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肖培菘的博客

个人档案

肖培菘

湖南农业大学
学生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友情链接

统计信息

博客:1 篇
评论:1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为毛泽东平反

(2010-06-04 18:31)
标签: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很多老一辈的革命家都在那时遭到了很严重的迫害。而这场大革命的发动者想必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是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发动的。都说我们中国的救世主在那十年间犯了糊涂,使得中国十年经济瘫痪。甚至更有人说,毛泽东只适合当军事家,不适合当政治家。很多人都在庆幸之后的改革开放,但有没有人能冷静的想一想,如果按照我们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能到达革命先辈所向往的共产主义吗?

我翻阅了很多没有被和谐过的资料,也问过很多老一辈的人,那时,我们新中国才成立没多久,就像一栋危楼,随时会被摧倒。但当时的民心众归,社会矛盾没那么复杂,而那些矛盾中最大的莫不是可能危及到社会主义制度的资本主义者,在那时,是应该先解决掉那些社会矛盾还是先不管那些矛盾而去大力发展经济呢?如果先发展经济的话,国力肯定会强力,但那时的社会矛盾也会同时积累到一定的程度,那时处理就会相当困难;而如果先解决掉矛盾,那国内的事就会轻松多,到时发展经济就会更加顺利。而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也只有两种,一是政策,而是革命。政策就是从上至下的方法,其效果也会比较明显,但这种政策的弊端很多,就拿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来说,上面一下达政策,下面就有对策。不管是多么好的政策,总是存在些漏洞,而那些聪明人就会找到那些漏洞来满足自己的利益欲望。还有政策的时效性太差,在政策刚下达时候,可能会干得热火朝天,但等一段时间一过,可能热情就没了,比如禁止未成年人上网的政策,下发的时候满街查,但一段时间一过,网吧里的未成年还是不少。而革命是至下而上的,是最彻底的。我们都知道,在抗战时候的革命,就将封建主义这座大山基本彻底清除。在当时的社会上,蒋介石还在台湾,他一心想反攻大陆,他的理想社会是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派了不少特务进入内地进行破坏,再加上中国内地就有不少支持资本主义的一些官僚地主,这怎么不令毛泽东警惕!而他发动那场文化大革命就是为了将资本主义以及落后的封建迷信与社会主义的矛盾彻底清除,因为毛泽东明白,只有革命才是最彻底的。而革命必定会带来伤亡,甚至会使得经济停滞甚至倒退,但如果革命成功,那带来的经济政治效益是无法想象的,甚至连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也无法与之相比,因为那时主要的社会矛盾基本没有了。说到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它确实使中国的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使得大批人富裕起来,但是其中所隐藏的社会矛盾却更加复杂,富的人越来越富,而穷的人越来越穷,这样贫富两极化的矛盾只会越来越深,只会成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个很蹩脚的绊脚石。而富人中所产生的贪官之辈与普通民众之间的矛盾也随之升级,拜金主义随之产生。这样的发展趋势,实行共产主义公有制可能吗?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只看到了其中的经济退步,只看到了痛苦。但是他们看到那时的贪官污吏没?看到有人敢搞封建迷信活动没?那时的一个普通民众,都可以直接告发中央高层,而现在哪个可以?只能通过一级一级的上访,而在上访的过程中,一般都被抹杀了。

在革命期间国家那么大的动乱,毛泽东会觉察不到?但是他是希望中国动乱的人吗?如果这么说的话,这些动乱都在毛泽东的意料之中,因为他明白这是一场革命,没有动乱的革命还叫革命吗?我相信毛泽东的智慧,他那次的举动其实是一个高瞻远瞩的表现,他看到的是中国的未来,邓小平他们也是看到的中国的未来,但毛泽东看到的更远,他宁可背负千古骂名,也要将中国的几个矛盾彻底拿掉,让中国能更好的走向人们心目中的共产主义社会。可是他的愿望没有实现,他的文化大革命失败了,而这革命一旦失败,造成的影响以及损失是无法横量的:社会经济倒退。而它的意义就全部变成负面的了。也就意味着它将会被后人所否定。而现在我们的历史书上证明了这个,没有一丝的肯定。

想想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感觉似乎很难往共产主义的道路发展,虽然我们的政治书上一直强调我们的路线是往共产主义前进的,但是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没有那些矛盾的,而我们现在如何消除这些矛盾呢?靠政策行吗?能彻底吗?这些矛盾,只能革命!但到那时再革命的话所造成的损失那绝不是文化大革命所能相比的,那不革命呢?我们的矛盾会越积越深,当矛盾到一定程度时,就一定会爆发,而这个爆发,就是会导致改朝换代的大革命!想想过去那些朝代都是如何灭亡的?如果在这个矛盾发展初期就将之革命,虽然会造成一些暂时性的经济停滞,但带来的效益绝对是长久的。

所以,我觉得发动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没有错。但要说他的错,只能说他用错了人,使得不少革命先辈遭其迫害。但还是那句话,有革命就会有伤亡。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1) | 阅读 (212) | 类别 我与社会  

所有评论

  • 很不错啊!我原来以为只有我们60后才有如此感觉,看来江山代有人才出啊!确实,看历史需要时间的,距离越近越模糊,越远越清晰!很清楚的年轻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