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地震,种种伤痛离别
除却绵薄的捐助
我想不到任何可做之事
惟有以此
经近百日而成之作品
告慰众多在天之灵
若他日学成
便以百倍之精力
重建家国
比赛的编号,我们将之定为WC0512 谨以此悼念他们
光——空间,行为的实验场
——光对“形”的否定与批判
这是一场游戏似的试验,我们借助光以达到批判空间形式泛滥的目的,从而试探空间本质及其与人的某些关系。
美学家克罗奇认为,艺术既是直觉,而直觉按照它的原意理解为“观照”的认识,艺术就不能是一种功利的活动。因功利的活动总是倾向于求得快感而避免痛感的。
现代城市光影滥觞,不断地强调建筑内外形式以冲击人的视觉感官。在这种种繁杂且明确的限定之下,人被制约在浮躁的城市生活中,内心对自然的渴求被禁锢,丧失了最原始的感悟能力――直觉。
空间本是固有的,无不随时存在于我们身边。实体将一部分虚空围合起来,限定其大小后,将之称为建筑。这种围合性的明晰形体,难以表达出空间本身的全部——含混虚无。
东方以无形喻示有形的古典时空观。无形造就了不确定性。燕卜荪认为,不确定性“凝聚着达到最富诗意的效果”。而正是只有这种诗意般的无形,才能促使人将其固有的感悟力、创造力发挥出来。
由此我们借由矿井的启示,将我们的试验场置于地下,摒弃因围合而展露在外的形式。并且谨慎使用光,使黑暗蔓行,弱化空间内部形式——抛除外形,弱化内形,这是对形的反思批判。
黑暗与光明可以相互穿插,交织,若隐若现,存在很多可能状态:
明亮片段——与个体共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切断了城市现存生活中过多的固有牵连。使人不能依靠经验或者理性的分析把握空间全局。
黑暗蔓行——预示着未知的不确定因素调动了人们仅仅是通过直觉去感知空间的无边无尽。
不确定地只对局部的描绘,得以留空白于人的无限延伸的本性。而这种种的虚无,含混,正是人类发展过程中自主创造的客观需求。因此,充分调动人内在天然的包括想象力在内的自我创造是我们试验场所要强调的东西。在此过程中,备受限制的光线被细腻地体察,捕捉推演,伴随大片黑暗,作为创造空间的基本元素,批判形式存在的合理性。抛离了繁琐的形式元素,空间的本质被剥离出来以其极为朴素的状态展现。从而引发人在理解过程中的直觉感受。
自主的参与,进入一种“有我之境”。这并非通过个人的脾性的偏好获得,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感知外物的共性驱使的。因而,空间在此时成为了一个调节者,将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相协调,融合成有机的整体。亦如东方学说中的“天人合一”。人与原本的自然关系得到进一步升华,抽象,衍生,超越本体,进而在精神层面上达到虚无的境界,即“无我之境”。
在这个因不确定性而变化无限的含混空间里,光被谨慎地运用,弱化空间形式,强化人类感知,积极主动,具有批判的意味。
试验场内我们仅举出一些可能出现的行为空间,局部地展现众多的可能性……
甬道……
尽端……
岔道……
断开……
下降……
上升……
相遇……
暂离……
含混空间……
明晰空间……
相对的大空间……
相对的小空间……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