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用户名:密码:记住登录名

李舟的博客

个人档案

李舟

重庆筑木装饰设计(原L+B室内设计工作室
创办人及首席设计师

日志分类

最近访客

统计信息

博客:154 篇
评论:6
访问:正在读取...

日志

旧文新发-读王受之先生《距离有多远》有感

(2017-10-02 11:20)
标签:

关于当下室内设计的一些联想

-读王受之先生《距离有多远》有感

曾有一杂志的编辑向我约稿,嘱我随便写点什么,我考虑了很久,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后来在一本刊物上读到王受之先生的一篇文章《距离有多远》,读后感触颇多,不免有些话不吐不快,于是权且将这篇读后感放在这里充数,一方面算是有个交代,另一方面也可与诸位同仁交流一二。

记得前几年,我曾在一家著名的地产开发公司做过一段时间研发工作,当时王受之先生是地产开发公司聘的顾问。王先生在地产界、设计界久负盛名,我一直盼望有机会能一见尊荣,遗憾的是始终无缘谋面。在看过王先生的这篇文章之后,感觉有很多认同的地方。正如他在文章中提到:建筑师做室内,室内感不足,除了空泛的现代主义语汇之外,好的办法不多;而学美术出身的室内设计师,则更多的是堆砌各种室内产品,用符号说话,而忽视了用空间说话的基本要求。这两类设计在国内比较多见,与国外最好的设计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和国际一流的室内设计接轨,时间需要很长。

这里就谈到建筑师和学美术出身的室内设计师身上存在的一些特点,我深表赞同。我本人就是一个学建筑的设计师,这些年,我一直致力于重庆室内设计学会组织的发展,因为在工作中经常观察到这两类不同背景的设计师,故而希望把重庆的室内设计师组织起来开展学术交流。在重庆当地还有两所有代表性的高校:重庆大学(这里指原来的重庆建筑大学)和四川美术学院,他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分别具有这两种背景。根据我与这两类设计师的接住和了解,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正如王先生在文中所说的那样,各自都或多或少存在各种“先天性”的不足,在设计中时常顾此失彼,因而也就很难创造出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室内设计被定义为是建筑设计的深入和延续,一般看来有着建筑背景的室内建筑师在创作中更多地尊重建筑空间的本体,重视平面功能划分,强调交通流线组织,专业建筑技术的应用,他们希望空间能更理性,更本质一些,对相关设计规范更熟悉、更重视。但室内设计不是建筑师的专利,国内的建筑设计院大部分不能做室内,建筑师很难深入到室内细节、材质的处理,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正如王先生讲的好的办法不多;不仅有能力方面的原因,实际上更多的建筑师实际上还不愿做室内。室内设计一般很少采用标准图集,室内图纸的工作量巨大;除房地产等商业项目设计外,大多数项目设计收费比较低,基本上没有按有关取费标准收费,甚至还有相当多的设计没有收费;国内室内设计的设计周期很短,上述原因使设计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所以在国内没有几个建筑师专门做室内。还有一个原因,室内设计师的社会地位远远不如建筑师,虽然政府提出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但作为创意产业重要一环的室内设计,我看过一个资料,室内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达几十万人,现有多个行业协会及学会组织于室内设计有密切的关系,却没有任何官方组织的设计奖项,没有任何被人事部门认可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如同建筑工程的“鲁班奖”、各级“科技进步奖”等,当然也不可能产生国家承认的室内设计大师、工程院院士,从业人员大多数不具备执业资格,也没有职称室内设计方面我所见到的都是民间团体如学会和各种协会颁发的奖项,虽然品种很多但权威性不足。

同时我发现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国内走红的设计师,如梁志天、迫庆一郎、史南桥、张智强、林伟而等人他们都是职业建筑师出身,国内建筑设计界的刘家琨、张永和等人也如此,他们的室内设计作品,却没有王先生所说的室内感不足的情况,相反他们很受市场欢迎,业内认可度也高,看来也不是建筑师专业背景的问题,只说明国内建筑院校关于室内部分的教学是有欠缺的。

学美术出身的室内设计师擅长做一些餐饮娱乐空间,作品视觉冲击感强,新奇时尚,在家庭装饰、软装设计、从业人员数量方面优势明显,而且设计师个人也很高调,这里的高调不是贬义,业内因此人气很旺,充满活力。但总体来说,学美术的设计师做室内设计难度较大,在设计规范、功能、相关专业配合上遇到的问题较多。学美术出身的也有很多设计师空间感很好,空间整体、尺度控制得体,大家熟悉的叶铮、王琼、陈耀光就在其中,我个人就比较喜欢他们的室内作品。我一般不会先看设计师原来的专业背景,而是看作品本身的设计感,作品本身是否原创、是否能让人感动,一般来说通过作品你会感受设计师的专业背景。

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室内设计市场空前繁荣,中国的设计市场发展太快了,我个人认为这并不是一件好事,这种市场繁荣下面有隐忧,总之整体水平离国际水准还差得很远,我们的问题在哪里?首先室内设计缺乏相关设计理论支持,不重视原创设计,室内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包含建筑学、艺术、生态等的综合学科,节能设计、绿色生态设计、低碳环保的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还远未成为主流,一本《室内设计原理》指导了中国室内设计几十年,可是我们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来至艺术院校,我们的专业杂志上案例图片居多,学术研究论文及相关作品的设计评论太少,即使有也大多照搬照抄,要么故作高深,言之无物,这与建筑设计相比,差的太远,室内设计师与建筑师相比缺乏话语权。我认为更多的问题根源在于体制,一个好的项目,都是从规划、到建筑、到室内、景观,一条主线,相互尊重、配合,总体风格由建筑师主控,这样才会出精品,目前国内还缺乏这样的体制。对于室内设计师,国内还没有真正被承认,依据是在国内是不管学什么的,专业能力如何?都可以做室内设计,整个行业缺乏对从业人员执业门槛的限定。但是最近这种情况有了变化,以重庆市为例,重庆市原有装饰设计企业是280家,其中甲级27家,乙级122家,丙级是131家。但是在20094月份完成了资质换证工作,甲级减少了8家,乙级是减少了85家,只有37家,丙级减少了110余家,装饰设计企业在这次建设部进行资质年审情况不是很乐观,通过审查的设计企业仅是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建设主管部门对设计企业资质的规定将促使室内设计师该考证的要考证,该拿职称的就要拿职称,今后没有相应的职称,就不能从事设计相关的工作

室内设计行业没有执行注册设计师制度,不管是室内设计学会也好,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也好,都无法让室内设计师注册执业,执业注册之路在中国还非常漫长,我认为设计师没有这个执业注册制度,设计师的权益、义务、责任都无法得到社会的承认,设计水平与国际接轨是一句空话,还是那句话,中国室内设计之路很长,很远。

 

 

 

                                          

                      

 

                                        

分享到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评论 (0) | 阅读 (130) | 类别  

所有评论

登录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