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mas Dariel
法国80后设计玩家
“中国的历史当中有我需要的东西,有我可以学到、可以利用的东西,因为中国文化有很多的特色。”
—— Thomas Dariel
来自法国的80后设计师 Thomas Dariel,出生于设计及艺术世家,7岁便梦想成为设计师,24岁时抛弃法国优渥的生活,怀揣对中国文化的满腔热爱,只身来到上海,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Thomas Dariel 算得上是一个“中国通”,他不仅为自己取了个好听的中文名字“唐启龙”,更对中国各朝代的历史文化都了然于心,他认为每个朝代的更替都是文明的进化和传承。
在 Thomas Dariel 微博认证这一栏中,对于他身份的描述竟然是中国周易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和苏州古建园林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这足以见得 Thomas Dariel 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已深入骨髓。将中西文化元素融合,也已逐渐成为 Thomas Dariel 设计风格的一部分。
花间堂·南浔求恕里
于2017年1月最新完工的求恕里花间堂,再次邀请到了打造出周庄花间堂的 Thomas Dariel 操刀。
Thomas Dariel在最大化保留求恕里历史风貌的同时,也融入了南浔与刘氏家族饱满的时代背景。
整体的设计概念始于刘承干藏书成就,精心提炼出「藏」作为设计出发点,设计手法及元素均从「藏」的惊喜感来讲述南浔和求恕里的故事。
Thomas Dariel 以纺织品与分配到季节性的特定颜色,精心打造出最南浔的花间堂。
花间堂·周庄季香院
为了契合周庄这一古镇的历史感及中国文化元素,Thomas Dariel 从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获得灵感,将设计主题定为“穿越季节的感官之旅”,“季香院”也由此得名。
周庄花间堂的前身是当地有名的大宅院——戴宅,戴氏三兄弟各自经营着中药铺、珠宝铺和丝绸铺。现如今,周庄花间堂的前台还保留一整面墙的中药箱。
桔梗餐厅里,法式花饰瓷砖砌成的复古吧台与新中式的家具完美混搭。
在外国人眼中,二十四节气给人的感觉并不鲜明。Thomas Dariel凭感觉,通过色彩对二十四节气进行重新定义。
在各房间的布局上,至南向北的将春夏秋冬依次在各排房间进行演绎,并用不同的色彩演绎了四季的不同个性。
房间中,灵感来源于中式手提食盒的家具,竹枝形状的中式大床,卫浴间门上的雕花铜片……中国文化的古老元素在穿越四季的缤纷色彩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摩登风情。
上海贰千金餐厅
“贰千金”是一家主做新亚洲菜的中国餐厅,红砖的外观让它在建筑群中独树一帜。那在内部设计上,Thomas Dariel 又将怎样玩儿转东方元素?
首先,餐厅入口处的艺术装置就选用了“瓷”这一中式元素,并在破碎的蛋壳中手绘上了色彩浓烈的传统中式纹样。
吧台上方,宣纸被裁剪成一条条斜边纸条,从木制天顶优美地垂落,让纵向层面立体丰富。吧台的一侧,大大小小的木框内悬挂着适应各自尺寸的毛笔,又形成了横向的呼应关系。
餐区的设计更具新意,随着顶面一幅幅卷轴的渐渐铺开,在立面上呈现出一幅极具东方色彩的画作。
横跨天花的灯箱更是直白的用汉字作为图案来点题。
蓝色顶层复式公寓Blue Penthouse
这是 Thomas Dariel 打造的一套兼备功能性和吸引力的,独一无二的顶层公寓。
墙绘被运用于此,以线条勾勒出传统古建的轮廓。
柜门的设计则是由传统中式拉手演变而来。
专属更衣室
Thomas Dariel 在这一设计中玩转镜面反射元素,双开的蚀花玻璃门更仿造老式红木箱设计,经由反射让中式纹样布满空间。
京城最红夜店Mix
Mix 的改造设计,虽混合了法式、Hip-Hop 、媚俗的夜店文化这三种不同风格,但中式云纹图样仍不时出现在墙面的装饰中。
上海Kartel豪华酒吧
Kartel 位于前上海法租界的核心地段,Thomas Dariel 将中法文化融合于设计,展现出优雅而又发人深省的强烈对比。
“中国和法国一样,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留下了很多故事,我对挖掘这些背后的故事很感兴趣。” Thomas Dariel 就是抱着这样一种近乎娱乐的心情,将这些故事用设计的方式呈现出来。
— END —
编辑:Ann 颜值不够,智商来凑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文字由设易小编编辑整理
所有评论