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我爱设计

个人档案

赵辉

江苏建工集团
室内设计师

博客公告

   这次为了应聘林先生的设计助手,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关于 CL3的资料,很庆幸找到了别人在北京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高级研修班授课笔记,认真读了两遍,很受感触,并希望能跟随林先生,深入理解CL3的理论,建筑和室内的关系,以及环境和室内的关系。

姓名:赵辉

学历:本科

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联系方式:13752194369

教育背景:

毕业学校:天津科技大学   2001年9月-2005年7月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本科

工作经历:

2005年09月—2006年9月    天津鲁华装饰设计公司     设计部

2006年10月—2008年5月    天津润得环艺设计公司     设计部

主要项目:(中小型项目省略)

2006年项目

滨江购物中心、沈阳海关总署、天保室内园林、静海喜福会酒楼、韩国大宇集团、南开大学国际学院

2007年项目: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楼、汇名酒店大堂设计、天津港企业文化中心室内装饰设计、世纪泰达商务酒店室内装饰工程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最新评论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9 篇
评论:0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华人设计师概况

(2008-05-10 11:21)
标签:
近年因为与中国内地的设计师多了机会接触与交流,开始明白与了解他们在设计上的变化与特性,除此之外,近年亦较多参与日本客户的工作,故此对那方面的设计特性也加深了认识。

日本随着战后经济的起飞,对设计之需求相应增加,其进步与变化可以说是一日千里。战前充满欧洲浪漫色彩之趋向,逐渐受到美国文化的洗礼,同时政治、经济亦对本土设计带来影响。日本对各类文化之包容性很大,任何形式主义都可以在日本文化主流中泛生和演译出来。虽然日本对众国文化欣然接受,但决非无理性地“照单全受”。事实上他们对各类文化均加以逻辑分析和作系统整理,以严肃的态度学习:由“模仿”开始,成熟於“重生”、再以“修炼”达致另一种全新之表达形式。我们从六十年代日本设计着眼于“实用性”蜕变到今日侧重“艺术性”就能略知一二。

反观中国大陆设计历史较短,真正诞生期应始于80年代中的开放改革时期。开放政策启动国内经济巨轮,在短短十多年间,带来剧烈的变化。国内飞跃的经济发展,全面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设计也因而受惠及得以重视。然而每一种文化推动都取决于不同之环境,经济,政治取向和人为因素。在这十多年的诞生期中,国内设计由原来之民族性,变革为模仿性,而过度到现今之“实用性”。当中也有部分设计师开始走向“艺术性”。尽管如此,其主流仍以实用性为重。但不难想象,假以时日,配合经济急速增长,国内的设计水平定会更上一层楼。咱们只须拭目以待。

在欧美日文明发达国家中,设计已被接受提升至“另类艺术”之层面,不再以单纯为满足商业要求为主要责任,或沦为“商品”之打手。其独特之创作形式及深度已自成一体。设计师之地位也由工匠升格为专业身份。创作本身由“概念”(idea)之层面,转向“表现手法”之原创追求。风格已成为一种必须之手段!但风格的营造及树立均需时间及附诸实践才可以达到“真”“善”“美”。要臻至“真善美”的境界,“经济发达”并不一定是入门的金钥匙。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以“发达”或“经济”作为一种灵丹妙药;它们不过是一种催化剂,加速成熟之条件。但这种条件又并非人人合用,君不见在穷乡僻壤也能培养出不少素质极高的设计师!而香港设计界正正存在这方面的危机。

香港之设计历史固然较中国大陆为早及长远,在过去数十年间也出现不少素质甚高之设计师。设计由本来六十年代之美国化平面造型,漫漫渗入七八十年代之日和风(Paul Rand→横尾忠则),到今日之字体主流(Brody,Carson为首),当中的变化随着不同时代的大气候成形。但真正香港主流文化至今尚未出现。靳埭强及陈幼坚两大前辈已建立一种中国香港一体化之设计风格,两者对香港及国内(甚至台湾)的影响很大。香港在八十年代经济高峰期有大量不同风格之设计师冒起,百花齐放。可惜进入九十年代,政治和经济开始出现变奏,社会环境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都急剧改变,人人各自为政,设计本应提升至“艺术性”层面也因此受到阻延。

近年新一辈之设计师在“技术实用值”上的表现大大提升,但对创作及艺术之追求则大大减退。虽然很多同业首推“电脑”为此现象的罪魁祸首,但若加以深究,这只是其中一个成因。实际原因先按下不表,容后再谈。不过近年出现不少小型设计个体户。着重自家风格及形式,经济效益可能较少,但其坚持及认真态度可说是本地设计界的另一特色。确实可喜可贺。

台湾是较为有趣的例子。番薯文化形成这个小岛的独特文化。台湾强劲的经济使其独立产生一个自给自足之设计空间,其质素是可以肯定的,因为市场是一个强大后盾。当中中华,东洋及花旗文化共治一炉。而近年的寻根热更使小岛文化日趋成熟,从九十年代台湾设计界之活跃性就可见一斑,不过近年这种热潮出现整顿期的减退现象,希望这种状态不要维持太久,我也期待他们的新台湾文化出现。

〖我们是否要成名〗

香港近年设计水准在质量上比较平均,但新意及创作之追求则比较少,这或许是全电脑操作所带来的影响。笔者在此之说法可能比较主观及偏激,但真正出现的新人确实寥寥可数。诚然,社会及教育制度令新生代青年对人生方向和目标产生一种模糊及极表面化之观念。五六十年代,大众伦理以“好”“坏”作为做人处事的度量衡,但进入九十年代,“成功”和“失败”等同一切,“名利双收”就是成功最佳印证。大家从小就向这个目标进发,什么发明家,哲学家,教育家或画家,也比不上商家或企业家!以前所追求更高理想的事情已经变得太遥远了。人的质素因此普遍下降,专家多了,但认真的人却少了。这个现象在香港比较普遍,在其他急剧发展的华人社区也开始出现同样的情况,过分急功近利,以“赚钱至上”挂帅的大不乏人。今日,这种危机已成为整体华人要面对的问题。希望各同业能够正视,共谋对策。我们决不希望将来的华人设计师都是一些惟利是图的金钱傀儡。因为设计本来就是一门以人格及艺术为重之行业,因此从事这行业的人应有崇高的情操。一百年前的画家、教育家、哲学家或革命家,他们的影响力至今仍留存于世,但一百年前之财阀或商家,其名声及地位,已早已烟消云散,(试问又有谁记起香港一百年前五名最富有的商家名字!)由此可见,追求更高理想乃是设计师的唯一出路!

近年在不同的场合接收到一个相同的讯息:不论在学院内或其它设计同业当中,都听到他们慨叹在工作或学习阶段中,得不着满足和享受。他们明显地不快乐!当然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岂止八九?但我在此谈的并非是这个课题,我要指出的是基本价值的问题。

“设计”这门行业是要经过极度漫长时间方有成果的工作。我所说的“漫长”,不是每天工作十四小时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十多二十年的漫长艰苦岁月!首先,设计业是较一般专业工作来得抽象及非理性,性质类似其它创作行业,如音乐、电影或文字工作,需要耐性,专业精神,讲求风格,质素再加上运气,一步登天是绝无仅有的,但年轻一代欠缺的就是耐性。设计行业可以说是一种“大器晚成”的行业,耐性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条件。其次要考虑自己是否真正热爱这种文化,我说的是“文化”而不是“工作”!若你对艺术,普及文化创作及美学有真正的兴趣,你就拥有入行的单程套票,否则请三思而行,因为入行十多年而放弃转业的例子太多了。很多学生只是喜欢这门行业,而并非醉心美术设计。“设计师”这个名字充满虚荣的诱惑。这种对设计的心态是很常见但也是很危险的,因为当他们晓得设计行业需要十多二十年才可得到认同的时候,若本身缺乏对设计真正的热诚,就很难挨过此悠悠岁月。

设计师理应从创作中享受其中之乐趣,继而得到工作的成果。职位、金钱及名誉反属次要,因为十居其九的设计人可能一生呢感籍籍无名,更难成为大富大贵。唯一可以让他们愉快地生活下去的,就是从创作生命中得到享受。“活着就是创作,创作是生命之粮”,创作使他们进步和满足。另一方面,这种最基本的态度也可能是他日成功之主要元素!但“成名”绝非参与此行列之最终目标。如果你去问一些成功之大师,他们会告诉你当初入行时并未有想到自己可以拥有今日的成就。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他们极其享受所有创作的过程及成果。此种对创作之真,人格之善及视觉之美的追求,才是一个真正设计人之首任!

但今天很多年青的设计从业员只以成名为抱负,或以成立自家之设计公司为最终目标。这都是一些急功近利之想法,与真正的成功背道而驰。这种想法就好象电影人只务求做明星而不懂欣赏或享受电影创作一样!这绝对不是黑泽明或贝托鲁其对电影创作的立场。如果名利是推动设计人之主要动力,我看此行业的漫长过程是痛苦而不只岸的!在我认识的音乐友人中,他们的生活可能比较清苦,但精神上他们绝对是快乐及饱足的。故此,如果你是真正的追求设计,快乐的满足比名称利就来得重要,也更长寿!

〖概念方程式〗

设计基本是从概念开始的,视象是其表达形式之手法。当然其中蕴藏实用性及艺术性,层面及深度可丛概念及视象形式得知。有些设计历史比较长远的地方,已经把表达形式之效果视为创作概念之主要元素。他们可能比较抽象,但不失其艺术创造性,在创作过程中一种不自觉之“潜意识”成为创作概念之由来,这种方法比较容易产生“雷同”及“撞车”的情况。我曾在不同设计讲座中用比喻作测试:问香港那一位歌星是有胡子的,十居其九都答“林子祥”。老实说,有胡子的歌星大有人在,为什么大家都要答林子祥?这就是一种“潜意识”之反射答案,就好象我问国际和平音乐节海报可应用之结构符号,大部分人给我的答案是:地球仪、和平鸽、五线谱、和平叶,等等。这同上述的林子祥例子不谋而合都是一种反射答案,这例子用对于未受过专业设计训练的人身上,答案也同出一辙。如果创作是以“潜意识”之表层思考作为概念是十分危险的。它有如露出水面之冰山,可见及垂手可得,但也只属冰山一角。深度及独特的概念是要往下追寻的。露出之冰峰,虽然容易觅得,但也因此缺乏深度及特点。反之冰山以下的空间是无限的,愈向深处寻找,未发掘之空间及境界也愈浩瀚。对上述之理论,我简称为“冰山定律”在我一般创作情况中,这种定律会被用作最前线构思,尽量寻找另类,将不同的概念演进,希望可以带来多一点新意及惊奇,效果往往会出人意表。我使用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但它可能会形成另一种独特之表现方式。毕竟,设计乃在乎新及勇于尝试,而这种方法亦可能为日后的设计铺出一条自家风格路线。固然当中涉及长时间的不断努力。这样的风格是诚实、有内涵及充满个性,而并非以重复出现某一类相同形体为义。其中必需包括完整之概念和深度。从单一件作品是很难加以识别和判断其中之风格的,必须从作者过往作品之演化过程而得知。而这种风格之追求,是与作者之背景,喜好,习性,生活,年资,息息相关。这就好比音乐,古典乐的作曲家不可能一下子就创作出摇滚乐的作品。个人有自己个别之创作风格及位置,各自各精彩。模仿风格只可作为投石问路的一块小石子,情况就好象医生给病人开方子试药,过程需要时间细心观察,医生对病人的反应认真分析,直到找到病源再对症下药。

成功之国际大师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具备自家之风格。这种条件是重要及必要的。但并非有风格就一定成功。风格之形成是一种比较复杂之组合,前面曾提到过设计是大器晚成之工作,就是因为风格需要不断尝试及寻找,当性格成熟后才能成为一种实体。可惜时下部分新进同业常常误解风格与成功之关系。他们努力地去创出一种自家风格,就认定这是他们的终生路线,往后的作品就如这般一成不变重复翻印下去。过早奠定风格,可能会错失很多自己应有而未发现之潜质及空间。故此我不大赞成太早或太年青就为自己定下方向或风格,应该容让时间给自己证明一切!

当我重温自己过往哪个的作品,我发觉早期与现在的风格无论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都大不相同。但尽管分别很大,在早期的作品中已呈现今日风格的特征,虽然不明显,但仍有迹可寻。当然这种东西是要经过十多年才最后演变成一种较明显的实体。所以“性格及风格之进化”是我这么多年不断追求之成长元素。

〖电脑真正的问题〗

从传统设计操作模式演变到今日的全电脑化时代,有些潜在问题已经逐渐被暴露出来。一般而言电脑只是在设计过程中,被利用达成概念表达之工具,但其功用已超过一般传统三角尺,酒精笔,或喷笔等基本工具。因为电脑已成为概念结构的一部分,甚至对于一些设计师来说,他已成为概念形成之基本渠道,原因是“软件”的易用性。故此,我们可以在同一时间看到风格、形式或效果十分近似的设计充斥整个市场。设计于是变得容易,因为容易,就成为新兴的玩意儿。本来设计是贵于创新,但今天很多设计已沦为公式化,好象同家族有血缘之兄弟,一切都似曾相识。电脑渗入设计之初期,其独特性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说是带来一种突破。可惜十年后的今天,它的进步及变化已经令设计举步艰难。设计师要花偌大的劲及时间才可把原本之风格打破及演变,但不知不觉又走回原地踏步。我曾遇见一位资深的设计师,在着手构思的时候,居然用上所有的软件,希望“碰”出新的灵感来。由此可预见十年后电脑的遗害性。如果设计师仍未能从软件中抽身出来,他只会越来越无助,走入一条死胡同。当然我们不能否定电脑对设计之帮助及效用,但与此同时,它的缺点也祸延甚广。值得一提的是,电脑所潜在的最大危机,非止于此!

正因电脑实在太容易操作及掌握,只需经过九个月实习,已经可以熟练做出各形各式的变化,每一个操作员也可胜任,甚至成为专家。从前的优秀设计,现在一些新进之设计师也能轻易地模仿出来,甚至可以做到难辩真伪的程度,因此从一件作品是很难看出作者的实力。电脑也就是一台强力模仿器,故此一些年青设计师,只不过入行数年,就已经可以做出接近大师级的作品,他们对自我之评价认定就开始变得模糊不清,由起初的半信半疑至沾沾自喜,进而就是肯定自己拥有这种海市蜃楼式的料子。当然到最后,自我膨胀就是必然的副产品!从前基本入手操作之最大优点,就是可以按部就班地实习成长,每一阶段也容易分野:空间、造型、字距、颜色,各项之条件因个人之年资及天份而做出清楚品定。但电脑最大的问题就是可以使人迷失在这种质素之评定上。今日,单从作品是较难测定设计师之水平(有时候,当事人也被骗倒了,这是一种不自觉的误会)。笔者曾在选拔新人过程中,每每遇上一些表现十分优秀之年青设计师作品,但到了真正作业后才发觉其到达“成熟”之阶段还有很长之距离,但设计师本人是不明其所以然的。故此,笔者极力提倡在概念构思,或草图阶段的时候,仍要采用基本之手绘草图,在概念定下来之后,才运用电脑演进。这样做能避免被电脑限制各种构思之可能性。有一位老前辈曾对我说,电脑很容易令设计师变得取巧及懒惰。这说法并非无中生有,因为眼看时下很多作品都是千篇一律,水平不能说是太低,就只是觉得太容易,太相似罢了。日本一些美学分析家曾经对自家的作品严厉地批评,说他们的作品愈来愈平均,全为市场渡身定造,市场决定了一切,令人排案惊奇之超高水准或跨世纪作品就欠奉。这番话充满危机感,对我们来说是以及一记结结棍棒的当头棒喝。正当他们可以迎头赶上西方设计之际,对自我反省及批判仍没有半丝松懈。但正是日本设计界成功之处,也成为我们最好的借镜。当我们努力希望冲出亚洲之同时,应勿忘多作自家检讨评核。

〖设计之质量等同人格之质量〗

我从事设计多年,曾经经历数个难关。我所说的难关,并非什么创作真空期。我习惯在一段长时间作业后坐下来重新评审自己的作品从其中认识及肯定自己的水准。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之前重不自觉的问题,通常我会将这些问题症结发掘出来,再做探研。可是在数年之前曾发生一件事:我发觉作品开始有重复的倾向。只有我自己心理有数,局外人是毫不知情的(设计师要对自己诚实,这是应该及必要的态度)。艺术创作出现灵感干枯,对每一个从事设计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恶梦。我开始仔细分析一切内在及外在因素:可能是忙碌,减少了休息及进修机会,于是我把工作停下来,到外面溜达溜达,看看欧美设计之潮流变化,购买大量书籍质料,休养生息进补一番,尽量把生活变得艺术化一点。一切我认为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都尝试过了,但是情况只是改善了一点儿,如此这般的过了三个月苦恼的日子,其间差点儿就要放弃了。我说“放弃”,并非停止追寻解决办法,而是放弃多年我锲而不舍的设计工作。因为设计已经开始变得嚼腊无味,生活也提不起什么刺激和兴趣,(那时侯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进入了中年危机!)

后来在一次摄影展览中,欣赏到一些很人性的作品,大为感动。那时刚巧遇上我在学校时教摄影的老师冯汉纪前辈,在问谈中,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如何才可以拍摄到这样的作品?”冯老师给了一个轻描淡写的回答:“他是怎样的人,就拍出怎样的东西。”我想今天冯老师可能已经忘了这段简单的对话,但这句话对我后来,甚至今天都有莫大的影响。在往后的数年,这句话不断在我脑海中反复出现:“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事”,一个十分存在主义的答案。

笔者多年努力不懈地尽心工作,尽力学习美学修为,用良心及责任心时刻鞭策自己,但岂料一直努力追求设计美学突破的我,竟然忽略了纯化自我性格和涵养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很大的绊脚石,如果人格、修养未曾有所正确认定及提升,出来的作品也只是一些虚浮俗艳之作,外表媚俗,里头也如是。在任何艺术或文艺创作中,所表现及表达的根本就是作者的心态反映,人格之反射。”俗人写俗文,凡家奏俗谱“正是此意。

从那时开始,我深深领悟,若要突破自己的作品,首先要寻找自我之根本,若人格不能进步,无论用什么办法弥补,最后也是徒然。**作家的作品弥漫着情欲;势利之作词者,歌词中字里行间充满对名利的追求,这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性格这码子的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下来,但我相信只要不断追求下去,人生(和作品)才可变得有意思,作品也因而变得有价值,如果只是单顾招呼市场客户之需求,生命也就降格到只为湖口而活着,最后耗尽一切时间、精力也只不过是为了满足最低层的生存条件罢了。一些精神,智慧之寻求,再不重要,万物之灵与禽兽也再没有分别了。这不独是设计师的悲哀,也同时为人类历史划上了句号。我们也曾见过社会上见利忘本之医师、认贼作父之警司、黑白颠倒之律师,他们可能是肚满肥肠之专业人仕,但是人格就完全失掉了。身为设计师,只要首先弄清楚本质之追求,加以实践,也就算得上是很了不起了,将来的成就及影响也是不容置疑的。人类历史之进化,不是只限于形体上之演进,也是思想行为修养上之进升,创作人更应关注此问题,因为它是任何创思泉源之起步点及中心意义!

以上所说的只不过是笔者多年从生活和工作所体验得到的一些皮毛,听来略嫌有”老生常谈“之感。但若非有血有肉的生活过了二十多个年头,我想我也不能悟出其中真义。在此希望新进的年青设计人能愉快忠实地安守自己专业之本份,为华人设计界做出认真的成绩来。因为这并非个人之成就,这是未来华人设计历史的一份珍贵财产。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其潜质及才华,但最重要的是不要白白浪费它,天生我才必有用:”小莫小于水滴,聚成大海汪洋,细莫细于沙粒,做成大地四方“。千万不要小看自己做出的一份努力啊!谨此互勉!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229) | 类别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