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扎哈,喜欢她性格之中还有着强硬、激越的一面,喜欢她那被被阿拉伯血统中的刚劲精神热烈地鼓舞着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最让我们感动的那份女人的坚持。
“她的建筑生涯既不传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这是2004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的颁奖词,奖项授予一位女性,她来自两河文明的摇篮伊拉克,她不但除下了阿拉伯女子脸上神秘的面纱,而且她展露出来的在艺术领域的天赋与极度张扬的个性,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决然不同的阿拉伯女子。那一年她53岁,不仅是历届得主中年纪最轻的,而且是唯一一位女性。在传统视建筑为男人一统天下的领域,扎哈·哈迪德这位英籍伊拉克中东血统的建筑师,仿佛横空出世,而她的设计风格、个性魅力和成长背景,又能让人从一开始就嗅出她能脱颖而出,并成为明星建筑大师这冥冥之中的宿命!
也许所有想要摘取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都必须奋力拼搏,而哈迪德付出的艰辛比多数建筑师还要高出很多。她简单而专注,数十年如一日,不为任何外力所动摇,这些信念和精神造就了她今天的传奇。或许,哈迪德的作品之所以如此充满力量,一方面是因为她纯真的艺术特质。而另一方面,则是在建筑师这个几乎全部是男性的领域,女性必须创作充满力量的作品才可以适者生存。评论家称呼她为“迪娃”,意即舞台上的强势女主角。现在即便是最保守的国家之一——她所容身的英国都接受了哈迪德。
哈迪德出生于伊拉克名门,这位衔着金钥匙诞生的富家小姐拥有唾手可得的安逸生活。她的父亲早年毕业于著名的伦敦经济学院,曾是伊拉克社会民主党的领袖之一。哈迪德本人曾在瑞士一所女子贵族学校念中学,后进入黎巴嫩著名的贝鲁特美国大学AUB学数学,这样的成长经历,使哈迪德从小就耳濡目染激进开放的西方思想,具有桀骜不驯又野心勃勃的反叛性格。
童年时代的哈迪德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地方。11岁那年,她暗自立志要成为一名建筑师。那时,现代家庭法在伊拉克才刚刚被确立,很多巴格达女性虽然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工作的权利,却并没有办法在现实中取得相应的机会,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社会尊重和与男人平等的对待。即使是在英美,建筑师至今仍然被称为“男人的行业”。
“成为一名建筑师”——这件在别的巴格达少女心中是一件想也不敢想的事,却成为少女哈迪德的理想。11岁时,父亲的一位世交带自己的儿子来哈迪德家中拜访,这位长辈的儿子是一名出色的建筑师。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谈起这位世交之子时,总是带着羡慕和盛赞的表情,这对哈迪德影响很深。从那时开始,哈迪德就对“成为一名建筑师”特别感兴趣,就这样,她将这一理想在的心中累月积淀,精心酝酿着有关建筑的宏伟蓝图。
“我想成为这样的建筑师,让建筑和在城市里生活的人连接起来。”这是哈迪德从小到大的梦想,“在美国,也有很多著名的女性建筑师,但他们通常都是夫妻档,在世界各地也有很多很优秀的女性建筑师,但对一个女人而言,只身独闯男性掌权的建筑界还是太难了。这里仍然是一个男人的世界。即使当女性获得了成就之后,人们又会大肆宣扬我们是怎么穿着,我们穿着什么样的鞋子,或者我们又看上了谁。”
十几岁时哈迪德自作主张把自己巴格达的房间设计出十分怪异的风格,并背着父母,带领工人进行大胆“改造”。在瑞士念中学的时候,她又认为自己不是基督徒,拒绝像所有同学一样做例行的上帝祷告。哈迪德的哥哥曾戏言她本该被塑造成伊拉克第一个女宇航员,最后哈迪德的职业生涯从天上落到地上,干起了稳扎稳打的建筑设计。那时,她的父母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婴儿的呱呱坠地,标志着这个巴格达富商家庭一段曲折而又充满荣誉感的传奇的开始。
在巴格达和瑞士读完修道院学校后,哈迪德又在贝鲁特美国大学取得数学学位。这样的学历,对于许多伊拉克年轻女性来说,已经非常优秀。但哈迪德并不想停止。她并没有忘记自己少年时的理想。1972年,她考入伦敦建筑联盟学院(简称AA)。在这所著名的建筑学府里,她遇到了对她一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荷兰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库哈斯当时正好在这所学校执教,是哈迪德的导师。哈迪德当时的校友、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现任建筑系教授奈杰尔·科茨回忆说:“他们相互欣赏,有着对革命性现代主义共同的兴趣。当时的哈迪德和现在一样喜怒无常、脾气火暴。但那正是大家喜欢她的原因,也是她的作品中充满自信的原因。”库哈斯早就慧眼识人,对哈迪德这个种子选手格外偏心,也早早预言在那个班里,最终当属扎哈最有成就。
哈迪德的个人办公室硕大无比,天花板是装饰成复杂锯齿状的蓝色帕思配克斯有机玻璃。哈迪德还是那副惯常的打扮:黑色束腰上衣,黑色光面修身长裤,黑色Prada凉鞋,懒洋洋地躺在著名设计大师Verner?Panton设计的一张S形粉红色安乐椅上。书籍和杂志包围了整个房间。
哈迪德喜欢用漫不经心的美国腔调声音洪亮地向她的下属布置工作。每当听到她的声音,下属们都会吓一大跳。哈迪德是个与众不同的老板,与哈迪德打交道,就像对付一座随时会爆发的火山一样。她的一位前助手说:“在她手下工作从来不觉得闷,但她经常像一个疯子一样,你得忍受她怪物一般的尖叫、怒吼。回过头看,有时候觉得她很悲哀。我想她一定很不快乐。她的生活一团糟。”
哈迪德对工作和下属的严苛在业界是出了名的,业界冠以她“女魔头”的称号。然而,与她有着相似性格的男建筑师却不被认为有任何的反常。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待男女的不平等?至少哈迪德自己这样认为。
1979年之前,扎哈·哈迪德一直从事建筑理论和学术的研究。很多同行嘲笑她只会纸上谈兵。于是,不服气的她在从事研究的同时,为伦敦伊顿广场(EatonPlace)设计了一幢公寓。1982年,这栋公寓让她得到英国建筑设计的金质奖章。让所有曾经质疑她的男建筑师大跌眼镜。
哈迪德的真正成名,源于1993年自己设计的德国莱茵河畔魏尔镇的一座消防站。这个设计显示了非凡的线条构想能力,而且角度奇特,因其充满幻想和超现实主义的风格而立即引起了整个建筑界的关注。这个消防站的每一个面墙都不垂直,且墙面都呈锐角相交,建筑的各个部分都有所倾斜,打破了人们所惯见的平衡概念。整个消防站的设计优雅、柔和,从空中俯瞰的角度奇特而富有张力。这一突破,来源于哈迪德的灵感和敢于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对这个世界强烈的塑造欲、征服欲的勇气。但这一次的成功只是形式上的,而非功能上的。后来消防队搬走了,这幢建筑物被改造为坐椅博物馆。
1994年,哈迪德艰难地获得了英国威尔士卡的夫湾歌剧院方案的一等奖,但是,当地人的反对最终扼杀了哈迪德的方案,因为人们不相信一个口音浓重、深色皮肤的伦敦女人。哈迪德承认,卡的夫湾的挫败曾给了她很大的打击。
渐渐地,有些好奇心强的客户出现了,愿意投钱让哈迪德那些怪异的新建筑付诸现实。事情渐渐有了起色。她的方案不断成为现实,真正让她突破自我的地方是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罗森塔尔当代艺术中心,这个建筑使她有机会大规模试验自己的理念并构思和尝试焕然一新的博物馆展览管理和体验——哈迪德称其为“一整套部件”。根据这一构思,展览管理和组织者可以量身订制每一场展出。展馆设在浮于水平面之上的横向矩形立体空间内,两者之间是之字形坡道,弯弯曲曲一直向上延伸。“它像城市的延伸,是都市景观。”确实如此。它就像“一条城市地毯”,一端跨过辛辛那提最繁华路口旁的人行道,吸引着来来往往漫不经心的路人。通过入口处走进去,是弧形的墙壁,就像地毯卷了起来,通向后面的墙壁。墙上装饰着明亮的带子,指明方向,就像机场上指示人行通道的标识一样。沿路走过去,参观者就像小孩子一样向上攀爬,欣赏一幅又一幅艺术品,目不暇接。空间似是被建筑师堆积起来。哈迪德说:“眼睛可以逗留,可以仰望,可以远眺,可以近观,犹如闲庭信步一般。”她的印象主义新空间从梦想成为现实。《纽约时报》称罗森塔尔当代艺术中心为“美国自冷战以来最为重要的新型建筑” 。这一评价恰如其分,毫不夸张。
辛辛那提罗森塔尔当代艺术中心的完工让所有说扎哈·哈迪德古怪的设计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人们哑口无言。或许它不如画稿中表现得那么强劲。那又如何?关键在于辛辛那提让哈迪德满怀信心,并使她获得一系列委任状,看来,不仅建筑物“ 飞了起来”,建筑师也“腾空而起”。
解构主义大师
哈迪德的设计以大胆的造型出名,被称为建筑界的“解构主义大师”。这主要是源于她独特的创作方式——喜欢运用曲线,她曾说过,“没有曲线就没有未来”。尽管她的作品在形式上有挣脱地心引力的飞动空间感,那些线、面既优美又流畅,但是来自普林斯顿的建筑教授Sara指出,扎哈的作品整体上又相当霸气、稳固、敦实,有分量。她的出位不是靠玩弄光线和炫酷的建筑材质,靠一些轻飘飘的技巧。比如德国沃尔夫斯堡科学博物馆,宝马的新工厂,在外墙的效果处理上都未经粉饰,直接保留水泥最朴实的本色和质感,非常大气、粗犷。扎哈的不少设计,具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大桥、水闸、铁路等的特征。
哈迪德天性喜爱变化,从来不会重复自己。尽管她的作品始终保有抽象风格,但没有两幢出自她手下的建筑是一模一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不规则的自然形态和与众不同的外形让她更多地利用电脑曲线进行设计。比如蘑菇形的沃尔夫斯堡科学博物馆由入口和天井有机组成的柱状物撑起了整个展厅,展厅外壳则来源于电脑中的直角坐标格系。
同时哈迪德也活跃于其他设计领域,从大到小,她都会去尝试。为意大利家具商爱德拉(Edra)做的一系列曲线型家具,大胆加上了悬浮的设计。她还做过一些舞台设计,当舞蹈演员移动背景时,舞台上就会呈现流动的风景。
哈迪德也喜欢设计她自己。她经常裹在一些世界顶尖设计师设计的轻飘飘的外衣里,像她的建筑一样,似乎可以浮起来。她喜欢穿一些有鲜明轮廓的衣服,尤其喜爱山本耀司独特风格的设计。“一些服装太过于讲究剪裁合体,线条简单,而山本耀司总能把褶皱运用得很好,那些剪裁令人吃惊,他是把平面的布料变成立体服装的大师。”
哈迪德一贯的纯粹风格使她年纪轻轻就得到了在维也纳实用艺术美术馆举行个人回顾展的机会。在那里她把自己从香港的“尖峰”开始,一直到最近在电脑上用对数曲线完成的设计排列在粗糙的帆布上,让参观者快速回顾她的设计历程。这个最新的电脑设计又高又大,在外观上做成如同冰川融化的样子,在整个中庭蔓延开来,渐变成可以用来坐,用来开会,用来工作,甚至可以倚靠可以攀爬的各种形状。
但是关于扎哈风格的争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她的成功和被质疑总是相伴相生,评论照样尖锐。有业内人士称:“扎哈的奇形怪状和飞扬跋扈的规划,把城市的格局弄得乱七八糟,我们需要更简单的设计和整齐的布局。关于这一点,哈迪德坚持她是在看似无序里创造妙趣和规律!也不可否认她的设计确实有施工难度,需要电脑、工程等诸多技术的紧密支撑,对于发展商而言,有成本控制和操作难度等问题……讨论总在继续。
有的人喜欢静止规整,有的人喜欢流动变化,这是品位的不同,无所谓优劣。此外,任何一种创意,当被群体认同之后,都容易陷入事后诸葛亮的觉悟,仿佛前人的成就并无多少玄奥可言,所以继哈迪德之后,后来者甚至可以把同样的风格发挥得更好,这都不足为奇。但这些不能动摇哈迪德存在的意义。
上世纪60年代,法国著名哲学家、解构主义代表人物雅克·德里达对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提出质疑,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发起挑战。
在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概念,德里达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在场的形而上学”意味着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logos),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
而德里达及其他解构主义者攻击的主要目标正好是这种称之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简言之,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
德里达的理论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激起反响,数年间迅成燎原之势,席卷欧美,波及几乎每一文化领域。虽然很少有人通读过德里达的《论文字学》、《播撒》、《丧钟》等经典,但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受到了它的影响。
德里达本人对建筑很感兴趣。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立,所以德里达视建筑的目的是控制社会的交通、交流。从广义看,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应该是要反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垄断控制,反对现代主义的权威地位,反对现代主义把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对立起来的作法。
建筑的解构主义理论
解构主义这一词出现在建筑上,始于建筑师伯纳德·屈米在上世纪80年代初所设计的法国巴黎拉维列特公园,建筑评论界认为他的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潮是受解构主义的影响。
屈米同时也是建筑理论家,他认为应该把许多存在的现代和传统的建筑因素重新构建,利用更加宽容的、自由的、多元的方式来建构新的建筑理论构架。他是建筑理论上解构主义理论最重要的人物,起到把德里达、巴休斯的语言学理论、哲学理论引申到后现代时期的建筑理论中的作用。
另外一个重要的发展了建筑的解构主义理论的人是彼得·埃森曼。他认为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建筑设计实践上,建筑仅仅是“文章本体”,需要其他的因素,比如语法,语义,语音这些因素使之具有意义。他是解构主义建筑理论的重要奠定基础的人物。他与德里达保持长期的通讯联系。大量的书信往来,加深了解构主义在建筑中的发展,应用的理论探讨水平,奠定了重要的应用基础。他们所研究的中心意义是如何通过建筑构件之间的关系,通过符号来传达的。他们认为,通过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意义是根本没有可能完全充分地表达的。因此他们对于理论研究,对于评论在建筑发展中的作用表示怀疑。
解构主义建筑理论的中心内容之一就是建筑的主要问题是意义的表达,而表达意义的建筑有时候是不可信赖的,有时候是会误解误译的。因此,建筑传达的意义并不可靠,一个符号有时候会传达不同的好几个意义,这样,建筑家如何能够使他所希望传达的意义表现出来,如何能够代表社会社区表达意义呢?根据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语言是不可靠的,那么如何建立所谓的“建筑语言”呢?对于历史的态度,对于历史建筑的立场,由于语言的不可靠性,也出现了问题,那么在建筑中有什么是真正可靠,可以传达意义的呢?这一系列问题,都是解构主义建筑家经常考虑的。
解构主义是在现代主义面临危机,而后现代主义一方面被某些设计家所厌恶,另一方面被商业主义滥用,因而没有办法对控制设计三、四十年之久的现代主义起到取而代之的作用时,作为一个后现代时期的设计探索形式之一而产生的。
法国PIERRES VIVES大厦建筑设计
扎哈·哈迪德的PIERRES VIVES项目结合了三座民用机构——档案馆、图书馆和运动部,独特的设计来自于组织图表的“知识树”概念(tree of knowledge)。
档案馆坐落在“树干”坚实的基座上,图书馆则在中间,而运动部办公室位于顶部。这座“市政”建筑的各个不同部分分享了建筑中心的几个功能,会堂和会议室位于入口上的一座巨大的悬垂天棚内。分支机构从底层的主要“树干”深处,连接进入各个机构的入口。
所有的公共入口都位于西部,员工入口和货物入口位于东部。依靠这个办法,模拟的树干结构将整个“市政“功能结合在了一起。
家具设计
在维塔一案中扎哈证明她其实是经营空间景观的高手。语汇仍沿袭她早期的作品,但组合方式己大不同。早期扎哈的语汇是挑战基地涵构,现在她学会从基地找出她要运用的空间语汇。结合机能与空间逻辑,创造出今人激赏的建筑,她的建筑提醒人注意原野如何越过山丘,洞穴如何开展,河流如何蜿蜒,山峰如何指引方向。或许扎哈已了解,"瞬间的爆发"并未能揭露人类心灵的构造,但能展现人造环境的本质。她并未在乌托邦的残迹中发现自由空闲,而是在对既有环境的探索中发现。
盘旋手法
维塔案后,盘绕元素一再出现于扎哈的作品中:像是蓝图馆,一案中的金属折板;也曾出现于卡迪夫湾歌剧院、V&A博物馆增建中。扎哈这时期的建筑是蜿蜒至基地景观内。接下来她更进一步创造自己的景观,以此景观包被机能、创造空闲。在V&A博物馆中,扎哈运用在霍金广场一样的手法,将画廊延展至屋顶之上。卡迪夫湾歌剧院中,这种盘旋的语汇界定了大厅空间;在蓝图馆中则创造了展位的存在性。
扎哈·哈迪德的现代主义的三种模式
第一、信仰新的结构方式。现代主义俾益自新科技,不管是空闲还是其它价值,现代主义者都可对任何资源做最有效的运用。这种 "过度"导致对全新事物、对未来、对乌托邦的超乎现实的夸大。也因此导致了形的消失,导致造形的极度简化。
第二、信仰新视点。其卖我们己进入一个新世界,只是我们并未看出这点,我们仍延用被教导的旧视点。唯有真正张开眼睛、耳朵或心灵来感知自己的存在,如此我们才会得到真正的自由。
第三、重新诠释现代主义的现卖性。结合上述两者,将新的认知转化为现存造形的重组。这些新的形体成为新现实的原型,在其中,所有事物重组、溶解后重回原点。藉由新方式重现新事物,我们可建立新世界并居住其中,即使仅经由视觉。
扎哈即属上述的三种现代主义者,他并未发明新的构造或技术,却以新的诠释方法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以拆解题材和物件的方式,找出现代主义的根,塑造了全新的景观,任由观者遨游。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