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卞云朋的博客

个人档案

卞云朋

上海vjian设计 南京艺术学院
室内设计师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31 篇
评论:14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杭州国家厂丝储备仓库

(2011-06-06 00:18)
标签:

摘要:杭州国家厂丝储备仓库,位于大兜路170号,建于20世纪50年代,此楼由浙江丝绸公司在此建造了厂丝仓库,由四座三层青砖黛瓦楼房组成,田字形布局,具有20世纪50年代工业建筑简约主义风格。

 

宸桥附近。明清时期京杭古运河航运繁忙,一时间,商船穿梭,墨客如鲫。到了清朝,通过人工开挖的漕运,江浙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城。杭州运河旁的"富义仓""仁和仓"和"仓基上",都是有名的"天下粮仓"。随着岁月流逝。仁和仓与其它粮仓一样渐渐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时过境迁,到1937年日寇侵占杭州之前,此地已是国立浙江地方第二堆场,占地面积约有28亩之多,建有中式平房、棚屋数间,还有关帝庙和仓王庙各一座。当时门牌号为仁和仓前31-40号。主要堆放米面、桂圆、花生、盐布等物资。日寇占据湖墅后,将此仓库建筑付之一炬。八年抗战期间,此地荒废。有农民偶尔垦地种菜。根据当地居民陈延林老人回忆,抗战后,他们的老板顾先生将半山的房屋架空架子,搬到这里给工人住宿。

解放后第三年,即1952年,人民政府开始筹建浙江省丝绸公司,并且在此建造了厂丝仓库。建筑由四座三层青砖黛瓦楼房组成,田字形布局。具有20世纪50年代工业建筑简约主义风格,占地面积约为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总约6000平方米。楼房内部每层都用实木来吊顶铺地,上下呼应。建筑分三层,每一层层高近四米。总体布局呈长方形,16根柱子分为2排支撑建筑;每层横墙上有7扇窗户,纵墙则为3扇窗户;一层共有四扇门;一、二两层均有2个透气窗。气窗较有特色,从外面看,是实封铁制,事实上,窗户有三层。最外面一层,可从内部开合,并包有铁皮,以防止日晒雨淋;第二层,则用钢筋围护,非常坚硬粗壮,可防止盗窃;最里层,仍为两扇窗户,可以往里开合。这样的窗户设置,既隐秘保险,又可以保持整个室内温度恒定,库存货物不易变质。50余年过去了,这里仍在作为仓库使用。可以说是屋尽其用。

像国家厂丝储备仓库这样因运河而建的工业储备仓库,应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因为这是一段特殊历史的一部分。这里见证了解放初我们热火朝天的干劲,这里记载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手工业艰辛创业的历程。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572) | 类别  

前一篇:角落里的灯Corner Light

后一篇:三亚之行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