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易's Blog

个人档案

陈妍

荷兰NITA景观建筑设计邮箱公司
室内设计师

博客公告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统计信息

博客:29 篇
评论:4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人性与设计:读《街道美学》有感 ----转载

(2009-09-28 13:34)
标签:

本书简介:                             

书名:    《街道的美学》                  

作者:   (日)芦原义信  

尹培桐    

出版社 : 百花文艺出版社

时间:    20066月第一版   

20073月第二次印刷

 

 

 

写作背景:

二战结束后,日本在废墟上重建,克服了经济上的困难,所得倍增,进入了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其建筑业也进入了一个探索时代,出现了代谢派(Metabolism)建筑、手法主义(Mannerism)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学和符号论建筑等等,在概念和形态上的多样化使其倍受世界建筑界的瞩目。但不能说这就是建筑和街道未来的发展方向。此时在日本,包括住宅、街道、城市等要素的外部空间却显得很贫乏和混乱,这些引起了国民的主义。当越来越多日本人去海外旅游局感受和欣赏欧洲街道风情时,他们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使本国街道变得更加美丽的想法。因此,芦原义信通过二十年的亲身经历和调查,写成了一本关于存在在城市与建筑之间的街道的存在方式的实体论阶段的书——《街道的美学》。

 

作者的介绍:

芦原义信,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曾工作于著名建筑师马歇·布劳耶的事务所,之后回国建立了自己的建筑设计研究所。历任日本法政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和东京大学教授,曾任日本建筑学会主席,日本建筑师协会主席。其设计作品包括索尼大厦、东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东京艺术大剧院等。在建筑理论方面,曾撰写《外部空间设计》、《建筑空间的魅力》、《街道的美学》等专著。其设计立足于人性,注重外部空间的作用。其P空间(积极空间)和N空间(消极空间)的理论,被认为是“文脉主义”的始祖。

 

本书的贡献:

本书通过应用格式塔心理学中“图形”与“背景”的概念,以及其他现代建筑理论,对日本、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建筑环境和街道、广场等外部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从而归纳出东西放在文化体系、空间观念、哲学思想以及美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如何接受外来文化和继承民族传统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在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上,本书无疑具有指导意义,但若将其作为一本游记书记或生活杂记来看,《街道的美学》更具有人生的思考型和生活的启迪性。

 

内容和观点:

本书主要针对空间领域、街道和景观的构成,和住宅与城市的环境进行了解说,并结合多国例子进行了分析。由于细分的观点较多,以下选出一些我较有感触的方面来介绍一下。

 

     街道与建筑的关系

街道因建筑而形成,这是我以前对于街道与建筑关系的看法,但原来不仅是这些。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到:“街道又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 现在绝大多数人都活动在建筑之中,建筑内部成为城市里最有活力的地方。要使街道富有活力,必须将建筑内部秩序渗透于外部,即街道。也就是说,建筑的建城给了街道躯体,建筑内部的活动给了街道生命。

 

     广场的美学

广场之所以存在,是在于集散、交通、市场、信息交流、观演活动等需求,使生活多样性的体现。因此对于热爱生活的意大利人来说,他们建造了为人们会面的场所——广场,这些漂亮的广场,形成了街道的中心。无疑这些美丽的广场打动着每一位旅客的心,因此中国也不断地大规模地建造广场,但在赞美这些“西学东用”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思考一下我国真的需要这些广场吗?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改

变了很多,但那种“市井文化”已是几千年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这是历史也是人们的选择,广场文化,又有多少中国人能适应?西方国家的广场之所以美,不是因为它设计得如何精美,而是因为它蕴含着西方的生活文化,是一种生活与环境的结合,是一种视觉美到感受美的升华。

 

     第一次轮廓线和第二次轮廓线

书中把“决定建筑本来外观的形态的建筑称为‘第一次轮廓线’”,把“建筑外墙的凸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所构成的形态称为‘第二次轮廓线’”,西欧城市的街道主要由第一次轮廓线组成,而亚洲的则多为第二次轮廓线。芦原义信提倡减弱第二次轮廓线,还原第一次轮廓线,但我认为,亚洲城市的街道既然发展到以第二次轮廓线为主,肯定有它的原因。黑格尔说过“最现实的东西常

常是最合理的”。无可否认,我们的街道确实有点乱、不美观,但这不是说还原建筑立面就可以解决的,我们需要的是整顿,不过,整顿后又是否达到美观的效果,这确实又是一个疑问。

     留下记忆的空间

书中说“铺装面、围墙和树木之类东西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我也不会去回忆记忆中那深刻的东西,去证实它。既然人们知道是构成形象的五个因素——路线、边缘、区域、节点和目标,让人们留下记忆,那为什么现在的规划是几都不能留在人们的心中,反而人们喜欢怀念以前的环境?就像书中的一句话“它们是逐渐形成的,同建筑师最初梦想的高效率、功能性、阳光、空间和绿化等等事与愿违,这样没有人存在的空间,到底是为了谁的城市呢?”在我们不断强调要人性化设计的时候,做出来的东西却给人批判,是因为我们没有经验,没有置身其中,还是因为现在人们忙于生存而无暇生活呢?

 

     城市美化的进展

说起城市美化,不得不提广州的“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五年一大变”,可能有很多专业人士会说怎么把广州搞得不伦不类,建筑外墙的颜色乱来!但在很多市民眼中,市容确实得到了改善,人们更喜欢现在整洁的广州。当然,我不是否定专家的评论,只是觉得,城市,是城市中所有人的城市,绝大多数人只是凭着普通的眼光去感受城市,在我们用专业知识去做设计时,更应该有一格普通的心去看问题。

书中也提到取消电线杆问题。其实我觉得,电线杆和户外广告一样,不可一刀切把其清理掉,它同样需要整顿。如果城市中的电线杆被取消掉,景观会干净很多,安全隐患也会减少,但,电线杆的存在也可以点缀空间,有怀旧的感觉,而且地震多发区也该用电线杆。问题不在于存在与否,在于如何处理它。就像井盖那样,中国的井盖只有圆形和方形,上面的图案基本一致,但在日本,很多都刻上了不同的图案,甚至有色彩。所以,设计一定要从心出发。

 

 

对我的启示:

以下是对《街道的美学》的一些摘抄,同时由此说一下它对我的启示。

 

“日本城市的建立基本上是按照田地和田间小路的关系,是‘人走之处即成道路’这一自发村落形态的延续,这同西欧那种垒石为城墙,建造水道桥以引水而宣告城市建立的情况有本质区别。”

 

我想中国的城市也是像日本那样自发形成的。既然东西方城市在形成中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为什么现在我们总喜欢参考西方呢?将西方套用在东方,效果是差强人意的。尽管西方真的有其合理的地方,但我们也不应再高举西方文化的同时贬低自身价值。面对传统的城市设计,我们应该去发掘和发扬它的优点,而不应将它埋没和扼杀。

“作为街道来说,或是由于美观,或是由于富于人情味,均能吸引人。”

 

我觉得西方接到侧重于美观,东方接到侧重于人情味。回想以前生活在上下九一带,虽然景观不怎么样,但到处都那么亲切,很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但现在,环境是变美了,但那份感受却变少了。如果变美注定要抛弃些什么,那为什么没有人去算一算代价有多高?广州的老城区在变美吧!但为其付出的代价——人情味,却逐渐消失。

 

“……贫民窟则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于老朽、过密以及上下水道尤其是排水设施不完善,在物质上不卫生、不健康的城市环境;另一种尽管居住和城市设施都很完善,但由于对近邻的不关心和疏离感而造成经常发生犯罪的城市环境。前者以发展中国家居多,称为‘物质性贫民窟’,后者见于美国那样的工业高度发达的社会,称之为‘社会性贫民窟’,它正在不断产生新的社会问题。”

 

我觉得中国绝大多数城市都是“物质性贫民窟”,为了改善生活,大家都在努力地为家园作贡献,却在不知不觉中慢慢踏入“社会性贫民窟”。如果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那我只能在叹惜今天的时候期待未来更美。但如果这可以避免,那我们就可以在反思今天的同时探索明天的发展。

 

“说是‘步行距离’却根本无视步行者,因为他太长了,这种依靠汽车交通的规划,是年轻的现代人的街道,而不是老年人或病人的街道。没有在罗马拿沃纳广场、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或佛罗伦萨希钮利亚广场时所感到的人情味和安全感,虽近在咫尺却因立体交叉而不能靠前,人们在汽车横行的道路上无精打采地行走,这就是新宿副都心那样的空隙。不能忘记,现在建筑运动就是在这些地方失去社会的信任的。”

 

人无精打采地活在城市中,犹如行尸走肉。如果说以前的城镇是按人的意志和行为发展的,那现在的城市是被迫发展的,人也是被迫生存于其中,城市变得越来越陌生,是人改变城市呢,还是城市改变了人?为人设计的城市无法供人使用,犹如资源被误认为垃圾一样。

 


“勒·柯布西埃写道:‘不管模度怎么好,把它取消吧。你把模度理解成笨拙或不精细者的灵丹妙药吗?如果模度导致不快,那就抛弃他吧。’”

 

现在用的模数、标准是怎样定出来的呢?按人的行为习惯吗?但为什么按标准作出来的东西却未能满足人的要求?    我们是否已经被“模数”限制了,什么合理什么不合理,我们都在设计中用模数来衡量,但一旦设计成为现实,感觉又令人失望。相信自己又变得太主观,相信数字又变得太冷血,究竟“模数”应该是什么?

 

“这是因为我在勒·柯布西埃的作品中无论如何也看不到人情味,他的作品存在着以形式美为出发点的美学观念,其中甚至连人的存在都否定了。”

 

对这句话,我很有认同感。虽然我还不时很了解勒·柯布西埃的设计,但单纯就马赛公寓而言,我觉得其出发点是好的,但,人们是否愿意只呆在一幢楼里生活?如果这幢楼功能真的那么完善,人们真的乐于生活于此,不用走出公寓便能解决生活上的一切,想象一下,若城市每幢楼都是这样,生活在城市外部空间的人少之又少,人们就成为了孤立的个体,市民变得更加陌生,城市更加了无生气,装在笼子里生活的人,比囚犯更加没自由。

 

 

公共空间的分析:

因为书中提到第一、二次轮廓线,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一个街区——广州的上下九步行街和恩宁路,前者是第二次轮廓线,后者是第一次轮廓线。若按书中所说,理应是恩宁路更吸引人,但事实相反,正因为户外广告和灯饰让上下九路增添了更多的商业活力,人们或因购物需要或因旅游需要,都更喜欢去上下九,而恩宁路则多为沿线居民所用。

 

说到建筑及空间上的价值,恩宁路还很完整的保留着骑楼的原貌,立面的装饰还是很精致细腻的,里面的街巷也维持着传统的邻里关系,但除了对历史有点怀念,对建筑懂得欣赏的人之外,没有人会觉得这是个好地方,这不会吸引他们的。所以就有了当初将所谓破旧的恩宁路全拆了的愚蠢规划。而上下九路,翻新后虽失去了原来的味道,但毕竟它符合了商业街的发展要求,用装饰改变了尺度和视觉,使人更乐于在此活动。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户外广告、灯饰等因素来丰富第二次轮廓线,来增加商业气氛,而且也可以改变现代建筑单调的立面。当然,我不是说要将恩宁路改变成上下九路那样,只是觉得,功能不能的两者也可以共存在同一空间上,甚至互补,来体现同种建筑文化可具不同的街区风情。

   

 

总结:

芦原义信的这本《街道的美学》,比《外部空间设计》易读很多,虽然我未能深刻体会其介绍的例子,但我知道它想传达一个观点:城市,是人们的城市,设计是为人而做的。

说实在,读书时是有很多疑惑和迷茫,但这样并非坏事,因为这样才证明自己有思考,还能为未来想些什么,而不是人云亦云。多读书不如读懂书,其实,只要有一句能引起人无限遐想的话,这就是一本好书了。

还有很多很多的原话没摘抄下来……

还有很多很多的感想没抒发出来……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657) | 类别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