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Cute77的世界

个人档案

齐琦

中国美术学院
景观/规划设计师

博客公告

Ciao!大家好,我叫77,我是一个能被风吹走的小妞,却有磐石般的定力。

I hope everyone here will be my friend!

E-mail:qiqi5592350@163.com

博客文章及图片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谢谢!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统计信息

博客:19 篇
评论:155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贝鲁特文化艺术馆国际建筑设计竞赛小组方案设计

(2010-08-06 23:11)

     去参加这个比赛是研究生期间导师给我们的课题之一,不管结果如何,重在参与。

  这三个体块的形成源于贝鲁特的一段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贝鲁特海岸和峭壁穴居。在腓尼基时代贝鲁特已具城市雏形。

    在希腊时代,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曾于公元前33年进驻贝鲁特,使这座城市具有希腊文明的特点。

    贝鲁特的繁荣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达到顶点,罗马式的广场、剧院、运动场、澡堂鳞次栉比。

    公元635年,阿拉伯进入贝鲁特地区,带来了伊斯兰

    1110年十字军攻占贝鲁特,1187年阿拉伯著名将领萨拉将其收复。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贝鲁特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

    1975黎巴嫩内爆发后,贝鲁特被一分为二,从北部的贝鲁特港经中心商业区沿大马士路到东南郊,形成一条长约6公里、宽约200的无人区(人称绿线)。绿线以西市区和南部郊区居民大部分为伊斯兰教逊尼派、什叶派和德鲁兹派居民聚居区。绿线以东为基督教区。绿线既是东西区隔离带,也是两大教派民兵频繁交战的地带,两区居民不敢轻易往来。  

    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占领贝鲁特,基督教民兵在以色列的支持下血洗贝鲁特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制造了惨绝人寰的贝鲁特大屠塔伊夫签署后,新政府成立,贝鲁特东、西区相互开放,首都治安逐步好转。1992年起政府制定了大规模重建计划,城市面貌逐渐恢复。但由于多年内战,城市遭到严重破坏,重建工作因资金短缺而进展缓慢。

    因此贝鲁特是一个受东西方文明冲击的城市。 另外在贝鲁特,人们的划分往往以宗教和教派为首要边界,逊尼派穆斯林、什叶派穆斯林、基督教、天主教、德鲁兹派、热杰比耶和少量的犹太教徒等不一而足,一个人要么就是无神论者,以党派或组织为依托,要么就肯定隶属于各种宗教或教派中的一员,从来到这个世界的一刻,个体从血缘上已经难以挣脱宗教的边界框定,深深地打上了主位审视他者的目光和烙印。 

      对于和平,应该是所有黎巴嫩人民所期盼的,这三个旋转紧密结合的正方体表达了东西方文明在贝鲁特交融,也表达一种对宗教派别在贝鲁特再也没有敌对的意义,所有的人们都能友好相处,共建美好的家园。   

这个方案的造型灵感来自于贝鲁特的一个传统纹样。把这个纹样解构,最后得出了三个立方体,再进行重组,当时做了概念模型,挺有意思的,目前没有找到照片,有的时候补上。

这是一次有意思的经历,后来得奖的是一个意大利米兰的Teknoarch事务所的非建筑设计,挺酷的。        ANYWAYI AM STILL A LUCKY ONE!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5) | 阅读 (789) | 类别 设计  

前一篇:幸运地来到这里

后一篇:一只咖啡壶

所有评论

  • 看到这个,眼前一亮,回想起来,自己离这样的概念性方案设计已经有段时间和距离了,但是内心一直都还是对这样的设计充满着激情的,哈哈,很不错的感觉,特别是最下面一排概念的演变过程,最后的效果还是跟原来的立意挺符合的~~~加油!你很不错的~

  • 不错,支持一下!

  • 你好厉害啊。。。崇拜之。我能跟你认识下吗。。。

  • 支持一下!

  • 你真的很棒,能跟你认识下吗。。。 有机会多交流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