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沉浸式商业?首先我们先来理解沉浸式这个词汇,就是利用你的感官来营造某种让人参与其中的氛围。举个简单点的例子,人在玩游戏时在被游戏界面带入其中,那就是“沉浸”。近几年来,沉浸式商业这一词汇不断被提起,不断刷新人们对商业模式的认知。从北京的SKP新光百货设计,到长春的“这有山”商业综合体设计,不断刷新着人们对商业的认知。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长春的这有山商业综合体设计。
制造欢娱,制造沉浸
它是山丘,也是小镇,是度假山庄,也兼顾文化功能,隔绝喧嚣,却也身处繁华。它是主题文旅空间,用单一的动线串联起空间内部的所有品牌,集吃喝玩乐住于一体。走进去的人们,会自然的放慢脚步,穿过大厅,拾级而上,左手边有人在吹糖人儿,右手边有人在画画,奶茶店的小哥哥笑得比黑糖奶茶还要甜,咖啡馆玻璃橱窗映出小姑娘捧着书好看的侧脸。孩子的脚踩在山坡上,摘一片叶子、看一朵花,林间嬉戏,才能长出翠绿的灵魂;家人相聚要在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里,才能认认真真听身边的人说话,继而把自己打开,身边人不再是急匆匆的影子,而是一个眉眼清晰,皮肤温热的人。
“这有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商业综合体,它从建筑形态,商业动线,商业模式等方面,已经突破了购物中心的束缚,带给人一种全新的立体空间中的沉浸式商业体验。这有山的设计把属于传统街市的体验移植了进来,并使平面意义上的街市立体化,在提高容积率同时保留了逛街体验。
多个首店加持,品牌多元化将沉浸式商业进行到底
延着“这有山”的主线一路往上爬,你可以领略一次不一样的短途旅行,延途可以看见不一样的风景。这些风景,不光表现在其引入自然元素的室内设计上,也在各种各样的商业品牌上。这有山规划了休闲逛玩组团、小吃街组团、嘉年华组团、聚会餐组团、电影院组团、夜生活组团等六个内容组团。其中休闲逛玩组团是整个山坡都围绕咖啡、书吧、甜品店、奶茶店、杂货店等休闲业态,将边逛边体验的特质发挥到极致。
顺着这有山的上山路一路爬山而上,可以领略到不同风景,甚至获得一次完整的短途旅行体验。有了山,有了景之后,采用了内容组团的品牌落位逻辑,为这有山呈现多元化的品牌内容。
一个成功的商业项目,缺不了招商运营的完美配合。毫无疑问,这有山的招商是成功的,它进驻长春后,引来了很多首店品牌,如星巴克甄选,呷哺呷哺白玉兰店,一甸丝路,苏木餐厅等等。
多元化的业态组合,多种品牌的入驻,为这有山沉浸式的商业体验又增加了一道筹码,让人进去了,就“无法自拔”。
“这有山”是商业与文旅的一次完美结合
商业同质化的今天,商业综合体的平层设计早已司空见惯,而“这有山”的出现,正好打破了这一同质化的窘境。同时,为了满足城市商圈附近居民的对短期休闲旅游的社交需求,开发商将”这有山“定义为一个适合在在3个小时至一天时间内‘游玩’的城市文旅项目,一个城市当中的社交公共空间和休闲度假中心。
所以,在商业开外,这有山布局了多个建筑景观点,整个商业综合体本身,就是一座具有强烈年代感的现代山丘式景区小镇。整个建筑主要以山坡和山洞两种不同的建筑形态呈现,在这个小山丘上,制造了制高点问蟾亮,末端的公共区域望山亮,将商业综合体的公共区域完美地进行文旅融合,同时供游客休憩的客栈山舍作为酒店住宿的业态,打造了这有山旅游体验的闭环。
在业态组合上,很好的规避掉与商圈内竞争对手同质化的服饰零售品类,以零售,餐饮,酒吧,文创等作为”这有山“独一无二的卖点,也呼应文旅融合的主题。
当业界已经遵循通过盒子、环廊、顶棚、扶梯等元素构建的Shopping Mall多年之时,回头发现,”这有山“创造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设计手法,不仅可以移植景区、传统街市的体验感,还可以尝试把任何有吸引力的元素组合进来。
何谓沉浸式商业设计,我想“这有山”无疑给了业界人士一个最好的诠释。不论是景致前拍照打卡的游客,还是乐不思蜀的食客,抑或是欣喜的文创爱好者,他们都能在“这有山”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沉浸在这短途的度假和游玩的旅途中。
更多设计案例:http://www.onewedesign.com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