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Imaginative Journey

个人档案

谭高科

革思设计顾问
室内设计师

博客公告

  • If you are not ambitious, you will not excite people;      
  • and if you can't excite people, you won't make a outstanding man.


           by Thomas Heatherwick

 

contact:328287104@qq.com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1171 篇
评论:216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低碳未必需要高技术高成本 低碳成本仅高15%

(2010-12-19 13:50)
标签:

低碳未必需要高技术高成本 低碳成本仅高15%

新华社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离开幕不足一个星期。世博会是全球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最前沿的技术与理念的展示与交流平台,在低碳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的背景下,上海世博会提出了“低碳世博”的口号。世博会上到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低碳亮点、低碳看点?低碳世博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从今天开始,我们推出低碳世博系列报道,对此进行深入解读,敬请关注。

昨日,世博会进行第五场试运行,40万游客涌入世博园先睹为快。对于许多首次入园的游客来说,最令人惊叹的,就是那一栋栋造型奇巧大胆的建筑。

现在预言上海世博会上哪栋建筑会成为永恒的经典,可能还为时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上海世博会必将深刻改变世界建筑发展的潮流。

因为,从来没有哪一届世博会,如此深入全面地对低碳建筑进行这样一系列的思考与实践。正如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志强所言,上海将树立世博史上的能耗新标杆。

1. 低碳玄机无处不在

昨日下午4时23分,走出世博园的时候,上海市民周良锦既兴奋而又略带一丝遗憾——相机电池没有电了。从上午9时多开始,周良锦的相机快门就按个不停。拍得最多的,自然是那令人目不暇接的奇巧建筑。

周良锦没有意识到,这些令人震撼的建筑设计的背后,还暗藏着无数玄机。体现低碳、环保理念的细节,俯拾皆是。

“我们在设计中国馆的时候,极度重视环境与能源问题,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环保与能源节约策略体系。”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说。

中国馆层叠出挑的造型形成了良好的遮阳效果、外挑檐口的叠篆文字“中国印”实际上是一个个巧妙的通风口、屋顶与外墙上的太阳能电池可让中国馆照明用电自给自足、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就连地区馆屋顶“新九洲清晏”园林,同时也是一个降温的“空调”。

实际上,中国馆、世博中心、主题馆都大规模应用了太阳能发电技术,整个世博园区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5兆瓦,相当于目前全国太阳能总利用量1/40。世博“一轴四馆”全都装有雨水收集系统,喇叭状的阳光谷不仅收集雨水,而且让空气、阳光进入地下空间,绿色植物在地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建筑被形容为“凝固的音乐”,而在世博会上,建筑更是“凝固的智慧”。在世博轴,黄浦江水被引来当空调,以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主题馆东西两侧5000平方米外墙,被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绿化生态墙,用于控制和调节展馆内温度。

外国国家展馆同样劲吹“低碳风”。西班牙馆是一个流线形、不规则的“柳条编织的篮子”,风与自然光随意的透过钢管和柳条射进室内。整个设计方案不仅结实牢固,而且节能环保。

最神奇的也许是会呼吸的日本馆,其外部由可发电的超轻型薄膜包围,馆内则采用循环式呼吸孔道等最新技术,光、水、空气等自然资源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 

2. 低碳未必需要高技术高成本

五年前,在以“自然的睿智”为主题的日本爱知世博会上,人们大声呼吁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共存。如今在上海,这被集中指向一个理念,那就是低碳。

低碳建筑,在世界上很多地方早已成为现实。

在西班牙马德里南部,有一栋大房子,远远看去像是由一扇扇巨大的竹窗“拼”起来的。这是一栋非常有名的低碳建筑,获得过建筑行业著名的“英国建筑皇家学院大奖”,那就是“竹屋”。

但是,住在这里的却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而是当地的低收入户——这是由马德里市政厅建设的廉租房。建设成本非常低廉,但是可以抵挡马德里的炎炎夏日,并为户主营造一个隐私空间。此外,“竹屋”还采用了多种节能的设计,加强水的回收利用。

如此看来,低碳也许并非就意味着高科技、高成本。这栋具有颠覆意义的“竹屋”,如今也来到了上海,成为世博会最佳城市实践区50个经典案例之一。

在世博园浦西园区,伦敦零碳馆是马德里“竹屋”的新邻居之一。“零碳馆”日常所需的电,全部自给自足,太阳、风、甚至吃剩下来的饭菜,都被用来发电,完全摒除了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真正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在“零碳馆”屋顶上,有22个彩色风帽,随着风向灵活地转动。通过这一设计,新鲜的空气源源不断地输入每个房间,并将室内空气排出;在零碳馆里,“空调”也不需要耗电,因为用的是黄浦江水,利用水源热泵做成的天然“空调”。

在这里,房子已不仅仅是居住的空间,更是一个生产资源的机器,一种新的运转模式。

当你为这一切而惊讶的时候,更让人惊讶的,也许是它的成本——虽然低碳建筑需要增加很多节能措施,但同时因此也减少了很多耗能设施,例如空调,“它的建设成本只比普通住房高15%。” 零碳馆协馆长陈硕说。 

3. 低碳建筑遭遇“中国式难题” 

事实已经表明,技术与成本已不再是低碳建筑不可逾越的障碍。英国绿色委员会发布报告称,将在2020 年让所有非住宅建筑物实现“零碳排放”。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也陆续推出降低贷款利率、减税等政策鼓励开发商建造节能建筑。

对于以“起吊机经济”而闻名的中国来说,推广低碳建筑或许更为必要。“中国不注重建筑节能,从而导致每年新增7亿~8亿平方米不节能的住宅和商业建筑,这些建筑在未来几十年里将无节制地消耗大量能源。”世界银行在《中国促进建筑节能的契机》报告中警告说。

但实际情况也许并不能令人乐观。记者从佛山南海建筑设计院了解到,国家最高级别的三星级绿色建筑,整个广州地区目前一栋也没有,佛山也仅有南海城市动力联盟大楼获此称号。

“目前国内低碳建筑在节能、节水、节材等方面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不少业主和开发商对于进行低碳建筑实践也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叶青指出,制约低碳节能建筑推广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意识、政策扶持、技术与成本。

但也许最根本性的难题还是当前中国式的“野蛮生长”所带来的诸多体制上的缺陷。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多年前修建的长城可以保存至今,但现在的房地产商开发的房子却平均只有30年的使用寿命。对于中国来说,最低限度的低碳建筑,就是把房子盖得结实一点。但这个毫无技术难度的底线要求,竟然也成为难解的心头之痛。

不久前,杭州举行了一个低碳建筑论坛,当地一位著名的设计师公开表示,房子30年设计一次,100年就能设计三次,如果100年只设计一次,“那我们设计师哪里还有饭吃啊?”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48) | 类别 Article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