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设计的发展比起国内自是领先,这是市场发展与体制的原因,不便去深究。但面对眼前这几位占领台北设计业高地的人物,在提到国内市场时却似乎仍是心有余悸。
W先生是台北一家著名国际设计联盟机构的设计总监,见到他的名片后便在自己脑子里不断的去搜索,才发现曾经在一本专业的台湾设计期刊中见过他们的作品。他的例子比较明显。1997年因为台湾业主到上海置业,便被邀请一起来参与与其他两家本土公司的竟标。结果国内这两家企业的报价均相当的低,W先生似乎很难相信如此低价该如何进行,于是他依然按照自己一贯的模式去进行报价,价格几乎为对方的一倍。很显然,台湾人对大陆的做事模式还是不太放心,所以最终还是W先生来做了这个项目,尽管客户还是杀了他的价。因为不可能带着工程人员一起前来,他便第一次的与国内的工程单位进行了合作。对方据说为一家北京的高资质企业。合作的初期便已声明具体合作的协定与利益分配,但事实上对方实际的工程投入却比原先三家竟标的最低价还要低,实际工程中的材料均无法达到设计上的要求,矛盾自然也就产生。最终因为尾款的问题,该单位一把大锁锁了工地的大门,再放条大狗看门,不把台湾人吓到才怪。于是W先生也无颜再见这位老客户了,自己也甚觉可惜,阴影也由此种下。生活在上海两年后便草草收了场,回了台湾。偶尔来沪也只是朋友间的合作与叙旧,与国人的合作估计是不敢了。
虽然台湾同行有以偏盖全之嫌,但也不可不说这是我们市场体制的遗留问题。用对方的话说,是我们这的市场太重视短利了,没有去注重长期效益。我想过去的几年这样的企业是很多很多,但没有一个市场与企业是与生俱来就成熟的,经过时间与经验教训的洗礼,也一定会走上正规。
这样不负责任的公司,我想我们本土设计者见到了也不少,这也不是个别现象,很多今天还热热闹闹的公司,明天只不定就关门跑得不知去向。一味去追求短期的获利,什么品牌意识,什么服务意识,钱,最重要。如果每个企业都是这样,那这个行业也将真的吓死人了,老百姓也不要装修算了。但至少我相信无须这般的悲观,毕竟优秀企业也有好多,一例投诉也没有的企业也有,这就说明这个市场是有希望的。
所以对台湾朋友劝慰一声,不要一朝被蛇咬了,就十年都害怕井绳,国人的市场与质素也并非一概的不堪,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都差不多,差别也将越来越小,还是要以发展的目光来看问题。随着国门的打开,一切的差异化都将尽可能的减小,全球都在看东方,又何况都是炎黄一家人的港台呢?:)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