀死城市的一把刀,但刀柄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可能是我自己太过悲观,但我仍旧坚持我的“城市毁灭论”。这里所说的毁灭不是物质毁灭,而是空间和精神上的毁灭。 我认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已经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我不明白,也不理解,为何要在土壤上覆盖水泥,我认为这是“非人性的”。(抱歉不得不使用这个字眼,虽然我自己不认为人性本善)地球被覆盖,犹如一个人穿上了不透气的塑料衣服,其难受程度可想而知,这还够,建筑师还在地表上耸立起各种高大的建筑物,且不谈这些建筑物的美学意义以及经济效益(当然也不能忽略其在促进经济上的积极作用),只用其与人类建筑史上的古建筑做一番对比,结论显而易见。当然,我不是在否定所有现代建筑,但平心而论,现代建筑中的优秀率是何等的低。于是,又要提及之前所受的经济。在当前的所有城市建设的推动因素中,占主导地位的不是建筑史学价值,也不是人类学上的研究,更不是天天鼓吹的使城市更宜居的口号。最主导的因素是建筑背后的经济运作。当然,这也是当前建筑师的无奈。但无奈不等于妥协,为了推动城市化进程,大兴土木,表面上建筑行业呈现欣欣向荣之景象,背后却蕴藏着巨大的危机,且不说豆腐渣工程,就那些没有一点设计感可言的建筑就处处皆是。这种现代建筑的大肆扩充,对于城市空间的破坏则更为严重。以北京为例,近几年来,各种大型建筑物的兴建,已经打破了老北京一故宫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以四合院胡同为主要城市空间特质的空间类型,大兴土木,看似在发展,实际上只会使得这个古老的帝王之都越来越远离自己的文化本质。 我不知是否阐释清楚,抑或连我自己都还处于混乱之中。回到论题---“职业建筑师都应该是‘疯子’”。我曾经查阅过一些资料,发现几乎所有的精神病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宇宙。这里说的是宇宙,而不是世界,因为世界对他们来说太过狭隘。他们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完善的宇宙观,他们对于时空的了解以及对事物的判断的敏锐都让我大吃一惊。这些也体现了他们超凡的想象力,但要注意的是,他们有自己的完善的逻辑系统,并不是异想天开,他们有证据! 在他们眼中,地球是另外一种存在状态,人类也是另外一种存在状态。这些可能会完全打破我们人类一般的经验,他们的逻辑思维不像我们平时认为的疯子一样混乱,相反却头头是道,清楚地很哩。说这些,并不是鼓吹精神病人的伟大或者要为之边界,我只是想在这里抽离出一个字眼“宇宙观”,我认为每个“职业建筑师”都应该有一个独立的“宇宙观”,都应学会形成自己的独立思维之能力,并为之而执着。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宇宙观”,也就是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再加上积极接受建筑学科带来的对庞大的各学科知识。这是我认为在“职业建筑师”身上应该具备的两点。 2011年3月30日早写于中央美术学院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