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务内容:
对南阳师范学院体育馆前的一块面积为15000平米的空地进行景观规划。
初步定向:
首先,通过对地形的考察可知地形较为平坦,空间感不够。需要人为地对空间进行高低的强化,还有对自然光与人工照明的应用使得立体空间更为丰富。
其次,由于地势平坦,校内又无一亲水设计,所以在这一片空地注入水体的理念是毋庸置疑的。
再次,随着学习生活节奏的加快在途中难免会有抄近路的习性,如果草地设计的不合理,那就难以避免被踩!所以决定把草地安置在人踩不到的地方这样既能符合人的生活习惯,又能节约时间提高生活效率免去了绕远路,
而避踩草坪的必要。
最后,综合上面各个要素,决定把空间设计成一个以功能为主的;能够很好地反映现代主义的建筑思想的;又能把中国文化中的一些抽象元素(比如:曲桥通幽、亭台楼阁、拱桥、圆窗等)以另一种方式在现代园林中呈现出来。从而实现现代与古典的完美融合。还秉承了可持续建筑的设计理念.结合上面的思路,决定把空间设计成一个在水上的园林,由于水上的实体都是通过水下自下往上的延伸,又以多种姿态呈现,故给本设计定名为“漂浮空间”。
园林中的亭台楼阁:
通过对中国园林的了解我们知道“亭台楼阁”起到了一种能够给人一个休息观赏的地方,而楼阁更是把人们的视觉点抬到了高处,方便了人们的眺望。而“亭台楼阁”本身就是园林中的一个观赏景物。它甚至能在雨天或晴天给人一个避雨、遮阳的观赏休息地。让您体验整个园林沐浴在雨中的意境。为什么中式园林有“亭台楼阁”,难道现代园林就不能有自己的“亭台楼阁”么!
A楼:分为3层t。由围绕中央天井从地层可直达3曾的旋转楼梯,还有2层北
面连接“复合拱桥”的空中草坪构成。整个楼的立柱都是由水下往上延伸,
穿过10*10m的方形平台到达1层平面通过旋梯或背面的复合拱桥都可上楼。
透视图
B、C楼:大致造型与A楼一样,区别在于B、C完全是一个立于水面亭台楼阁,
一没有直达3楼的旋转楼梯,但去2层的线路更为灵活,可以通过两边的拱桥上到空中草坪进入二楼,也可以走一层悬浮于水面上的陡坡上楼。(详见下列透视图)
透视图
内部分析图
D楼:作为4个中最庞大的楼阁有着自己既显个性,又有着与其他楼阁相同的共性。与A楼一样,是支撑柱并不是直接导入水中,而是通过清混泥板台插入水中。而且在一层地面挖空天井对应下来的让水裸露出来。水上还悬浮着可直通三层的上楼坡道(“漂浮空间”景观规划中是没有楼梯的,而且坡道都经过防滑处理的)
透视图
正面俯视
正面透视图
入口视图
园林小品
花坛+休息坐椅+照明设计
清水混泥土墙:
高为6M的清水混泥土墙分别立在了“漂浮空间”入口通往D楼的每个石方板的侧面。意在通过高大的清水混泥土墙对视觉的阻隔。能给刚路过“水上魔方”的人带来一种清静、素雅的感受。
伴随着石方板边上的圆窗方灯与简洁的视觉阻隔墙——“清水混泥土墙”在平静的湖面上留下颤动的倒影,一种东方的“禅”意油然而生。
整体效果图
入口处俯视图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