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Imaginative Journey

个人档案

谭高科

革思设计顾问
室内设计师

博客公告

  • If you are not ambitious, you will not excite people;      
  • and if you can't excite people, you won't make a outstanding man.


           by Thomas Heatherwick

 

contact:328287104@qq.com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1171 篇
评论:216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北京:数千条胡同所剩不多 胡同博物馆惨淡经营

(2010-12-12 15:28)
标签:
人民日报
在前不久北京召开的“十二五”规划首场市民建言会上,围绕“如何打造北京城市新名片”主题,来自各行业的30名代表各抒己见。退休市民王中兴提出,北京应建立老北京胡同博物馆。他说,老北京的数千条胡同造就了独特的胡同文化、北京人性格和人际关系,现在这些胡同被拆得所剩不多了,建立老北京胡同博物馆很有必要。

对于此项建言,北京市委研究室、市政府研究室、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表示将进行研究,建议都将被整理后送至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一步吸纳,“十二五”规划最终可能在明年人代会上发布。

已有胡同博物馆惨淡经营

一城北京,半城胡同,那是旧时京华的风貌,如今这半城胡同已失却一多半。据已再版十多次、忠实记录和梳理北京城变迁历史的《城记》一书披露,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有胡同7000多条,到上世纪80年代变成3900多条,随着旧城区改造速度的加快,胡同以每年上百条的速度消失,现在只剩下不足1000条。《北京晚报》曾载文称“北京地图俩月换一版”。

胡同是北京的历史文脉和城市肌理。专家介绍,北京的城市肌理由胡同和四合院组成。按照明代创设、清朝沿用的规制,北京全城分为36坊,坊下分牌,牌下设铺,铺下才是胡同。这种城市社会生活和居民管理一层层辖制的组织形式,表现出中华民族周详缜密的创造力和城市的管理能力。北京城的古都文化、民俗和市井风貌也被人概括为“胡同文化”。

加强胡同保护,是多年来许多专家的集体呼吁,而建立老北京胡同博物馆事实上早已成为有识之士的行动。

日前,笔者到位于北京丰台区著名景点卢沟桥附近的胡同张北京民间艺术馆采访。被修缮成一片整齐古朴的青灰色建筑的宛平老城内,城最西头的一座两层平房就是胡同张北京民间艺术馆。售票窗口空无一人,古色古香的博物馆在蒙蒙细雨中更显冷清。博物馆里只有3名游客在参观。“我们是一家子,孩子有北京博物馆通票不用买票,我和老人花40元买了两张票,不贵。”在北京某高校任教的刘女士正隔着玻璃津津有味地观看沿着博物馆墙壁曲折盘旋的百米微缩胡同。“在这条胡同里,人、车、马、楼、作坊应有尽有,消失已久的行当和老店铺也可以找到,一切都惟妙惟肖,再现了老北京市井文化和风土人情。”

“别看这条微缩胡同只有100米长,制作却耗费了10年工夫,共有800多个造型各异的泥人、200个店铺,建筑风物都是根据史料还原的。”博物馆主人张毓隽介绍,这些年他一直扎在胡同里,用相机记录胡同里的人和物。“对已消亡的店铺,我通过书籍查询或问老北京人,根据老人们的描述记录店铺的特征。”老张说。在多年积累后,他辞去在邮局的美术设计工作,投身到建立博物馆的个人梦想中。

张毓隽告诉笔者,这里是北京100多家博物馆中唯一的胡同主题博物馆,也有一定知名度,自2007年艺术馆建馆以来,共接待了中外游客、贵宾及政府领导10万余人,海内外上百家媒体做过相关报道。胡同张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移动博物馆还走进了北京20多所大学、社区、单位,赢得赞誉。“不过博物馆开业3年来一直入不敷出,为节省开支,现在只留下一名员工,水电气能省则省。”

建胡同博物馆需要政府扶助

业内专家分析,现在提议建胡同博物馆,由于其性质的专业,民办的可能性很大,这样的话,几乎可以预料:它必将面临生存问题。

事实上,民营博物馆一直面临生存和发展困境。上世纪90年代,随着文物市场逐渐开放、民间收藏复兴,各地兴起了建民办博物馆的第一个高潮。其中以北京的观复博物馆、古陶文明博物馆、紫檀博物馆、松堂斋民间雕刻博物馆、金台艺术馆和重庆的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深圳玺宝楼青瓷博物馆最为著名。据统计,截至去年,我国文物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达386家,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13.3%。然而,运营成功者寥寥,被迫关停或出售者不在少数。

今年8月,因拆迁问题,国内第一家民营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再次面临搬家的尴尬。“将其建成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永久性博物馆是我的梦想,不过很难。”观复博物馆馆长、著名收藏家马未都说。观复博物馆创办13年来搬过多次家,1997年在琉璃厂开馆4年后迁至朝阳区,2004年又搬到东北五环外。

圈内人士告诉笔者,依靠马未都的人气,观复博物馆目前每年参观人数约5万人,非常可观。“博物馆虽声名日隆,但地理位置日渐远离城市中心。没有固定馆舍,缺乏稳定客流是博物馆发展中的痛。”马未都的无奈代表了许多民营博物馆创办者的心声。

同样偏远、位于朝阳区高碑店民俗文化村的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馆长姚远利向笔者介绍,博物馆2007年开馆时靠门票收入基本能维持运营,可是去年甲流疫情和今年的校园安全事件让学生客流锐减。“我以为有那么多宝贝,一定能吸引很多人,现实情况出乎预料。”

“民营博物馆以专业、主题类为主,内容和门类丰富且星罗棋布,和公立博物馆在文化资源、地理位置上形成互补,是难得的社会文化资源,保住优质民营博物馆,避免其关、停、卖,造成资源流失,是当务之急,其求生努力寄希望于政府援手。”姚远利说。

曾分管博物馆工作的国家文物局原局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认为,政府可尝试“民办公助”,根据民营博物馆藏品、影响力进行全部或部分资助,或给国有博物馆政策支持,让其以办分馆名义托管民营博物馆,提供资金、技术、人员支持。同时引导民营博物馆走社会化之路,由可吸收民间资金的NGO组织运营管理。

“建胡同博物馆,也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考虑。民营博物馆社会化还包括找企业资助、认养、冠名,但无利可图是横亘其间的问题。都说民营博物馆所有者不愿放弃所有权,‘养不好,又放不下’,我是放得下,可愁的是多年苦觅找不到这样的企业。”满脸苦笑的张毓隽建议,如果决定按市民提议兴建胡同博物馆,从建设到后期运营都应该考虑以政府投资为主。

留住胡同 留住京味

“我创作微缩胡同就是想留住京味,留住胡同里浓浓的人情味,找回儿时的梦。”张毓隽说,他们家是祖辈五代都生活在北京的满族人,他从小在北京南城的胡同里长大,对胡同有着深深的眷恋。1986年,老张居住的玉清观胡同拆除。

和玉清观胡同的命运一样,北京的许多胡同已经或正在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现在外国人、外地人来北京,常热切询问的一句话就是“北京的胡同在哪?”近年来尽管北京陆续划定了包括什刹海、国子监、南池子在内的数十片“历史文化区”,加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其建设控制地带,处于北京政府保护规划的古城面积在扩大,其在北京古城62.5平方公里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但保护的速度远比不上建设和危旧房改造的速度。

有人说,文化创意给胡同注入新的活力。时下“胡同人家”旅馆和南锣鼓巷、烟袋斜街、方家胡同、五道营胡同成为北京旅游的热点,古典与现代、传统与时尚在这里交融,文化休闲街区也确有特色,然而在这些人声鼎沸、商品和服务多少有些趋同的胡同里,在所谓的胡同文化产业链中,却很难找到胡同本身的天然韵味。

“尽管目前经营不景气,但相信是暂时的,因为胡同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潜力巨大。”张毓隽认为,只有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创意才能体现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个性和优势。北京急需完整展现城市特色、民风民俗的综合旅游场所,传统的八大景点是中国的标志和骄傲,但这些景点大多展示的是皇族文化,单一的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形式也显得很乏味。而近年来新兴的中华民族园、欢乐谷、雕塑公园、世界公园、798艺术园区等,并不是有关北京文化的旅游景点。因此以深度体验为主的有关北京文化的旅游业态是当下首都旅游市场的空白。“谁做到了前面,谁就抢下了市场。”张毓隽说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1962) | 类别 Article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